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高尔基和他儿子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

| 来源:网友投稿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尔基和他儿子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尔基和他儿子教学设计3篇(完整文档)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

  教学难点: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高尔基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基础性诊断。

  (一)看图揭示课文。

  (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对,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看拼音课文试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读音。

  3、读一读。

  妻子探望芳香染

  休养欣赏盛开

  4、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

  5、指导写字。

  (1)提示“妻、瞧”的笔顺。

  (2)描红后临写。

  二、诊断练习。

  1、填空。

  xiuxinfangchayan

  ___养___赏___香___紫___红

  2、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3、交流。

  4、那么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练习背诵这一段。

  三、发展性诊断。

  1、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儿子为什么这么做?(随机板书:爱)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

  4、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

  5、(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6、交流;练读;背诵。

  7、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

  8、练习背诵。

  四、借助课文6——9段,自主性学习诊断。

  1、指名读。

  2、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

  4、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

  5、练习背诵。

  五、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花栽

  写信收

  爱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

  设计意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教子”以及“栽花赏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的真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也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

  教学重点:

  1.品读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

  2.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还记得吗?谁来说?

  板书: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读题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

  3.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文中所表现的情——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有了初步感悟,为下面的语言品读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一)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过渡: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对爸爸很孝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对爸爸那种深深的爱?

  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在重点词句处写下感悟。)

  2.指名汇报,朗读体会子爱父。

  (1)课件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爸爸远在海外,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给得容易吗?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儿子怎样?此时的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a.大家交流,谈感受。

  b.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感感悟父子情深。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看提示,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

  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1.指导看图,集体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1)“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交流后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 )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3)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二)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请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学生自由读信的内容。

  3. 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解疑。

  (1)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再次巩固学生对第4、5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

  “拿”又是什么意思?

  (4)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5)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显得尤为要。这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2. 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师: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设计意图】: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补充相应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段。

  四、课后作业,想象写话

  播放课件:自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五、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 信 种 花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于引导孩子深切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充分朗读课文和体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但是要求不能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走近了高尔基,更让他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教学本是一门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如整个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学情,指导规范书写易错生字“妻”,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并从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

  3、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并积累背诵这两段。

  4、通过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读好“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学生根据来信写回信,内化“‘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并积累背诵这封信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词汇,学会运用;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齐读。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爱)课文是通过哪两件小事来传达这一情感的?(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2、明确目标:

  今天,让我们深入的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他们父子间浓浓的爱,体会高尔基高超的教子艺术。

  3、效果预期:

  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语言文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品读感悟父子情深

  任务呈现:仔细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子爱父亲?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爱儿子?分别用“()[]”标出来,重点词语下画上“Δ”

  自主学习:按要求读书

  展示交流:

  1、儿子如何爱父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生交流:从“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的花草”谈体会: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种各种花草,猜猜看,他做这件事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可能是让花草来陪伴父亲,排解父亲孤独寂寞的心情;也可能在想父亲欣赏到自己种的鲜花身体早日康复)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当时有多大?(只有10岁)多高?(还没有头那么高)干这样的活容易吗?(不容易)虽然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的爱心、孝心,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想不想夸夸他?通过你的朗读夸夸他吧。(评价读:抓住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记住你是在夸他,而不是向别人介绍!)

  2、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非常爱他的父亲?(探望)评价:读得真仔细。换成“看望”可以吗?“探望”说明路途虽然遥远却割不断父子间的亲情,非常想念父亲,所以趁着放假跟随妈妈从俄国来到意大利来探望,作者的用词很准确,一个“探望”传递了一份情感。

  3、当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去时,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

  过渡:我们从二、三自然段里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的一份关爱,一份思念,那高尔基又是如何爱自己的儿子的?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

  交流:

  1、“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欣赏”是什么意思?为什不用“观赏”而用“欣赏”?(欣赏不是一般的看,而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这里指高尔基在“欣赏”什么?(儿子种的花)儿子种的花是怎样的美,令他赏心悦目呢?哪段写到了这幅美景图?

  2、4段,指名读,听着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听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听到:风儿和花在做游戏,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闻到:阵阵芳香,沁人心脾)好美的一幅春景图,能读出来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想欣赏一下吗?(出示鲜花图片)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花的颜色的?(姹紫嫣红)“紫”和“红”说明花的颜色多,那“姹”和“嫣”是什么意思?花的艳丽。这里不仅花的颜色多,而且开的特别艳丽,特别芳香,这都是儿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啊,高尔基怎能不高兴?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再来读,谁已经记下这幅美景图了?(指名背)

  4、欣赏着这幅美景图,此时,高尔基心里感到怎样?(高兴、骄傲、想儿子)会高兴、骄傲地说什么?(这是我儿子种的花,我的儿子真懂事,瞧,这些盛开的花儿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人们常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看到花朵就想到儿子,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学到这里,你觉得高尔基仅仅是欣赏儿子种的花吗?(不是)他还欣赏什么?(联系前文:欣赏儿子有爱心,孝心,勤劳,奉献)父亲能够欣赏儿子,认可儿子,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啊。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傍晚,……红扑扑的脸庞啊!)

  过渡: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骄傲,对儿子又是多么的思念!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任务二:品读“写信”,分享高尔基博大的爱

  任务呈现: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着重想想:(1)信中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2)“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

  展示交流:

  1、第一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那段?(7段)指名读。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这里的破折号做了解释说明。抓的好,标点也会说话。花儿明明种在高尔基的庭院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留给了更多的人欣赏)

  是啊,美丽的鲜花不仅给高尔基带来美好的享受,还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呢!(出示填空)

  当邻居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他会说:“我感到心旷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心情烦闷的女士路过这里,欣赏着眼前姹紫嫣红的花,她觉得我的烦恼顿时抛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复了*静的心情)

  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鲜花,我本来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当我看到这美丽的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我的疲劳顿时化为乌有,我又精神百倍!)

  所以说,儿子栽的花给岛上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快乐,高尔基为儿子这样的行为高兴。再来齐读。

  第二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第几段?(8段)指名读。这段话怎么理解?(不论何时何地,也就是经常不断的,随时随地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这是父亲为儿子的未来提出的希望,仅仅是希望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别人种鲜花吗?那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心情很愉快的时候?说话练习。(出示课件)

  当同学找不到笔,无法做题时,我。看到同学露出的笑脸,我————

  当妈妈下班后疲惫不堪时,我。看到妈妈幸福的笑脸,我——————

  当时,我。看到—————————————,我———————————

  是啊!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问候,一双援助的手,一点助人脱困的物品都是“美好的东西”

  所以,这段中的“美好的东西”指————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引读:这就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儿子更大的期望。高尔基写得多好,让我们一起读————,翻扣书,教师引导背诵“要是你———”,指名背诵

  3、点拨:信中高尔基最想让儿子永远牢记的是哪句话?(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现在你们知道这里的“给",是指什么?(给予、付出、奉献)

  “给”什么呢?(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拿”就是取得,索取。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请大家记下来。

  比较句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让我们也牢牢记住高尔基的教导(引导背诵):那时候,你会感到——————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结:高尔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教育艺术的父亲。在信中,他不仅表扬了儿子,还趁机教育了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份深沉的父爱。

  三、检测导结:

  引导写信:捧着父亲的来信,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用意,提笔给父亲回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最想说些什么呢?(交流信中最重要的语句。)

  小练笔:请你代替儿子给高尔基写一份回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 通过合作学习,诵读感悟,解疑迁移,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奉献的道理。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课前谈话:

  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来探讨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你觉得什么是最宝贵的?

  预设:时间。 师:是的,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也说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生命。 师:对。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亲情。 师:是啊,人世间的爱是宝贵的,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爱,就如同我们的世界没有阳光一样。爱重要吗?你想到了哪些爱?

  母爱。 师:是啊,母爱像大海,她有宽广的胸怀。

  父爱。 师:父爱像高山,他有挺拔的脊梁。

  师爱。 师:师爱是慈祥的目光,殷切的期望,是照亮你前进道路的一盏灯。

  友爱。 师:它是一条潺潺的溪流,伴随着成长的脚步走向精彩的未来。还有吗?

  关爱。 师:她是一股暖流,从这个人的心头流向那个人的心头。

  人世间的爱还有许多许多,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等会儿我们将要来学一篇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高尔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很爱自己的儿子。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栽花、写信)板书

  2虽然这是两件*凡的小事,但是这两件*凡的小事中却凝聚着这一对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情感,这情感就是?——爱 板书

  3、下面请同学速读课文:用笔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二、 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1、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

  (一)品读栽花(第2、3自然段)感悟儿子爱父亲。

  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交流。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再相机引导,作好点评。

  预设:(1)“顾不上休息”:(高尔基的儿子从哪来(苏联),到哪儿去(意大利,因为父亲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修养),)

  是啊;同学们这相隔千山万水的路途远吗?这相隔千山万水的旅程累吗?但是他还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我们读书就要联系上下文来读。

  (2)“一直忙着”(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一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吗?)整整一个假期,这样的时间长吗?这样长时间的劳动累吗?叫你这样做愿意吗?但是,但是高尔基的儿子还是:“一直忙着”,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3)“各种各样”(同学们,为什么儿子要多种几样花,少种些不行吗?学生回答,)老师评价。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满园。同学们,为给父亲减除病体的痛苦,消除他写作之余的疲劳,他栽了一棵又一棵,你感受到了什么?(儿子对父亲的爱)

  (4)“只有”学生说老师评价。多难能可贵啊,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的孩子,他是那么的懂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许现在这个小男孩给你的印象还不很清晰,但是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一边读一边丰富的想象,你就会感到高尔基的儿子仿佛就在你眼前。

  2、指名一位读,请学生评价后再读,老师点评。老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一个在阳光下栽花的瘦弱身影,汗水从他的额头轻轻滑落。

  3、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儿子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吧。

  (二) 品读赏花(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思念子。

  1、同学们,春天来了,儿子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想去那片芳草地看一下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交流:预设

  看到了: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引来了各色各样的蝴蝶。

  听到了:小蜜蜂在嗡嗡的唱歌。

  闻到了:阵阵花香,醉人,沁透心脾等。

  2、同学们,面对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丽花园,你想走进去吗?面对这散发着醉人芳香的神奇花园你想走进去吗? (大声的朗读,尽情的神游吧。)

  3、交流读。

  4、导背。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5、看图练习说话。看到这么美的花儿,高尔基,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联系句子来说)

  高兴:(1)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思念、爱儿子

  (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思念的心情读出来。)

  爱儿子(3)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老师总结:是啊,高尔基看到花怎能不想到自己的儿子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高尔基此时的内心世界。读课文。

  同学们,还有那些地方你也感受到了父子间的爱。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博大的爱。

  1、出示段落。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父亲对儿子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信,想想高尔基告诉了他儿子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上批注,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预设:(1)高尔基告诉他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才会愉快。

  给永远比那愉快。

  (2)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等。

  (3)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4)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 做怎样的人?

  (给人美好的东西。)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5、亲爱的同学们,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深沉的,他用朴素的话语告诉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要儿子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6、聆听着这位伟人的谆谆教诲,我们也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也要我们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7、人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有深沉,有热烈,有悲壮,唯有给与的爱,无私奉献的爱更博大。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她们默默的奉献着,为他人、为社会。

  交流:老师、医生、抗洪抢险、森林扑火、地震中救人的官兵。捐献贫困的大学生的好心人,捐资建希望小学的人们,同一首歌爱心演唱会等。

  8、你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奉献很快乐的往事吗?

  9、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高尔基的这一段话,品味它那份博大的爱吧。

  三:练习说话,情感升华

  1、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1、很想念自己的父亲;

  2、想去看看自己栽种的花儿;3、从父亲的信中明白了帮助别人付出关爱、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4、表达自己愿做一个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人;5、希望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生写、交流。

  3、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请永远记住高尔基这个作家,永远记住他的那句话:给永远比那愉快。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限愉快而精彩。

  四、作业:

  1、摘一句高尔基的名言制成书签赠送同学或老师,享受给予的快乐。

  2、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板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 赏

  爱 “给”永远比“拿”愉快

  写信 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 通过合作学习,诵读感悟,解疑迁移,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奉献的道理。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课前谈话:

  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来探讨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你觉得什么是最宝贵的?

  预设:时间。 师:是的,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也说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生命。 师:对。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亲情。 师:是啊,人世间的爱是宝贵的,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爱,就如同我们的世界没有阳光一样。爱重要吗?你想到了哪些爱?

  母爱。 师:是啊,母爱像大海,她有宽广的胸怀。

  父爱。 师:父爱像高山,他有挺拔的脊梁。

  师爱。 师:师爱是慈祥的目光,殷切的期望,是照亮你前进道路的一盏灯。

  友爱。 师:它是一条潺潺的溪流,伴随着成长的脚步走向精彩的未来。还有吗?

  关爱。 师:她是一股暖流,从这个人的心头流向那个人的心头。

  人世间的爱还有许多许多,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等会儿我们将要来学一篇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高尔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很爱自己的儿子。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栽花、写信)板书

  2虽然这是两件*凡的小事,但是这两件*凡的小事中却凝聚着这一对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情感,这情感就是?——爱 板书

  3、下面请同学速读课文:用笔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二、 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1、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

  (一)品读栽花(第2、3自然段)感悟儿子爱父亲。

  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交流。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再相机引导,作好点评。

  预设:(1)“顾不上休息”:(高尔基的儿子从哪来(苏联),到哪儿去(意大利,因为父亲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修养),)

  是啊;同学们这相隔千山万水的路途远吗?这相隔千山万水的旅程累吗?但是他还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我们读书就要联系上下文来读。

  (2)“一直忙着”(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一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吗?)整整一个假期,这样的时间长吗?这样长时间的劳动累吗?叫你这样做愿意吗?但是,但是高尔基的儿子还是:“一直忙着”,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3)“各种各样”(同学们,为什么儿子要多种几样花,少种些不行吗?学生回答,)老师评价。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满园。同学们,为给父亲减除病体的痛苦,消除他写作之余的疲劳,他栽了一棵又一棵,你感受到了什么?(儿子对父亲的爱)

  (4)“只有”学生说老师评价。多难能可贵啊,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的孩子,他是那么的懂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许现在这个小男孩给你的印象还不很清晰,但是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一边读一边丰富的想象,你就会感到高尔基的儿子仿佛就在你眼前。

  2、指名一位读,请学生评价后再读,老师点评。老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一个在阳光下栽花的瘦弱身影,汗水从他的额头轻轻滑落。

  3、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儿子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吧。

  (二) 品读赏花(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思念子。

  1、同学们,春天来了,儿子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想去那片芳草地看一下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交流:预设

  看到了: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引来了各色各样的蝴蝶。

  听到了:小蜜蜂在嗡嗡的唱歌。

  闻到了:阵阵花香,醉人,沁透心脾等。

  2、同学们,面对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丽花园,你想走进去吗?面对这散发着醉人芳香的神奇花园你想走进去吗? (大声的朗读,尽情的神游吧。)

  3、交流读。

  4、导背。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5、看图练习说话。看到这么美的花儿,高尔基,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联系句子来说)

  高兴:(1)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思念、爱儿子

  (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思念的心情读出来。)

  爱儿子(3)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老师总结:是啊,高尔基看到花怎能不想到自己的儿子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高尔基此时的内心世界。读课文。

  同学们,还有那些地方你也感受到了父子间的爱。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博大的爱。

  1、出示段落。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父亲对儿子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信,想想高尔基告诉了他儿子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上批注,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预设:(1)高尔基告诉他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才会愉快。

  给永远比那愉快。

  (2)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等。

  (3)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4)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 做怎样的人?

  (给人美好的东西。)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5、亲爱的同学们,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深沉的,他用朴素的话语告诉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要儿子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6、聆听着这位伟人的谆谆教诲,我们也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也要我们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7、人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有深沉,有热烈,有悲壮,唯有给与的爱,无私奉献的爱更博大。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她们默默的奉献着,为他人、为社会。

  交流:老师、医生、抗洪抢险、森林扑火、地震中救人的官兵。捐献贫困的大学生的好心人,捐资建希望小学的人们,同一首歌爱心演唱会等。

  8、你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奉献很快乐的往事吗?

  9、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高尔基的这一段话,品味它那份博大的爱吧。

  三:练习说话,情感升华

  1、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1、很想念自己的父亲;

  2、想去看看自己栽种的花儿;3、从父亲的信中明白了帮助别人付出关爱、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4、表达自己愿做一个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人;5、希望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生写、交流。

  3、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请永远记住高尔基这个作家,永远记住他的那句话:给永远比那愉快。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限愉快而精彩。

  四、作业:

  1、摘一句高尔基的名言制成书签赠送同学或老师,享受给予的快乐。

  2、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板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 赏

  爱 “给”永远比“拿”愉快

  写信 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

  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

  投影、卡片、录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先学:

  1、阅读:作家卡片——高尔基

  2、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人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

  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明确: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

  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

  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

  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

  (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

  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轻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检查:

  ① 卡片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区分下列读音:

  “探、染、欣”是前鼻音, “ 芳”是后鼻音

  补充:

  多音字:假( )期 摇晃( )

  轻声字:儿子( ) 妻子( )

  ② 朗读下列词语:

  瞧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养 欣赏 盛开 姹紫嫣红

  ③还有哪些词语没读懂?

  三、细读课文,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读每一个自然段。

  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

  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

  ’愉快……”

  3、听录音,学生体会。

  4、学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5、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思考: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与他的10岁 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分别是哪

  几个自然段写的?

  讨论,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根据上述板书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五、综合训练

  指导写字。

  1、提示:

  “妻、瞧”: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要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

  “染、芳、寄”: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

  “欣”: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

  姿势。

  六、拓展延伸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同学们

  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指名说)

  ①爸爸,读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花开了,你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

  ②读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第 二 课 时

  课前先学:

  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探望 染红 欣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 赏 香 紫 红

  3、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

  二、细读课文。

  (一)导学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思考:这件事交代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交流 小结

  ②试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

  对比分析: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

  高尔基的儿子10岁了。

  自由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何不同?

  交流、板书:只有 还没有

  (2)引读:来到爸爸身边以后……

  (板书:顾不上 一直 各种各样)

  (3)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

  板书:爱

  (4)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

  (色:姥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随机指点: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5、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

  映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指名朗读。

  高尔基此刻心情怎样?为何高兴?

  认识打比方,说说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

  见高尔基什么样的心情?

  (3)试背诵。

  三、细读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映示:“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这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5、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

  (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

  板书:爱

  6、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文,谈谈自己对“‘给’,永远比‘拿’

  愉快’……”一句的理解。

  7、试背诵第6—9自然段。

  四、综合训练

  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指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年”、“春天到了”、“傍晚”、“不

  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理解顺序,边想边背。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说儿子栽花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给高尔基带来

  了愉快;那么高尔基的信给儿子带来的又将是什么呢?请大家从老师这一

  省略号,展开丰富的联想,选择写一段话。

  (2)出选择性作业。

  A: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B:读后感,字数不限。

  C搜索类似的故事,演小品。

  举例如下:

  A读了您的信……

  B《“给”永远比“拿”快乐》

  C《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3)据时间给予练笔倾吐机会,写最经典的句段表达自己的感受(配上《

  爱的奉献》背景音乐)。

  六、作业布置

  1、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或《母亲》或《在人间》

  2、阅读:《爱的教育》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能积累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通过图片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2、 描摹5个生字,重点指导描摹“妻、霞”两个生字,在认真书写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和他儿子间深深的父子情,重点读好第四、第五小节。

  4、 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在体会父子情深的基础上,熟读课文第四、第五小节,并能背诵。

  2、 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难点:

  1、 通过多种认字方法,识记本课7个生字和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描摹5个生字。

  2、 联系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1、 练习:连连看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名人的课文,通过课文中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安培 伟大的革命家 不懂就问

  杨时 法国物理学家 专注科学

  孙中山 宋朝著名学者 刻苦练琴

  贝多芬 伟大的音乐家 尊敬老师

  训练句型: 是 (职业) , 他 (怎么样) 。

  2、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他就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媒体出示高尔基照片,简单介绍)。

  师:想认识他吗?那就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媒体出示关于高尔基的文字介绍)。

  3、 师:我们这篇课文正和他有关。揭示课题: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找找哪些词语说明儿子对父亲感情很深。(媒体突出显示)高尔基的儿子一到他身边后,就忙着栽花。(板书:栽花)

  从哪几个词语看出儿子很爱父亲?

  (媒体突出显示)顾不上、一直。

  (2)这么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有多大呢?(指名回答)师强调突出“只有”。

  “只有”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儿子年龄很小。他那么小却为父亲栽花,间接说明他很爱他的父亲。

  (3)齐读课文第三小节,再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2、学习课文第四、第五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师范读。

  (2)学习生字。

  ① (媒体突出显示“姹紫嫣红”),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② 晃:编编顺口溜:日加光,晃晃晃。

  ③ 阵:用合一合的方法:左耳旁与车合起来就是“阵”。

  (3)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师引背)

  (4)区分“欣赏”和“看”。(“欣赏”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看,文中就表示高尔基边看边想念儿子。)

  (5)高尔基满心欢喜地说不上话来了,你能替他说一说吗?(填空)

  高尔基坐在院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心想:______________。

  三、深入学习,感情升华:

  1、过渡:师读课文第6小节。(板书:写信)

  2、(媒体出示信的内容)请你把自己当成是高尔基的儿子,自己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再把你读信后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板书:收信)(指名交流)

  3、补充信的内容:(媒体出示)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文中“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给:儿子栽花给爸爸欣赏。拿:爸爸赏花思念儿子。)

  4、 复习巩固,描摹生字。

  (媒体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全班齐读,师及时正音。

  师指导描摹生字:妻、霞。(学生在书后田字格里写一写)

  5、 师:在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第一次这指的是鲜花。第二次指的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师:是啊,对别人小小的关心,对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哪怕是一声轻轻的问候,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的快乐。

  6、 说一说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情。(配乐:《让世界充满爱》)指名交流。

  7、 师总结:这对父子就是这样在载花和赏花,写信和收信中流露出了对彼此深深的爱,这爱就是浓浓的父子情。(板书:爱)

  四、再读课文、积累名言。

  1、如此深刻的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再来细细品味一番。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填空)

  高尔基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 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名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问: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

  板书:爱

  2、听录音、思考:

  边听边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3、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抓住“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来朗读体会子爱父。

  (2)引读2、3自然段后,创设情景,想象练习。

  临走时,儿子望着,仿佛。

  2、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2)交流后配乐朗读。

  (3)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春风吹来,()的花儿(),散发出,引来了()。

  (4)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5)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述:

  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

  请大家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布置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1)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爱等。

  (2)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3)“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请联系实际具体说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5、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6、引导选背(自由选背其中几个自然段)

  7、选择练习

  a、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b、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快乐,我也快乐》

  c、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四、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真爱艺术。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教材,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高尔基教育儿子明白“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这种父爱爱到点子上,既教育了儿子,又启迪了读者。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居住在城镇,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直生活在父母、亲人不断给予的环境中,对于奉献毫无概念。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是一篇比较感人的叙事性文章。伟人背后的故事又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本文语言清新,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含义深刻,学生又能洞悉为人处事之道。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易于感悟。

  【设计思路】:

  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本课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为了让学生能深切感受文章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创设"爱"的情境,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愉快。

  【教学过程】:

  一、认识高尔基,名言导入

  师:今天,咱们再来认识一个人物哦!(出示高尔基图片)你们认识他吗?(板书:高尔基)谁给大家介绍介绍高尔基?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认识他的?(1、查找资料能帮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背景,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呀!2、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们爱看书,高尔基小时候也特别爱看书,他之所以能成为大作家跟他小时侯刻苦读书分不开,高尔基小时侯当过仆人、小裁缝、洗碗小伙计等等,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常常被主人打的遍体鳞伤,可他从没放弃过读书,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最终成为苏*文豪。同学们能了解这么多!我想*常一定也特别爱看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就出自——(生:高尔基)

  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句高尔基的名言(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这句名言就出现在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里面。

  二、读信激趣,感知文本

  师:同学们想看看吗?(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课件配乐范读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师)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课文中,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栽花赏花这件事的?我们先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二、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具体写儿子栽花,父亲赏花的词句,并作记号。

  2、出示2、3两段,指名读

  3、交流找到的词句

  师:儿子是怎样栽花的?你找到了哪些词句?

  (1)学生读出句子,出示画线句子。

  (2)齐读

  (3)师:在读这句话时,你会特别注意哪些词?

  (4)学生自由谈,找出“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5)理解“顾不上”,插入“年纪小”“路途远”的内容。(师:此时,高尔基的儿子需要休息吗?请你联系课文想一想;当时他才多大呀?他顾不上休息,在忙着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不远万里来探望父亲,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可见儿子深深地爱着父亲。(板书: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2、3两节。

  4、学习4、5小节

  师:儿子走了,但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他看见了怎样的情景?

  (1)出示图片,联系课文第4节练习说话。

  (2)(师引读)多美的画面啊!——出示第4自然段,齐声朗读。

  (3)师:看着眼前的鲜花,高尔基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五节,体会一下。

  学生交流三点:无比的高兴 骄傲、自豪 对儿子的思念

  (4)小结:多么深厚的父子之情啊(点一点“爱”字 )

  (5)谁能把这一段朗读好?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件事,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然而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父子之情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件事,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下面的内容,找出信的内容。

  1、你从他的信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再发言,谈对信的理解。)

  2、精读

  (1)问(第七节):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第8段话,想想这里“美好的东西”还是指鲜花吗?

  (2)学生读想,交流

  师启发:这里是不是高尔基希望他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给人们种鲜花?

  这里“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学生讲。

  (3)生活中的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启发:你给过别人帮助、鼓励、安慰、快乐、祝福吗?

  学生自己谈例子。

  师:高尔基说“当你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愉快。”你尝到过这种愉快吗?学生再谈事例。

  师小结: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诚的付出,都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所以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4)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帮助、关心、安慰,给所有美好的东西),“拿”指什么?(向别人索要帮助)

  ①指名读

  ②比较读

  出示一组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

  d、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3、总结

  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板书:教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好这一封信,(练读,齐读。)

  四、拓展

  1、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感受。

  2、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己写话,再交流。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

  设计意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教子”以及“栽花赏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的真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也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

  教学重点:

  1.品读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

  2.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还记得吗?谁来说?

  板书: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读题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

  3.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文中所表现的情——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有了初步感悟,为下面的语言品读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一)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过渡: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对爸爸很孝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对爸爸那种深深的爱?

  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在重点词句处写下感悟。)

  2.指名汇报,朗读体会子爱父。

  (1)课件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爸爸远在海外,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给得容易吗?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儿子怎样?此时的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a.大家交流,谈感受。

  b.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感感悟父子情深。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看提示,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

  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1.指导看图,集体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1)“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交流后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 )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3)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二)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请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学生自由读信的内容。

  3. 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解疑。

  (1)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再次巩固学生对第4、5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

  “拿”又是什么意思?

  (4)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5)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显得尤为要。这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2. 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师: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设计意图】: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补充相应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段。

  四、课后作业,想象写话

  播放课件:自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五、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 信 种 花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于引导孩子深切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充分朗读课文和体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但是要求不能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走近了高尔基,更让他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教学本是一门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如整个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2)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能积累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通过图片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2、 描摹5个生字,重点指导描摹“妻、霞”两个生字,在认真书写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和他儿子间深深的父子情,重点读好第四、第五小节。

  4、 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在体会父子情深的基础上,熟读课文第四、第五小节,并能背诵。

  2、 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难点:

  1、 通过多种认字方法,识记本课7个生字和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描摹5个生字。

  2、 联系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1、 练习:连连看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名人的课文,通过课文中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安培 伟大的革命家 不懂就问

  杨时 法国物理学家 专注科学

  孙中山 宋朝著名学者 刻苦练琴

  贝多芬 伟大的音乐家 尊敬老师

  训练句型: 是 (职业) , 他 (怎么样) 。

  2、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他就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媒体出示高尔基照片,简单介绍)。

  师:想认识他吗?那就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媒体出示关于高尔基的文字介绍)。

  3、 师:我们这篇课文正和他有关。揭示课题: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找找哪些词语说明儿子对父亲感情很深。(媒体突出显示)高尔基的儿子一到他身边后,就忙着栽花。(板书:栽花)

  从哪几个词语看出儿子很爱父亲?

  (媒体突出显示)顾不上、一直。

  (2)这么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有多大呢?(指名回答)师强调突出“只有”。

  “只有”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儿子年龄很小。他那么小却为父亲栽花,间接说明他很爱他的父亲。

  (3)齐读课文第三小节,再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2、学习课文第四、第五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师范读。

  (2)学习生字。

  ① (媒体突出显示“姹紫嫣红”),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② 晃:编编顺口溜:日加光,晃晃晃。

  ③ 阵:用合一合的方法:左耳旁与车合起来就是“阵”。

  (3)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师引背)

  (4)区分“欣赏”和“看”。(“欣赏”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看,文中就表示高尔基边看边想念儿子。)

  (5)高尔基满心欢喜地说不上话来了,你能替他说一说吗?(填空)

  高尔基坐在院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心想:______________。

  三、深入学习,感情升华:

  1、过渡:师读课文第6小节。(板书:写信)

  2、(媒体出示信的内容)请你把自己当成是高尔基的儿子,自己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再把你读信后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板书:收信)(指名交流)

  3、补充信的内容:(媒体出示)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文中“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给:儿子栽花给爸爸欣赏。拿:爸爸赏花思念儿子。)

  4、 复习巩固,描摹生字。

  (媒体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全班齐读,师及时正音。

  师指导描摹生字:妻、霞。(学生在书后田字格里写一写)

  5、 师:在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第一次这指的是鲜花。第二次指的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师:是啊,对别人小小的关心,对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哪怕是一声轻轻的问候,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的快乐。

  6、 说一说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情。(配乐:《让世界充满爱》)指名交流。

  7、 师总结:这对父子就是这样在载花和赏花,写信和收信中流露出了对彼此深深的爱,这爱就是浓浓的父子情。(板书:爱)

  四、再读课文、积累名言。

  1、如此深刻的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再来细细品味一番。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填空)

  高尔基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 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名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方法:本文教学时我采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朗读”和“感悟”的方法意在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

  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快乐”。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2、课文讲了哪两个人物?

  3、请用一个字形容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哪些词最能表现儿子爱父亲?

  (2)、比较哪一个句子更好:高尔基的儿子10岁了。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

  (3)有感情朗读。

  2、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春景图,师讲解。

  ②高尔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他心里想到什么?

  ③指导朗读。(读出惊喜和赞美)

  三、品读“写信教学”感悟信的内涵

  1、自主学习,自读自悟,

  2、汇报交流。

  质疑:第七自然段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第八自然段中美好的东西又指什么?“给”指什么?“拿”又是指什么?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

  3、指导朗读。

  4、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的回信会说什么呢?

  四、拓展延伸、渗透爱心教育

  1、交流爱心名言。

  2、出示课件——西部贫困儿童的画面。

  3、出示课件——献爱心的画面。

  4、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5、谈感受。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 通过合作学习,诵读感悟,解疑迁移,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奉献的道理。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课前谈话:

  上课前,老师想和同学们来探讨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你觉得什么是最宝贵的?

  预设:时间。 师:是的,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也说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生命。 师:对。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亲情。 师:是啊,人世间的爱是宝贵的,有位哲人说过: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爱,就如同我们的世界没有阳光一样。爱重要吗?你想到了哪些爱?

  母爱。 师:是啊,母爱像大海,她有宽广的胸怀。

  父爱。 师:父爱像高山,他有挺拔的脊梁。

  师爱。 师:师爱是慈祥的目光,殷切的期望,是照亮你前进道路的一盏灯。

  友爱。 师:它是一条潺潺的溪流,伴随着成长的脚步走向精彩的未来。还有吗?

  关爱。 师:她是一股暖流,从这个人的心头流向那个人的心头。

  人世间的爱还有许多许多,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等会儿我们将要来学一篇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高尔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很爱自己的儿子。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栽花、写信)板书

  2虽然这是两件*凡的小事,但是这两件*凡的小事中却凝聚着这一对父子之间深厚真挚的情感,这情感就是?——爱 板书

  3、下面请同学速读课文:用笔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二、 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1、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

  (一)品读栽花(第2、3自然段)感悟儿子爱父亲。

  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交流。学生体会不到位,老师再相机引导,作好点评。

  预设:(1)“顾不上休息”:(高尔基的儿子从哪来(苏联),到哪儿去(意大利,因为父亲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修养),)

  是啊;同学们这相隔千山万水的路途远吗?这相隔千山万水的旅程累吗?但是他还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我们读书就要联系上下文来读。

  (2)“一直忙着”(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一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吗?)整整一个假期,这样的时间长吗?这样长时间的劳动累吗?叫你这样做愿意吗?但是,但是高尔基的儿子还是:“一直忙着”,你感受到了什么?回扣板书。(儿子对父亲的爱)

  (3)“各种各样”(同学们,为什么儿子要多种几样花,少种些不行吗?学生回答,)老师评价。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满园。同学们,为给父亲减除病体的痛苦,消除他写作之余的疲劳,他栽了一棵又一棵,你感受到了什么?(儿子对父亲的爱)

  (4)“只有”学生说老师评价。多难能可贵啊,一个只有十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的孩子,他是那么的懂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也许现在这个小男孩给你的印象还不很清晰,但是老师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一边读一边丰富的想象,你就会感到高尔基的儿子仿佛就在你眼前。

  2、指名一位读,请学生评价后再读,老师点评。老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一个在阳光下栽花的瘦弱身影,汗水从他的额头轻轻滑落。

  3、同学们,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儿子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吧。

  (二) 品读赏花(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思念子。

  1、同学们,春天来了,儿子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想去那片芳草地看一下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交流:预设

  看到了: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引来了各色各样的蝴蝶。

  听到了:小蜜蜂在嗡嗡的唱歌。

  闻到了:阵阵花香,醉人,沁透心脾等。

  2、同学们,面对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丽花园,你想走进去吗?面对这散发着醉人芳香的神奇花园你想走进去吗? (大声的朗读,尽情的神游吧。)

  3、交流读。

  4、导背。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5、看图练习说话。看到这么美的花儿,高尔基,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联系句子来说)

  高兴:(1)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思念、爱儿子

  (2)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思念的心情读出来。)

  爱儿子(3)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你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老师总结:是啊,高尔基看到花怎能不想到自己的儿子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高尔基此时的内心世界。读课文。

  同学们,还有那些地方你也感受到了父子间的爱。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博大的爱。

  1、出示段落。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父亲对儿子的爱)

  2、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信,想想高尔基告诉了他儿子什么?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上批注,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预设:(1)高尔基告诉他儿子他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才会愉快。

  给永远比那愉快。

  (2)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等。

  (3)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4)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 做怎样的人?

  (给人美好的东西。)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5、亲爱的同学们,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是深沉的,他用朴素的话语告诉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要儿子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6、聆听着这位伟人的谆谆教诲,我们也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那时候 ,他也要我们牢牢记住一句话,那就是 。

  7、人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有深沉,有热烈,有悲壮,唯有给与的爱,无私奉献的爱更博大。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她们默默的奉献着,为他人、为社会。

  交流:老师、医生、抗洪抢险、森林扑火、地震中救人的官兵。捐献贫困的大学生的好心人,捐资建希望小学的人们,同一首歌爱心演唱会等。

  8、你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奉献很快乐的往事吗?

  9、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高尔基的这一段话,品味它那份博大的爱吧。

  三:练习说话,情感升华

  1、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在给父亲的回信中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预设:

  1、很想念自己的父亲;

  2、想去看看自己栽种的花儿;3、从父亲的信中明白了帮助别人付出关爱、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4、表达自己愿做一个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人;5、希望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生写、交流。

  3、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请永远记住高尔基这个作家,永远记住他的那句话:给永远比那愉快。这样你的人生将会无限愉快而精彩。

  四、作业:

  1、摘一句高尔基的名言制成书签赠送同学或老师,享受给予的快乐。

  2、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板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 赏

  爱 “给”永远比“拿”愉快

  写信 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

  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

  投影、卡片、录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先学:

  1、阅读:作家卡片——高尔基

  2、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人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

  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明确: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

  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

  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

  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

  (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

  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轻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检查:

  ① 卡片出示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区分下列读音:

  “探、染、欣”是前鼻音, “ 芳”是后鼻音

  补充:

  多音字:假( )期 摇晃( )

  轻声字:儿子( ) 妻子( )

  ② 朗读下列词语:

  瞧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养 欣赏 盛开 姹紫嫣红

  ③还有哪些词语没读懂?

  三、细读课文,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名读每一个自然段。

  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

  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

  ’愉快……”

  3、听录音,学生体会。

  4、学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5、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思考: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与他的10岁 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分别是哪

  几个自然段写的?

  讨论,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根据上述板书提示,把课文分成三段。

  五、综合训练

  指导写字。

  1、提示:

  “妻、瞧”: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要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

  “染、芳、寄”: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

  “欣”: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

  姿势。

  六、拓展延伸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同学们

  想一想,儿子的这封回信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指名说)

  ①爸爸,读了你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花开了,你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

  ②读了你的信,我懂得了一个道理……

  第 二 课 时

  课前先学:

  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探望 染红 欣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 赏 香 紫 红

  3、课文讲述了关于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的哪几件事?

  二、细读课文。

  (一)导学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思考:这件事交代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交流 小结

  ②试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

  对比分析: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

  高尔基的儿子10岁了。

  自由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何不同?

  交流、板书:只有 还没有

  (2)引读:来到爸爸身边以后……

  (板书:顾不上 一直 各种各样)

  (3)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

  板书:爱

  (4)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

  (色:姥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随机指点: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5、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朗读。

  (2)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

  映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指名朗读。

  高尔基此刻心情怎样?为何高兴?

  认识打比方,说说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

  见高尔基什么样的心情?

  (3)试背诵。

  三、细读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映示:“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这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5、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

  (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

  板书:爱

  6、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文,谈谈自己对“‘给’,永远比‘拿’

  愉快’……”一句的理解。

  7、试背诵第6—9自然段。

  四、综合训练

  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指导: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一年”、“春天到了”、“傍晚”、“不

  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理解顺序,边想边背。

  五、拓展延伸

  (1)如果说儿子栽花给高尔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给高尔基带来

  了愉快;那么高尔基的信给儿子带来的又将是什么呢?请大家从老师这一

  省略号,展开丰富的联想,选择写一段话。

  (2)出选择性作业。

  A: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B:读后感,字数不限。

  C搜索类似的故事,演小品。

  举例如下:

  A读了您的信……

  B《“给”永远比“拿”快乐》

  C《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3)据时间给予练笔倾吐机会,写最经典的句段表达自己的感受(配上《

  爱的奉献》背景音乐)。

  六、作业布置

  1、阅读高尔基的《童年》或《母亲》或《在人间》

  2、阅读:《爱的教育》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真爱艺术。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教材,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高尔基教育儿子明白“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这种父爱爱到点子上,既教育了儿子,又启迪了读者。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居住在城镇,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直生活在父母、亲人不断给予的环境中,对于奉献毫无概念。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是一篇比较感人的叙事性文章。伟人背后的故事又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本文语言清新,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含义深刻,学生又能洞悉为人处事之道。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易于感悟。

  【设计思路】:

  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本课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为了让学生能深切感受文章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创设"爱"的情境,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愉快。

  【教学过程】:

  一、认识高尔基,名言导入

  师:今天,咱们再来认识一个人物哦!(出示高尔基图片)你们认识他吗?(板书:高尔基)谁给大家介绍介绍高尔基?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认识他的?(1、查找资料能帮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背景,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呀!2、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们爱看书,高尔基小时候也特别爱看书,他之所以能成为大作家跟他小时侯刻苦读书分不开,高尔基小时侯当过仆人、小裁缝、洗碗小伙计等等,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常常被主人打的遍体鳞伤,可他从没放弃过读书,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最终成为苏*文豪。同学们能了解这么多!我想*常一定也特别爱看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就出自——(生:高尔基)

  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句高尔基的名言(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这句名言就出现在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里面。

  二、读信激趣,感知文本

  师:同学们想看看吗?(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课件配乐范读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能正确抄写一句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入课题

  1.简介高尔基

  2.出示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读句: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 自由通读课文,想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发生了什么事?

  (2) 读课后词语

  2、 检查自学效果

  (1) 读词:矍头、姹紫嫣红、寄信、探望、休养、脸庞

  (2) 解释:矍头

  (3) 重点指导书写:嫣,并理解“姹紫嫣红”

  (4) 开火车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5) 用一、二句话,说说父子间发生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高尔基在给儿子信中谈到:

  出示句子:要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

  请你自读2、3、4节,找找他儿子给予人们什么?

  2、 交流出示重点语句,并指导朗读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小蜜蜂。

  采用多种方式,读好第2句

  3、引读7、8、9节

  儿子离开了身边,但见花见人,高尔基心想……他告诉儿子……到了那时候……要知道……

  四、讨论明理,学习名言

  1、 小组讨论

  要求: (1)读好7、8、9节

  (2)“给”、“拿”是什么意思“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样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看法。

  2.交流,小组派代表参加辩论会

  3.学习名言:幸福越与人共享,他的价值越增加。

  4、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最快乐?

  五、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

  2.抄写句子: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小蜜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

  教学难点: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高尔基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基础性诊断。

  (一)看图揭示课文。

  (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对,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看拼音课文试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 检查生字读音。

  3、 读一读。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养 欣赏 盛开

  4、 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

  5、 指导写字。

  (1) 提示“妻、瞧” 的笔顺。

  (2) 描红后临写。

  二、 诊断练习。

  1、 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___养 ___赏 ___香 ___紫___ 红

  2、 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3、 交流。

  4、 那么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练习背诵这一段。

  三、 发展性诊断。

  1、 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 儿子为什么这么做?(随机板书:爱)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 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

  4、 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

  5、 (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6、 交流;练读;背诵。

  7、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

  8、 练习背诵。

  四、 借助课文6——9段,自主性学习诊断。

  1、 指名读。

  2、 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 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

  4、 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

  5、 练习背诵。

  五、 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2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 花 栽

  写 信 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他希望儿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

  教学目标:

  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并努力实践。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词句,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读懂父亲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明题,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什么时候,你很快乐,心里感到特愉快?”

  2、读句质疑,提炼研读主题:“课文中高尔基对“什么事最快乐”是怎样说的:(出示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让学生朗读这句话,之后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想问些什么吗?”然后从学生的提问中提供出本节课的2个研读主题:①谁给了谁什么?②怎么“给”?

  二、品读"栽花赏花",领会“给”意,体会“愉快”,感悟“美好”,感悟父子情深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子爱父"。

  (1)、朗读第2自然段,读后谈发现:“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谁给了谁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探望”的?小男孩探望父亲时做了些什么?

  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2)、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3)、课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 (抓重点词句理解:“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而且这个孩子“只有10岁”。)

  (4)、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

  (5)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

  (6)教师小结: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2、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

  (过渡): 儿子就要回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用“他仿佛看到了……甚至仿佛闻到了……仿佛听到了……”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1)终于,春天到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鲜花盛开的画面)“从他的朗读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

  (2)怎样朗读才能把这段话的意思表现出来?(要读出春雨的滋润 ,花儿的竞相开放,读出高尔基的兴奋、自豪和得意)哪两个字突出地表现了高尔基儿子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令人喜悦的收获?(全都)通过这两个字,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鲜花的词语?

  (3)看图练习说话: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

  (5)、感悟“美好”:“读到这儿,你认为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给”可以理解成哪些词汇?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悟到儿子给高尔基的是孝心、爱心、幸福、享受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

  三、品读"写信教子",领会“拿”意,体会“奉献”的愉快。

  过渡:高尔基欣赏着儿子栽种的鲜花,一种难言的快乐涌上心头。质疑:儿子把快乐仅仅给了高尔基一个人吗?

  1、教师范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引导学生从高尔基信中“在岛上”一词展开研究)明明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儿子的花草种满了庭院,怎么会说是在岛上呢?从信中,你知道高尔基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

  想象一下:当儿子知道自己亲手种下的鲜花开满整个小岛,当儿子想象着小岛上的人们一边欣赏着娇艳的花朵,一边翘起大拇指夸奖他时,儿子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情感?你也曾经把“美好的东西”给过别人吗?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想象:高尔基的儿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是会选择“给”,还是会选择“拿”?你呢?你会选择什么?

  3、小结:人生的快乐到底是什么?说说你自己的理解吧。适时扩充一些名言,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课外延伸,表达感想

  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感想一定很多,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题完成。

  1、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写给你的信,你准备给爸爸回信时说些什么呢?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一封信。(注意书信格式)

  2、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请写一篇读后感。(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呀!)

  3、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的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附:板书设计

  14高尔基

  写 赏

  信 “给”永远比“拿”愉快 花

  教 栽

  儿 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3)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能积累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通过图片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2、 描摹5个生字,重点指导描摹“妻、霞”两个生字,在认真书写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和他儿子间深深的父子情,重点读好第四、第五小节。

  4、 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在体会父子情深的基础上,熟读课文第四、第五小节,并能背诵。

  2、 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难点:

  1、 通过多种认字方法,识记本课7个生字和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描摹5个生字。

  2、 联系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1、 练习:连连看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名人的课文,通过课文中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安培 伟大的革命家 不懂就问

  杨时 法国物理学家 专注科学

  孙中山 宋朝著名学者 刻苦练琴

  贝多芬 伟大的音乐家 尊敬老师

  训练句型: 是 (职业) , 他 (怎么样) 。

  2、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他就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媒体出示高尔基照片,简单介绍)。

  师:想认识他吗?那就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媒体出示关于高尔基的文字介绍)。

  3、 师:我们这篇课文正和他有关。揭示课题: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找找哪些词语说明儿子对父亲感情很深。(媒体突出显示)高尔基的儿子一到他身边后,就忙着栽花。(板书:栽花)

  从哪几个词语看出儿子很爱父亲?

  (媒体突出显示)顾不上、一直。

  (2)这么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有多大呢?(指名回答)师强调突出“只有”。

  “只有”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儿子年龄很小。他那么小却为父亲栽花,间接说明他很爱他的父亲。

  (3)齐读课文第三小节,再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2、学习课文第四、第五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师范读。

  (2)学习生字。

  ① (媒体突出显示“姹紫嫣红”),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② 晃:编编顺口溜:日加光,晃晃晃。

  ③ 阵:用合一合的方法:左耳旁与车合起来就是“阵”。

  (3)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师引背)

  (4)区分“欣赏”和“看”。(“欣赏”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看,文中就表示高尔基边看边想念儿子。)

  (5)高尔基满心欢喜地说不上话来了,你能替他说一说吗?(填空)

  高尔基坐在院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心想:______________。

  三、深入学习,感情升华:

  1、过渡:师读课文第6小节。(板书:写信)

  2、(媒体出示信的内容)请你把自己当成是高尔基的儿子,自己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再把你读信后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板书:收信)(指名交流)

  3、补充信的内容:(媒体出示)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文中“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给:儿子栽花给爸爸欣赏。拿:爸爸赏花思念儿子。)

  4、 复习巩固,描摹生字。

  (媒体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全班齐读,师及时正音。

  师指导描摹生字:妻、霞。(学生在书后田字格里写一写)

  5、 师:在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第一次这指的是鲜花。第二次指的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师:是啊,对别人小小的关心,对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哪怕是一声轻轻的问候,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的快乐。

  6、 说一说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情。(配乐:《让世界充满爱》)指名交流。

  7、 师总结:这对父子就是这样在载花和赏花,写信和收信中流露出了对彼此深深的爱,这爱就是浓浓的父子情。(板书:爱)

  四、再读课文、积累名言。

  1、如此深刻的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再来细细品味一番。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填空)

  高尔基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 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名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学情,指导规范书写易错生字“妻”,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并从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

  3、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并积累背诵这两段。

  4、通过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读好“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学生根据来信写回信,内化“‘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并积累背诵这封信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词汇,学会运用;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齐读。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爱)课文是通过哪两件小事来传达这一情感的?(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2、明确目标:

  今天,让我们深入的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他们父子间浓浓的爱,体会高尔基高超的教子艺术。

  3、效果预期:

  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语言文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品读感悟父子情深

  任务呈现:仔细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子爱父亲?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爱儿子?分别用“()[]”标出来,重点词语下画上“Δ”

  自主学习:按要求读书

  展示交流:

  1、儿子如何爱父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生交流:从“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的花草”谈体会: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种各种花草,猜猜看,他做这件事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可能是让花草来陪伴父亲,排解父亲孤独寂寞的心情;也可能在想父亲欣赏到自己种的鲜花身体早日康复)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当时有多大?(只有10岁)多高?(还没有头那么高)干这样的活容易吗?(不容易)虽然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的爱心、孝心,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想不想夸夸他?通过你的朗读夸夸他吧。(评价读:抓住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记住你是在夸他,而不是向别人介绍!)

  2、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非常爱他的父亲?(探望)评价:读得真仔细。换成“看望”可以吗?“探望”说明路途虽然遥远却割不断父子间的亲情,非常想念父亲,所以趁着放假跟随妈妈从俄国来到意大利来探望,作者的用词很准确,一个“探望”传递了一份情感。

  3、当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去时,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

  过渡:我们从二、三自然段里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的一份关爱,一份思念,那高尔基又是如何爱自己的儿子的?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

  交流:

  1、“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欣赏”是什么意思?为什不用“观赏”而用“欣赏”?(欣赏不是一般的看,而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这里指高尔基在“欣赏”什么?(儿子种的花)儿子种的花是怎样的美,令他赏心悦目呢?哪段写到了这幅美景图?

  2、4段,指名读,听着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听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听到:风儿和花在做游戏,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闻到:阵阵芳香,沁人心脾)好美的一幅春景图,能读出来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想欣赏一下吗?(出示鲜花图片)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花的颜色的?(姹紫嫣红)“紫”和“红”说明花的颜色多,那“姹”和“嫣”是什么意思?花的艳丽。这里不仅花的颜色多,而且开的特别艳丽,特别芳香,这都是儿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啊,高尔基怎能不高兴?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再来读,谁已经记下这幅美景图了?(指名背)

  4、欣赏着这幅美景图,此时,高尔基心里感到怎样?(高兴、骄傲、想儿子)会高兴、骄傲地说什么?(这是我儿子种的花,我的儿子真懂事,瞧,这些盛开的花儿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人们常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看到花朵就想到儿子,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学到这里,你觉得高尔基仅仅是欣赏儿子种的花吗?(不是)他还欣赏什么?(联系前文:欣赏儿子有爱心,孝心,勤劳,奉献)父亲能够欣赏儿子,认可儿子,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啊。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傍晚,……红扑扑的脸庞啊!)

  过渡: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骄傲,对儿子又是多么的思念!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任务二:品读“写信”,分享高尔基博大的爱

  任务呈现: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着重想想:(1)信中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2)“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

  展示交流:

  1、第一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那段?(7段)指名读。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这里的破折号做了解释说明。抓的好,标点也会说话。花儿明明种在高尔基的庭院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留给了更多的人欣赏)

  是啊,美丽的鲜花不仅给高尔基带来美好的享受,还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呢!(出示填空)

  当邻居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他会说:“我感到心旷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心情烦闷的女士路过这里,欣赏着眼前姹紫嫣红的花,她觉得我的烦恼顿时抛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复了*静的心情)

  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鲜花,我本来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当我看到这美丽的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我的疲劳顿时化为乌有,我又精神百倍!)

  所以说,儿子栽的花给岛上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快乐,高尔基为儿子这样的行为高兴。再来齐读。

  第二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第几段?(8段)指名读。这段话怎么理解?(不论何时何地,也就是经常不断的,随时随地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这是父亲为儿子的未来提出的希望,仅仅是希望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别人种鲜花吗?那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心情很愉快的时候?说话练习。(出示课件)

  当同学找不到笔,无法做题时,我。看到同学露出的笑脸,我————

  当妈妈下班后疲惫不堪时,我。看到妈妈幸福的笑脸,我——————

  当时,我。看到—————————————,我———————————

  是啊!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问候,一双援助的手,一点助人脱困的物品都是“美好的东西”

  所以,这段中的“美好的东西”指————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引读:这就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儿子更大的期望。高尔基写得多好,让我们一起读————,翻扣书,教师引导背诵“要是你———”,指名背诵

  3、点拨:信中高尔基最想让儿子永远牢记的是哪句话?(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现在你们知道这里的“给",是指什么?(给予、付出、奉献)

  “给”什么呢?(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拿”就是取得,索取。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请大家记下来。

  比较句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让我们也牢牢记住高尔基的教导(引导背诵):那时候,你会感到——————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结:高尔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教育艺术的父亲。在信中,他不仅表扬了儿子,还趁机教育了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份深沉的父爱。

  三、检测导结:

  引导写信:捧着父亲的来信,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用意,提笔给父亲回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最想说些什么呢?(交流信中最重要的语句。)

  小练笔:请你代替儿子给高尔基写一份回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

  教学难点: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高尔基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基础性诊断。

  (一)看图揭示课文。

  (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对,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看拼音课文试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 检查生字读音。

  3、 读一读。

  妻子 探望 芳香 染

  休养 欣赏 盛开

  4、 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

  5、 指导写字。

  (1) 提示“妻、瞧” 的笔顺。

  (2) 描红后临写。

  二、 诊断练习。

  1、 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___养 ___赏 ___香 ___紫___ 红

  2、 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3、 交流。

  4、 那么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练习背诵这一段。

  三、 发展性诊断。

  1、 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 儿子为什么这么做?(随机板书:爱)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 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

  4、 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

  5、 (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6、 交流;练读;背诵。

  7、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

  8、 练习背诵。

  四、 借助课文6——9段,自主性学习诊断。

  1、 指名读。

  2、 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 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

  4、 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

  5、 练习背诵。

  五、 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2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 花 栽

  写 信 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5

  一教学提示

  本文是是一篇围绕“爱”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值得细细品味。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3个生字,理解有关新词。

  理解高尔基给儿子写信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高尔基给儿子信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引出话题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1、※——课件(文字)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

  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

  ※——课件(图片+文字)高尔基头像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高尔基写下了大量的小说、剧本、传记、政论,也留下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高尔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个伟大的作家。

  2、※——课件(文字)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块(二)初读了解

  1、请同学们先自学生字词,注意读音和字形,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动画提示:自读课文

  2、检查读——请9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是否读准了生字,读通了句子。

  动画提示:检查朗读

  3、请同学们默读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哪几件事?

  动画提示:默读思考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两件生活小事:2—5自然段写了“栽花赏花”,6—9自然段写了“写信教子”)

  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呢?为什么他们都感到愉快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读课文。

  板块(三)感受子爱父

  1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2—5自然段,找出表现儿子爱父亲的句子。

  动画提示:画出句子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这些句子,谈谈体会

  动画提示:体会句意

  (1)※——课件(文字)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从“探望”一词中可看出,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而他的家在苏联,千山万水隔不断父子情深。

  (2)※——课件(文字)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a这段话共三句话,主要写高尔基的儿子。“只有……还……”看出他的儿子年龄小、个儿小、力气小;我们从“顾不上……一直……”高尔基的儿子不顾长途劳累,心中想到的只有父亲,只是希望他的爸爸身体早日康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各种各样……”写出了花草的数量多、种类多,也意味着高尔基的儿子在有限的假期里付出的劳动多。

  b想象:临行前……

  ※——课件(文字)

  高尔基的儿子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

  请同学们想象……

  动画提示:想象理解

  (3)朗读体会: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在儿子的期待之中,春天到了……

  3、※——课件(图片)出示春天花开的图片

  (眼前的这一切正是高尔基的儿子要给父亲带来的惊喜)

  ※——课件(文字+音乐)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配上音乐,请你把这一节美美地读一读。

  4、※——课件(文字)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高尔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感受到了儿子的爱,见花如见子,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心中有多少话语要对儿子诉说呀!请同学把高尔基此时丰富的情感朗读出来。)

  动画提示:朗读体会

  板块(四)感受父爱子

  1、高尔基把内心的激动汇聚于笔尖,写下一封意味深长的信。请同学们默读7—9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呢?

  动画提示:谈感受

  (是的,这封信语重心长,寓意深刻,高尔基育人育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寄语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做有益于他人的人。)

  2、※——课件(文字)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请大家特别注意这里标点符号: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自然段。最后一节在信中也是一个自然段,但因为本文引用的部分结束了,所以是全引号。

  (2)同学们,儿子收到高尔基的信以后,心中会怎样想?他会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

  ※——课件(文字)“给”,永远比“拿”愉快。

  a请大家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动画提示:小组学习

  请同学们说说儿子收到信以后心中会怎样想呢?

  动画提示:一起说说

  (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父亲的信,心潮起伏:“父亲是多么理解我呀,他欣赏我一心栽种的鲜花,给予我充分的肯定。而且,从我种花的小事中看出其中的意义,饱含期待:希望我时时、处处给人们创造美好的东西,增添生活的意义。告诉我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我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才是父亲最深的爱啊!)

  b‘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自己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后“作家卡片”,谈谈你的感想。

  ※——课件(文字)作家卡片——高尔基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等,来配合革命。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动画提示:谈感想

  c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课件(文字)滚屏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动画提示:请你说说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3、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然段。

  动画提示:自己背诵

  4、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件配乐:《爱的奉献》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阅读高尔基的《海燕之歌》《童年》《在人间》等其他作品,你一定会对高尔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备注

  教学时,以“爱”为轴心,全面辐射,在字里行间体验文章的情感。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2、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表达。

  教学过程

  一、由“爱”切入,整体感知。

  1、问: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

  板书:爱

  2、听录音、思考:

  边听边划出表现父子情深的语句。

  3、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语段。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抓住“只有,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来朗读体会子爱父。

  (2)引读2、3自然段后,创设情景,想象练习。

  临走时,儿子望着,仿佛。

  2、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2)交流后配乐朗读。

  (3)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春风吹来,()的花儿(),散发出,引来了()。

  (4)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5)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述:

  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

  请大家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布置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解疑。

  (1)美好的东西——可以是花,能给人愉悦感的事物,还可以是奉献、帮助、付出关爱等。

  (2)花明明种在庭院里,怎么是在"岛上"留下鲜花?

  (父亲认为鲜花留给了岛上更多的人们,不仅仅是他。)

  (3)“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请联系实际具体说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5、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6、引导选背(自由选背其中几个自然段)

  7、选择练习

  a、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b、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快乐,我也快乐》

  c、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四、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7

  设计意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教子”以及“栽花赏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的真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也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

  教学重点:

  1.品读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

  2.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还记得吗?谁来说?

  板书: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读题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

  3.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文中所表现的`情——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有了初步感悟,为下面的语言品读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一)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过渡: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对爸爸很孝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对爸爸那种深深的爱?

  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在重点词句处写下感悟。)

  2.指名汇报,朗读体会子爱父。

  (1)课件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爸爸远在海外,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给得容易吗?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儿子怎样?此时的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a.大家交流,谈感受。

  b.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感感悟父子情深。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看提示,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

  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1.指导看图,集体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1)“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交流后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 )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3)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二)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请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学生自由读信的内容。

  3. 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解疑。

  (1)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再次巩固学生对第4、5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

  “拿”又是什么意思?

  (4)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5)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显得尤为要。这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2. 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师: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设计意图】: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补充相应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段。

  四、课后作业,想象写话

  播放课件:自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五、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 信 种 花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于引导孩子深切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充分朗读课文和体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但是要求不能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走近了高尔基,更让他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教学本是一门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如整个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真爱艺术。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教材,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高尔基教育儿子明白“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这种父爱爱到点子上,既教育了儿子,又启迪了读者。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居住在城镇,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直生活在父母、亲人不断给予的环境中,对于奉献毫无概念。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是一篇比较感人的叙事性文章。伟人背后的故事又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本文语言清新,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含义深刻,学生又能洞悉为人处事之道。作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易于感悟。

  【设计思路】:

  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本课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为了让学生能深切感受文章中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2、创设"爱"的情境,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明白为什么说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愉快。

  【教学过程】:

  一、认识高尔基,名言导入

  师:今天,咱们再来认识一个人物哦!(出示高尔基图片)你们认识他吗?(板书:高尔基)谁给大家介绍介绍高尔基?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认识他的?(1、查找资料能帮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背景,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呀!2、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你们爱看书,高尔基小时候也特别爱看书,他之所以能成为大作家跟他小时侯刻苦读书分不开,高尔基小时侯当过仆人、小裁缝、洗碗小伙计等等,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常常被主人打的遍体鳞伤,可他从没放弃过读书,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最终成为苏*文豪。同学们能了解这么多!我想*常一定也特别爱看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就出自——(生:高尔基)

  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句高尔基的名言(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这句名言就出现在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里面。

  二、读信激趣,感知文本

  师:同学们想看看吗?(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信。(课件配乐范读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学情,指导规范书写易错生字“妻”,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并从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爱。

  3、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等手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并积累背诵这两段。

  4、通过创设“父子对话”的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读好“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学生根据来信写回信,内化“‘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深刻含义,并积累背诵这封信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词汇,学会运用;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齐读。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爱)课文是通过哪两件小事来传达这一情感的?(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2、明确目标:

  今天,让我们深入的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他们父子间浓浓的爱,体会高尔基高超的教子艺术。

  3、效果预期:

  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语言文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品读感悟父子情深

  任务呈现:仔细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子爱父亲?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爱儿子?分别用“()[]”标出来,重点词语下画上“Δ”

  自主学习:按要求读书

  展示交流:

  1、儿子如何爱父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生交流:从“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的花草”谈体会: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种各种花草,猜猜看,他做这件事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可能是让花草来陪伴父亲,排解父亲孤独寂寞的心情;也可能在想父亲欣赏到自己种的鲜花身体早日康复)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当时有多大?(只有10岁)多高?(还没有头那么高)干这样的活容易吗?(不容易)虽然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的爱心、孝心,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你想不想夸夸他?通过你的朗读夸夸他吧。(评价读:抓住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记住你是在夸他,而不是向别人介绍!)

  2、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非常爱他的父亲?(探望)评价:读得真仔细。换成“看望”可以吗?“探望”说明路途虽然遥远却割不断父子间的亲情,非常想念父亲,所以趁着放假跟随妈妈从俄国来到意大利来探望,作者的用词很准确,一个“探望”传递了一份情感。

  3、当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去时,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

  过渡:我们从二、三自然段里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的一份关爱,一份思念,那高尔基又是如何爱自己的儿子的?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

  交流:

  1、“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欣赏”是什么意思?为什不用“观赏”而用“欣赏”?(欣赏不是一般的看,而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这里指高尔基在“欣赏”什么?(儿子种的花)儿子种的花是怎样的美,令他赏心悦目呢?哪段写到了这幅美景图?

  2、4段,指名读,听着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听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听到:风儿和花在做游戏,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闻到:阵阵芳香,沁人心脾)好美的一幅春景图,能读出来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想欣赏一下吗?(出示鲜花图片)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花的颜色的?(姹紫嫣红)“紫”和“红”说明花的颜色多,那“姹”和“嫣”是什么意思?花的艳丽。这里不仅花的颜色多,而且开的特别艳丽,特别芳香,这都是儿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啊,高尔基怎能不高兴?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再来读,谁已经记下这幅美景图了?(指名背)

  4、欣赏着这幅美景图,此时,高尔基心里感到怎样?(高兴、骄傲、想儿子)会高兴、骄傲地说什么?(这是我儿子种的花,我的儿子真懂事,瞧,这些盛开的花儿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人们常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看到花朵就想到儿子,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学到这里,你觉得高尔基仅仅是欣赏儿子种的花吗?(不是)他还欣赏什么?(联系前文:欣赏儿子有爱心,孝心,勤劳,奉献)父亲能够欣赏儿子,认可儿子,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啊。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傍晚,……红扑扑的脸庞啊!)

  过渡: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骄傲,对儿子又是多么的思念!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任务二:品读“写信”,分享高尔基博大的爱

  任务呈现: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着重想想:(1)信中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2)“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

  展示交流:

  1、第一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那段?(7段)指名读。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这里的破折号做了解释说明。抓的好,标点也会说话。花儿明明种在高尔基的庭院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留给了更多的人欣赏)

  是啊,美丽的鲜花不仅给高尔基带来美好的享受,还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呢!(出示填空)

  当邻居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他会说:“我感到心旷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心情烦闷的女士路过这里,欣赏着眼前姹紫嫣红的花,她觉得我的烦恼顿时抛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复了*静的心情)

  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鲜花,我本来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当我看到这美丽的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我的疲劳顿时化为乌有,我又精神百倍!)

  所以说,儿子栽的花给岛上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快乐,高尔基为儿子这样的行为高兴。再来齐读。

  第二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第几段?(8段)指名读。这段话怎么理解?(不论何时何地,也就是经常不断的,随时随地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这是父亲为儿子的未来提出的希望,仅仅是希望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别人种鲜花吗?那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心情很愉快的时候?说话练习。(出示课件)

  当同学找不到笔,无法做题时,我。看到同学露出的笑脸,我————

  当妈妈下班后疲惫不堪时,我。看到妈妈幸福的笑脸,我——————

  当时,我。看到—————————————,我———————————

  是啊!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问候,一双援助的手,一点助人脱困的物品都是“美好的东西”

  所以,这段中的“美好的东西”指————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引读:这就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儿子更大的期望。高尔基写得多好,让我们一起读————,翻扣书,教师引导背诵“要是你———”,指名背诵

  3、点拨:信中高尔基最想让儿子永远牢记的是哪句话?(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现在你们知道这里的“给",是指什么?(给予、付出、奉献)

  “给”什么呢?(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拿”就是取得,索取。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请大家记下来。

  比较句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让我们也牢牢记住高尔基的教导(引导背诵):那时候,你会感到——————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结:高尔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教育艺术的父亲。在信中,他不仅表扬了儿子,还趁机教育了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份深沉的父爱。

  三、检测导结:

  引导写信:捧着父亲的来信,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用意,提笔给父亲回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最想说些什么呢?(交流信中最重要的语句。)

  小练笔:请你代替儿子给高尔基写一份回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0

  设计意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写信教子”以及“栽花赏花”两件生活小事,写出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表现了高尔基注重培养儿子美好心灵的拳拳父爱。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做人的真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同时也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

  教学要求: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疑迁移,引起共鸣、乐于倾吐。

  教学重点:

  1.品读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

  2.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第二课时:精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略)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人物,还记得吗?谁来说?

  板书:高尔基 和 他的儿子

  齐读。

  2.读题后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自读课文,想一想,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

  3.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教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文中所表现的情——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有了初步感悟,为下面的语言品读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一)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过渡: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他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对爸爸很孝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儿子对爸爸那种深深的爱?

  感受“子爱父”,学习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2、3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可在重点词句处写下感悟。)

  2.指名汇报,朗读体会子爱父。

  (1)课件出示: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爸爸远在海外,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2)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师: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给得容易吗?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儿子怎样?此时的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跟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

  a.大家交流,谈感受。

  b.多种形式朗读感受父子情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交流阅读感受,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文,引导学生感感悟父子情深。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阅读能力。

  3.看提示,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也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想象练说,将自己这节课学习的所有体会予以表达,营造了情感高潮。这种处理,使得学生再一次深深体会到:高尔基儿子对于父亲深藏于内心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他忙碌的劳作中传递这份沉甸甸的爱。

  感受“父爱子”,学习第4、5自然段。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1.指导看图,集体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想象。

  (1)“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会有哪些颜色的鲜花?交流后配乐朗读。

  (2)出示填空导背。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 ),春风吹来,( )的花儿( ),散发出,引来了( )。

  (3)看图练习说话。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父爱子、思子心切、见花如见子的感情。

  (二)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师: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一种父亲之情吗?不,他将这种爱推而广之,使它更博大更宽泛。请读读这位大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受这位父亲的用心良苦,崇高伟大。

  2.学生自由读信的内容。

  3. 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1)小组内交流印象最深的哪一句?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想法,也可把搜集的资料灵活地用一用。

  (2)有疑难之处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应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主动地读,自觉地读,这样学生才会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解疑。

  (1)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2)高尔基儿子种的花草都在父亲的“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由高尔基信中“美好的东西”再次巩固学生对第4、5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

  “拿”又是什么意思?

  (4)给和拿分别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高尔基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奉献永远比索取愉快。)

  (5)你们能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事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点拨: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做怎样的人?

  (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设计意图】:在这过程中,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显得尤为要。这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整个设计在不经意间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三、引导说话,拓展思维

  1.情境导读。(闪现父写信、子读信镜头)

  2. 正是这样,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人们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实,他给予大家的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小摄影师》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边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下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故事讲完了,请你说说高尔基“给予”了小男孩什么?

  师: 一个小小的故事,侧面烘托出高尔基对于孩子的关爱,宁可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要把时间挤出来给予一个孩子,满足小男孩的愿望,这是一颗多么博大的心啊!

  【设计意图】:教学是个生成的过程,补充相应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现在,同学们一定深入理解这封信的意义了吧?朗读并背诵6—9自段。

  四、课后作业,想象写话

  播放课件:自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1.代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

  2.读后感《“给”永远比“拿”"愉快》

  3.写出最经典的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制成书签。

  五、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六、课外延伸,实践体验。

  像高尔基的儿子一样,去做一些给他人带来欢乐的事,并把做时、做后的感受写下来。

  板 书 设 计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写 信 种 花

  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对于引导孩子深切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在充分朗读课文和体悟情感的基础上,引导联系实际说说类似情况,但是要求不能太高,能理解多少说多少,重在有真情实感。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走近了高尔基,更让他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教学本是一门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有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如整个教学节奏可适当放慢,在分析高尔基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还不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4)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3篇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欣赏并体会文章的美言、美境、美情。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并体会文章的美言、美境、美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学方法

  朗读与感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

  教师:录音机、磁带(背景音乐)、幻灯机、幻灯片(图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当一个盲孩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倾听伙伴们的嬉笑声时,倾听虫鸣鸟叫时,甚至倾听落叶飞舞的声音时,你可曾知道他心里正想些什么,最需要些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作家金波去感受一下一个盲孩的心情。(板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学习与探讨

  先由老师来朗读课文,大家边仔细听,边体会盲孩子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生发言,教师予以肯定,提炼出两个词加以板书(寂寞——快乐)

  为什么盲孩子的心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你们认为这个问题如果由盲孩子自己来回答是不是更合适?那么,我们将这位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请到我们身边来怎么样?哪两位同学愿意成为我们身边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将他俩之间发生的故事再为我们演绎一遍?(找出两位同学上台分演盲孩子和影子)再找一位同学读叙述性语言,其他同学到现场当美丽而善良的萤火虫。(分角色读演课文,录音机播放背景音乐)

  这几位同学演的,读的好不好?既然好,我们是不是该对这两位小演员采访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让你去采访他俩,你会问哪些问题?怎么问?(让学生稍作准备并实践,教师可帮助设计几个问题并用幻灯打出:你在演盲孩子时,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他的心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是如何细腻地表现盲孩子的心理变化的?作为影子,在带给盲孩子无比的快乐之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盲孩子认为是爱使他从寂寞走向快乐,你们在读了和听了这篇文章之后是不是也有同感?(趁机在板书:寂寞——快乐中贴上红色双心)的确,爱能使寂寞的人变得快乐,能让绝望的人重新寻回自信,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得到过哪些爱呢?(学生举例发言)大家说的都很好,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其实,爱我们美丽的家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也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在被爱中我们感到快乐,在付出爱时我们也会幸福。我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对爱的`认识和体会,为爱说句话,仿照“爱是____________”的句式。(学生口头表达)

  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一句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关于爱的散文诗,大家觉得爱的主题美不美?(板书:美情)除了感情美,大家觉得这篇课文还有没有美的地方?(学生回答并板书:美境美言)

  三、小结课文

  美的东西总让人留恋,当我们经历了一次爱的熏陶和美的体验后不得不与她说再见时,我们多么想将她挽留,可是挽留的方式是什么呢?(尽学生所能回答,教师补充“用我们的爱使更多的美、更多的快乐永驻人间”)

  四、板书设计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寂寞——(红色双心图片)——快乐

  美情

  美境

  美言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停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人性。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正是能体现上述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教学创意]

  简化教学线条,优化教学内容,美化教学手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痒酥酥、踉踉跄跄”等词语。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赏析童话优美的意境,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2、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赏析童话优美的意境,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教学活动]

  1、朗读活动;2、品读活动;3、探究合作活动;4、感悟活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境]

  1、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建立了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经过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对学生的内心有了一定的影响,七年级学生具有单纯、活泼的特点,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较浓。七年级的学生,一般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想像思维的`火花。所以本文的教学设计多为学生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对于不善于表达和不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采取鼓励、理解的语态,鼓励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2、课程分析:现代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不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

  3、教材分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作者运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重见光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歌颂和赞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到爱能带来光明,爱能呵护人成长,爱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学生举例)。大家还想不想认识一位好朋友。(多媒体投影出示画面)好,那就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童话世界,去结识一对新朋友。他们都很特殊,其中一位是盲孩子,他的朋友就更特殊了,特殊在哪里?盲孩子的朋友是谁?对了,是他的影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连读,了解故事。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萤火虫的帮助下,看见了光明,影子同时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

  三、品味赏析

  同学们看文章的导语,导语说这是篇什么:

  生:童话,美丽的童话。

  师:对了,我们要注意童话前面的修饰语:“美丽的”(板书:美丽的童话)。这篇文章写得很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纯真的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如课文主题、意境、语言、人物等)品味出这种美来,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美呢?

  (学生自主学习)

  2、自由朗读品味,圈划、批点认为“美”的地方。

  请同学们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情到动处,请拿起笔将这些感动你心灵的文字划下来,最好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师巡视)

  好了,好的东西应该让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先在组里交流你刚才发现的美,然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

  文章一定要注意朗读,这么美的文字,读起来要轻柔一点。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否则,读完之后,作品还是作品,你还是你。

  教师:作者说,他是带着写诗的激情,带着写诗的语感来创作这篇童话的。这篇童话的语言是美的,凝练的,像诗一样。文章最美处是哪里呢?(童话的结局)盲孩子看见了光明,他的影子获得了生命。盲孩子会看见光明?影子为什么会获得生命?(板书:见到光明,获得生命)

  3、演绎故事

  刚才的问题如果由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自己回答是不是更合适?那么,我们将这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请到我们身边来怎样?哪两位同学愿成为我们身边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将他们之间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一遍。(找两位同学上台扮演)

  教师读叙述性语言,其他同学当美丽的而又善良的萤火虫(分角色朗读。播放背景音乐)。

  这几位同学表演怎样?下面我们是不是对这两位小演员作一次采访?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让你采访他俩你会问哪些问题?

  (学生稍作准备并实践)

  教师总结:谢谢两位演员给我们的精彩表演。盲孩子就这样见到了光明,影子也成了一个真正的美丽的男孩子。现实生活中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这是作者的想像。想像是童话的生命,作者这样想像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投影汶川地震图片后)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题:

  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光明和美好,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四、拓展延伸

  1、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文章主题

  明确:爱

  2、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感悟。

  学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也许对爱开始了思考或有了新的思索。请同学们把对爱的感悟写上心形纸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学生讨论书写)

  3、学生六人一组,自由组合,用心形纸条拼图案。

  4、请一组同学展示成果。

  5、相互交流。

  6、教师小结。

  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让我们意犹未尽,心有遗憾,为了弥补心中的这份遗憾,让我们把爱心活动延伸到课外。(出示多媒体)

  (1)爱表演的你,可以与你爸爸、妈妈演一演这个课本剧。

  (2)爱诵读的你,可以背一背你最喜欢的有关爱的句子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爱唱歌的你,可以唱一唱爱的歌曲。

  (4)爱制作的你,可以把爱的祝愿做成贺卡,送给你的朋友。

  (5)爱写作的你,可以创设一个曲折的情节,用美的语言以人间最美的情感为话题写一篇小练笔。

  这就是本课的作业。

  五、课文总结,美好祝愿。

  一老师希望:如果你是一个盲孩子,永远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如果你能做“影子”和“萤火虫”,永远不要吝啬你的爱心和光芒!

  板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美丽的童话)

  爱

  盲孩子见到光明

  影子获得生命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停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人性。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正是能体现上述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教学创意]

  简化教学线条,优化教学内容,美化教学手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痒酥酥、踉踉跄跄”等词语。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3、赏析童话优美的意境,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2、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赏析童话优美的意境,理解联想和想像手法的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教学活动]

  1、朗读活动;2、品读活动;3、探究合作活动;4、感悟活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环境]

  1、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建立了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经过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对学生的内心有了一定的影响,七年级学生具有单纯、活泼的特点,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的互动气氛较浓。七年级的学生,一般对童话比较感兴趣,教师如果引导适当,容易激起学生想像思维的火花。所以本文的教学设计多为学生活动,使他们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美的熏陶。对于不善于表达和不敢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采取鼓励、理解的语态,鼓励这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2、课程分析:现代教学观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在不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教学更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强调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教材既是教本也是学本。

  3、教材分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作者运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重见光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歌颂和赞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到爱能带来光明,爱能呵护人成长,爱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学生举例)。大家还想不想认识一位好朋友。(多媒体投影出示画面)好,那就让我们再次步入美丽的童话世界,去结识一对新朋友。他们都很特殊,其中一位是盲孩子,他的朋友就更特殊了,特殊在哪里?盲孩子的朋友是谁?对了,是他的影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连读,了解故事。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萤火虫的帮助下,看见了光明,影子同时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

  三、品味赏析

  同学们看文章的导语,导语说这是篇什么:

  生:童话,美丽的童话。

  师:对了,我们要注意童话前面的修饰语:“美丽的”(板书:美丽的童话)。这篇文章写得很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纯真的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如课文主题、意境、语言、人物等)品味出这种美来,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美呢?

  (学生自主学习)

  2、自由朗读品味,圈划、批点认为“美”的地方。

  请同学们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情到动处,请拿起笔将这些感动你心灵的文字划下来,最好在文章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师巡视)

  好了,好的东西应该让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先在组里交流你刚才发现的美,然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

  文章一定要注意朗读,这么美的文字,读起来要轻柔一点。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否则,读完之后,作品还是作品,你还是你。

  教师:作者说,他是带着写诗的激情,带着写诗的语感来创作这篇童话的。这篇童话的语言是美的,凝练的,像诗一样。文章最美处是哪里呢?(童话的结局)盲孩子看见了光明,他的影子获得了生命。盲孩子会看见光明?影子为什么会获得生命?(板书:见到光明,获得生命)

  3、演绎故事

  刚才的问题如果由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自己回答是不是更合适?那么,我们将这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请到我们身边来怎样?哪两位同学愿成为我们身边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将他们之间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一遍。(找两位同学上台扮演)

  教师读叙述性语言,其他同学当美丽的而又善良的萤火虫(分角色朗读。播放背景音乐)。

  这几位同学表演怎样?下面我们是不是对这两位小演员作一次采访?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让你采访他俩你会问哪些问题?

  (学生稍作准备并实践)

  教师总结:谢谢两位演员给我们的精彩表演。盲孩子就这样见到了光明,影子也成了一个真正的美丽的男孩子。现实生活中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这是作者的想像。想像是童话的生命,作者这样想像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投影汶川地震图片后)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题:

  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光明和美好,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

  四、拓展延伸

  1、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文章主题

  明确:爱

  2、要求学生写自己的感悟。

  学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也许对爱开始了思考或有了新的思索。请同学们把对爱的"感悟写上心形纸上,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学生讨论书写)

  3、学生六人一组,自由组合,用心形纸条拼图案。

  4、请一组同学展示成果。

  5、相互交流。

  6、教师小结。

  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让我们意犹未尽,心有遗憾,为了弥补心中的这份遗憾,让我们把爱心活动延伸到课外。(出示多媒体)

  (1)爱表演的你,可以与你爸爸、妈妈演一演这个课本剧。

  (2)爱诵读的你,可以背一背你最喜欢的有关爱的句子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3)爱唱歌的你,可以唱一唱爱的歌曲。

  (4)爱制作的你,可以把爱的祝愿做成贺卡,送给你的朋友。

  (5)爱写作的你,可以创设一个曲折的情节,用美的语言以人间最美的情感为话题写一篇小练笔。

  这就是本课的作业。

  五、课文总结,美好祝愿。

  一老师希望:如果你是一个盲孩子,永远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如果你能做“影子”和“萤火虫”,永远不要吝啬你的爱心和光芒!

  板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美丽的童话)

  爱

  盲孩子见到光明

  影子获得生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5)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3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1

  本学期,我读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蒋风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了。我读了这篇后,不仅受到了好的熏陶,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的最喜欢这篇文章了。

  这篇文章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和“写信号教子”两件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以及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文中“ ‘给’ 永远比‘拿’愉快 ”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指给予,即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拿”指拿取,即向人们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爱。所以,这样的一篇哲理文章,使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

  记得有一次考试时,我的同桌的笔没水了,而我的文具盒里还有一支新的,是姐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一直都不舍得用。到底要不要借呢?我的大脑里好像突然冒出了两个小人,一个说:“借吧,借吧,他可是你的好朋友呀!小学生要懂得助人为乐呀!”另一个又说:“这可是你的笔呀,干嘛要借别人呢?”正当我要拒绝时,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于是,就将笔借给了他。他很开心,我很开心。事后,他还做了一朵鲜花送给我,我十分感动。

  所以,我十分喜欢读这篇文章。我也要像高尔基说的那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一个所有人都需要的人。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2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课文是说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去看他。儿子到了岛上后就一直种花,假期结束后妻子便带着儿子回家了。到了春天,儿子种的花都开了,高尔基很高兴,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信中除了表达自己看到盛开的花的喜悦之外,还教导了儿子: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学完课文,我感受到了高尔基父子俩之间浓浓的爱。他们之间的爱,不仅体现在父子间的亲情,更体现在父亲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

  这种父爱可以称之为“大爱”,除了疼爱之外的爱,教会儿子如何做人,为儿子以后的人生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这就是“父爱如山”吧!

  这让我感受到,我的父亲也还是这样爱我的。一般,我有什么要求爸爸都会答应我,但有时也会跟我讲条件,以激励我取得更大的进步。他教给了我许多知识和道理:教我写字、教我数学题、教我玩游戏的策略……就拿写字来说吧,爸爸告诉我,字就好比人的第二张脸,见字如见人。正直的人字里带着正义;坚强的人字写得笔直。人写字就要这样,尤其是男人,写字就要这样刚强,就像做人一样。所以我也不会让爸爸失望,会做一个正直坚强、努力奋进的男儿。

  爱就是教育。在爱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融入浓浓的爱,这就是《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给我的启示。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3

  学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静。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高尔基特别的教子方式——写信教子,让孩子明白“‘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切都像是一只无形的小手,拨动着我的心弦。

  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别人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最好的奉献。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事,但铭刻在我心的还是这件事。

  一天,我的奶奶在地里干活,边拔草边照看着我。我一旁玩,奶奶一不小心把手刮破了,随意止了下血,又接着干活。我看见了,一直不定心,心里盘算着怎么办。一摸口袋有零钱,便想去商店里买创口贴。便对奶奶说:“奶奶我要回去拿一下东西。”奶奶说:“哦”。

  我跑去商店,买完之后我又想奶奶一定又饿又渴,我回到家拿了几个面包,倒了一杯水。我跑去奶奶那里,奶奶休息了一会,我把面包和水给她。又拿出自己口袋里的创口贴给奶奶包上,奶奶的眼眶湿润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泪。

  学了课文之后,我会牢记高尔基说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我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扩展6)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3篇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读林肯对参议员们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有为总统之原因。

  教学重、难点:

  体会林肯说的三段话,了解其含义。

  一、检复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个伟人,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林肯是——(齐读课题:鞋匠的儿子),而且他说他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课件:头像)

  (课件)师述:在美国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师生共读)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这位有着贫民血统、出身卑微的总统,被美国人民称为“最伟大的总统“,但是在刚当选总统时却遭到了对手的歧视和打击,他是怎样面对这一切的?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伟人,感受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浏览课文,找关键词:

  1、提出要求:浏览课文,迅速找出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板书:尴尬——羞辱——大笑——静默——掌声)

  2、看着这些词语,我们心中一定冒出了什么疑问?

  过渡:它只不过进行了一番演讲,林肯在演讲中究竟说了什么,具有这样神奇的魔力,让参议员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初步感知演讲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2-5段,画出林肯演讲的内容。

  2、大声朗读演讲的内容

  三、学习2、3段

  启发思考:在林肯演讲开始之前,我们听到参议院里传来了一种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呢?

  1、读2、3段思考,你就会听到。

  2、提问,(嘲笑、讥讽的声音),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1)参议员的话中,指名读参议员的话;想象他的神态、语气,谁能读出它的傲慢?

  (2)其他参议员的表现:大笑、开怀不已

  3、所有的参议员都加入了嘲笑林肯的行列,参议院中一片哄笑,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林肯,你会怎么做?

  4、我们来看看林肯是怎么说的,(出示林肯的话)自由读,边读边想,从他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汇报,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突出重点词语“永远”等。

  6、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这普普通通的话语却耐人寻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击在每个参议员的心上,面对林肯的宽容,此时他们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他们会感到——羞愧难当,此时他们会感到——无地自容,因此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在这静默中,林肯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它下面的精彩演讲。

  四、自学课文4、5段然后交流。

  同学们去品味一下,下面的这两段话分别是对谁说的?他又想表达什么?学生自学感悟。

  (1)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依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比如*等思想、尊重普通劳动者、热爱自己的父亲,尤其是关于“艺术的理解”)

  (3)同学们,在演讲的时候,林肯是怎样的心情呢?从哪里可以看出?——动情,激动万分,慷慨激昂,字字铿锵,热泪盈眶,想想自己就是林肯,读出他的这种心情。

  (4)总结: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演讲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这就是他的演讲所具有的魅力,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练习读句子。

  4、指名扮演林肯到前面演讲。(渲染气氛:同学们,我们就是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我们的教室就是参议院,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此次竞选当上了总统,他就要开始他的就职演说,瞧他已登上了讲台,你们没有话说吗?)

  5、演讲完后,采访以参议员:你为什么鼓掌?

  你现在对他有什么看法?你觉得他能当总统吗?

  小结:看来他用他的宽容征服了他的政敌,宽容有时候不是软弱,它更是一种智慧。、同学们,林肯的这番演讲不仅体现了他语言的魅力,更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五、感受维护国家统一的林肯

  1、林肯以委婉的语言,高尚的人格征服了参议院的议员们,不但如次,他还征服了美国人民的心。同学们默读最后一段,从这件事中,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林肯?

  (板书:反对分裂维护统一)

  2、你从哪里读出他是一个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总统?

  读他在一次演说中强调的话:幻灯片出示:(一个裂开的房子是——)

  你能读懂这句话吗?

  3、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补充介绍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作为)

  六、总结板书:

  读到这儿,我们对林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觉得林肯能成为一位国家总统,靠的是什么?(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父亲,深深地爱着他的人民,深深地爱着*家,不仅仅是鞋匠的儿子,还是美国人民的儿子。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得到了美国人民的爱戴。)

  七、读林肯纪念馆的一段话

  最后,我们在读这段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和体会,让我们高声朗诵,牢记这段话——(课件)师生齐读:对任何人……(练习写句子:宽容是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厚厚的坚冰,宽容是——————)

  八、总结写法:

  这篇课文是记叙文中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一详一略的两件具体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九、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课外搜集林肯的故事、名言等读一读,读出一个你“心中的林肯”。

  2、选择一两个具体事例,在事例中对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或神态、或心理进行细节描写,把你心中最钦佩的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展示给大家。

鞋匠的儿子教学设计3

  一、检查预习

  1、师: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鞋匠的儿子》,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指名两名同学上台听写(卑微、尴尬、羞辱、傲慢、静默、赞叹、名门望族)

  2、重点指导“尴尬”的书写。(“尴尬”的偏旁不应该是“九”,而是“尢”,其实不瞒你们说,胡老师以前也写“九”的,幸亏上次经过一位大师的指点,不然今天可就尴尬啰。赶紧把这个字再听写本上再写3遍。)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鞋匠的儿子》,这是一片写人的文章,我们知道写人的文章是通过写事情来写人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用几件事来写鞋匠的儿子林肯?(板书:林肯)

  (1)林肯在当选总统的那一刻,在参议院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而林肯的一番话,把参议院的羞辱化为赞叹的掌声。(板书:化解羞辱)

  (2)林肯反对*,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这是一场危机,林肯也化解了。(板书:化解分裂)

  2、这样一概括,两件事印象就更深刻了,我们高年级要学会概括,概括要么用一个句子,要么用一个短语或者词语。概括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标志。

  3、用两件事来写一个人,这两件事是不一样的,哪件是大事?哪件是小事?(化解羞辱是小事,化解分裂是大事)因为化解羞辱是个人的事,而化解分裂是国家的事,一件事是详写,一件事是略写。哪件是详写,哪件是略写呢?我们再来找不同,前面化解羞辱林肯用什么化解的?(语言,也就是说话。说说话就能化解)那分裂呢?指名读第6自然段,用战争来化解*,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资料)

  4、师: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化解*,维护关国家统一,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照理说应该详写,但是课文恰恰重点写的是化解侮辱。让我们再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资料),今天我们就从“化解羞辱”这件小事上来感悟这位传奇人物身上独特的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板书:独特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人格)

  三、精度感悟“化解羞辱”

  1、快速地读一读1-5自然段,思考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板书: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

  2、我们来看看参议员是怎样羞辱林肯的?(出示PPT)指名读。(参议员话中有话)你从参议员的话里听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总统??为什么参议员不直接说出“卑微”呢?

  3、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都等着看林肯怎么收拾这样的场面,大家到课文第三段中找出林肯说话前的一个小细节?为什么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容停止后才说话?(面对傲慢的参议员的嘲笑,林肯没有反唇相讥,而是表现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稳重和睿智。这就是独特的精神力量)我们来看一看林肯的三句话,(出示林肯的三段话)林肯在说什么?他想说什么?(由表及里,话中有话)

  (1)出示句子: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师:林肯话里的三个“永远”有着不同的意味,你读懂了吗?“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是林肯对参议员的感谢,体现他宽容大度的胸襟,同时也是对参议员傲慢和偏见的有力委婉的回击;“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是说林肯不会因出身低微而自卑,这表现出林肯的坦诚和自信;“永远无法像父亲……”是林肯表达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总结:林肯的话先声夺人,让参议员们感到震撼,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这就是林肯人格的魅力。

  (2)出示句子: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师:林肯评价父亲是“伟大的鞋匠”,父亲在林肯的心中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从小从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林肯从父亲身上不仅学到的是手艺,还有高尚的品格。林肯不以总统自居,而以鞋匠的儿子的身份与参议员交谈。充分显示出他的自信与谦逊。使参议员为自己的浅薄和狂妄感到羞愧。这就是林肯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不卑不亢。林肯要以改正不合脚的鞋子为由,委婉的告诫对方: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的互助与合作十分的重要。

  (3)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到,而他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师:此时的林肯陷入对父亲深深的回忆之中,这是动情的泪,是怀念的泪。林肯用发自心底对父亲的诚挚的敬爱之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用谦逊和朴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

  4、这些就是林肯高尚的品格,这就是智慧的语言,林肯不愧是有魅力的伟大的总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句话(出示句子)。

  四、实践运用,课题练笔

  师:同学们,写人写事的文章,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而这篇课文只写人物的语言,可见语言中见智慧。(出示林肯的故事)

  想向林肯学习说话的艺术吗?用机智过人的品质化解尴尬。(你竞选班长,有人说:“你做事丢三落四,我们怎么放心把班级交给你呢?这也是恶意的,反对你的,请你学林肯,想想应该怎么说,)用上“我非常感激…….我一定…….如果……

  我非常感激你让我想起我这个缺点,我一定会记住这个你这个忠告,以此来警醒我自己,如果我能当选为班长,我会对班级的事时刻用心,更多的关心班级的大事。

  五、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习了林肯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还从他那儿学到了说话的艺术,收获真不小啊!马云说过“*庸的人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2、布置作业


推荐访问:高尔基 和他 教学设计 高尔基和他儿子教学设计3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目标

热门排行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篇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篇1对x外墙、屋檐瓷砖脱落或渗水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排查与修复,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下面是天涯涛源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篇1按照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三严三实”各项要求,坚决从点滴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区委党校组织召开2017年度机关支部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篇1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奋力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1本次培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窃密技术和泄密案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及反思。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篇1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书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篇1在全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提出以“四个着力”深化整治措施,力促落实整改,筑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5篇】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五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23年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  人生来有就不同种的心态,主观上客观上的都是不同的感受。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观念也不同。任何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