沙漠旅游概述
沙漠旅游概述 沙漠旅游是在某一特定旅游目的地开展的有特色的专门的旅游活动,即属于专项旅游产品中的一种。根据国家颁布的旅游分类标准将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分为三个自然大类,含两个伴生类、三个亚类、五个基本类型,也有学者从更加具体的方面,将其分为沙漠风光类、鸣沙山类、雅丹景观、生物景观、沙漠遗址类、沙漠医疗类、沙漠奇观类。
1 、沙漠及沙漠旅游概念 在自然地理学上,凡是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区域,都叫做荒漠,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按地表形成特征和物质组成有岩质荒漠(石漠)、砾质荒漠(戈壁)、沙质荒漠(沙漠)、泥质荒漠(泥漠)、盐质荒漠(盐漠)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根据植被覆盖度指标划分的沙丘活动程度类型在沙漠中所占的比重,把沙漠划分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的沙地和以流动沙丘为主的流动沙漠两种类型。
沙漠旅游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求知、猎奇、探险、环保等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它包括沙漠观光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沙漠体育旅游、沙漠生态旅游,是一项和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并列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产品。
2 、沙漠旅游分类 我国沙漠分布范围广,风沙地貌类型多样,客观上决定了沙漠旅游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沙漠资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沙漠风光、鸣沙山、沙漠疗养、沙漠动植物、沙漠奇观、沙漠遗址等几类。沙漠景观独特,具有不可替代性。如宁夏沙湖旅游区沙漠和湖泊组合,沙坡头处于腾格里沙漠和黄河交接处,“沙”“水”景观组合是宁夏沙漠旅游的突出特点;勃隆克沙漠旅游区是集沙漠、草原、奇山、异石、湖泊、原始次生林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尉犁县和新疆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罗布人村寨”景点、民丰县城以北 150km 的尼雅遗址、汉代的精绝国故址等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漠和湖泊、河流、草原、人文景观有机组合,构成独特的沙漠景观。我国沙漠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
( (1 )沙漠观光游 沙漠景观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无法复制和转移,并能够带给游客强烈的感
官刺激和心灵冲击。沿途游览典型的沙漠、沙丘、雅丹地貌以及平时难得一见的沙漠植物,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沙漠,游客可以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美景,也可以感受沙湖的婉约清丽。目前,内蒙、宁夏、新疆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沙漠风光游活动。
( (2 )沙漠体验游 沙漠边缘地区可以利用沙漠的特性发展一些沙漠娱乐项目,以增加旅游途中的趣味性,如赛马、射箭、滑翔、滑沙、疗养等。此外,游客能够参与体验滑沙、骑马/骆驼、高空跳伞、打靶射箭、沙浴划船等沙漠旅游项目,可以乘坐临空飞架的缆车,从高空领略大漠的壮阔美景。
( (3 )沙漠特种游 沙漠内的风蚀地貌等对于游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因此,沙漠考察游也成为一项增长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旅游项目。另外,针对喜欢猎奇的游客可开展探险游,如沙漠徒步穿越、沙漠生存挑战等。
( (4 )商业性质的比赛活动 可与营利性机构结合,举办沙漠摄影大赛、沙漠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既能获得良好的收益,又能扩大当地沙漠旅游的影响力,提高沙漠旅游的知名度。
3 、沙漠旅游的特点 ( (1 )资源丰富,景观独特 我国沙漠的地貌、景观及区位等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具体来讲,东部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沙地与草原、湖泊镶嵌分布,形成景观组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本身难于独立成景,较少传统意义上的沙漠观光和探险旅游资源;西部沙漠多处于大型盆地、高原,沙丘高大,形态多样,景观类型丰富,形成各自均能独立构景的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沙漠周边还有许多历史遗存等人文景观,因此是具有严格意义上的 沙漠观光、考察和探险旅游资源。中部沙地的特征则介于景观组合式与景点集合式旅游资源富集区之间。
( (2 )档次较高,类型多样 目前,我国荒漠地域已开发各类景区(点)几十个,其中,莫高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内蒙古克什克腾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甘肃省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开
发的沙漠景区开发力度大、档次高,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在沙漠地域中,国家还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余处,另有二三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广漠的沙漠中分布。
( (3 )产品多元,注重体验 根据旅游管理北美体验派学者的观点,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性消费,旅游产品的核心就是游客的体验。
“体验式”旅游就是指在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些主题, 旅游者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单纯的观光,而是积极的参与到被预先设计好的各种项目活动中来,通过这种互动将这次旅游变成一段难忘的经历,可以经常回味。“体验旅游”是旅行社安排游客亲自参与、自身体验,使游客真正感受到旅游之中的乐趣的一种形式,体验式旅游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沙漠旅游景区已开发的具有沙漠特色的项目主要有滑沙、沙漠探险、骑骆驼、沙浴、沙漠露营、沙滩排球、摄影创作、考古等,这些项目参与性强,注重顾客的体验,在不同程度上都迎合了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旅游过程中能充分感受惊喜。充满挑战的各种沙漠旅游项目让旅游者产生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 (4 )回归生态,注重环保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40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4,已影响到全世界 1/6 的人口,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 320 万公顷是牧场,250 万公顷是旱地,12.5 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 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由于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专家学者对沙漠研究日益关注。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在开发初始就比较重视生态环境教育,其中,民勤沙漠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榆林沙地植物园就是治沙基地或科研基地,走科研、旅游一体化创新道路,在保障科学性前提下,努力提高观赏性、休闲性、趣味性,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在宣传科技成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5 )游客集中,动机类似 在市场开发方面,沙漠旅游区以周边城市作为主要的客源地,以旅游消费力
较高的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主要的市场开发地,国内游客占主体。游客以中青年为主,且男性比女性所占的比例高,这与沙漠旅游赋予人们的荒凉粗犷的形象有关。就游客的旅游动机而言,周边地区的游客以专程观光游览和会议旅游为主,而距离较远的游客则以商务、探亲、访友、观光的居多。
上一篇:医院义诊活动总结范本
下一篇:医院电动监护病床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