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
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 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太和镇镇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仔细实施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 ,供大家参考。
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工作报告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太和镇镇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仔细实施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战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掀起新一轮发展民营经济的高潮,扫清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最近,我对太和镇地区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发展作了深化的调查。
一、太和镇民营经济的现状
太和镇地处县城,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九十年头初期,全镇城乡集体企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8万多人口的太和镇共有集体企业40余家,其中城镇集体企业13家,农村集体企业28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实力减弱,集体企业固有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员工年龄大、文化素养低等冲突日益突出,体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加之流淌资金短缺,银行不注入资金,使全镇集体企业逐步陷入逆境,到了九十年头中期,集体企业85%以上处于严峻亏损状态。11017年起,镇党委政府起先实施“腾笼换鸟”的方法,通过卖、并、破、租、转等形式,让集体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腾出空间。从当时的天府人革厂实施“零价转让”到全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培育民营企业10家。截至2022年7月底,全镇已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000余户、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3380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8.6亿,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6%;销售收入完成10.3亿元,利润58101万元,国税、地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0.5%。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
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
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参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
省、市、县明文规定的赐予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镇内各级各部门要仔细贯彻执行,应当落实给民营经济的政策,都必需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取缔对民营经济的各种卑视性规定,彻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心、放手、放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
要大力激励机关干部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让人力资源活起来。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树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业特色的民营经济典型。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扬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涌现出的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年终,党委政府要将民营经济中表现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纳入全镇经济工作统一表彰,让同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六)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
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环境,政府却是主体。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聚集实力的竞争,说究竟是环境的竞争。环境确定发展。因此,我们肯定要严格根据县委、县府的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准”、“两逗硬”。即:不准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向民营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不准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不准对民营经济发展设立障碍和壁垒;不准侵吞、强占民营企业的资产。“两逗硬”是:在提高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上要逗硬;在查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务上要逗硬。
(七)抓素养提高,推动民营
各级干部要转变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增加服务本事,民营企业家要提高综合素养,增加自身的管理才能,民营企业职工要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克服“帮人”思想,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建性,从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