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生态文化的四重论域透视

| 来源:网友投稿

王冠文 刘美玲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生态文化是从人类统治、征服、主宰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更高层次上对人类应然生活状态的理性回归。全球性生态环境灾难频发,从根本上找到人与自然共处走向迫在眉睫,彻底改变人类不合理生态观念及行为,变革文化价值观念、构建生态文化势在必行。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大力提倡并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发表了《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一文。2015年,首次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1]487,正式提出了我国系统推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问题。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2]366。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生态文化。“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等传统生态文化观念蕴含在多次讲话之中。显然,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清晰准确的战略思考和推进方式。

从本体论的维度透视生态文化,对生态文化的内在结构要素进行本质审定,是厘清生态文化内在含义,掌握生态文化发展特点,明确生态文化结构形态,剖析生态文化构建路径的前瞻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

人类生态文化的意识形态、文化行为与文化规范制度对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作用的结果外化出的表现形态就是生态文化的物质成果,也是生态文化物质层次的表现形式。从广义上看,人类对自然系统的改造和保护均可以被理解为生态文化的物质形态,如融入人类情感和生态关怀、蕴含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的花草树木、森林景观、自然生态、城市生态等;
从狭义上看,主要指各种生态文化的物质载体。提高物质生态文化素质,就是要建立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把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归结于构建一个经济发达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物质文化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率,是国家或地区生态文明发展实力的重要体现。

(二)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

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源自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生态文化的灵魂所在。它主要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等,这里我们统称为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在生态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使命在于借助生态文化系统中的各种载体实现具体化,形成生态文化的物质形态。同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深刻影响着生态精神文化,对其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制约和渗透作用。生态精神文化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生态哲学,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且繁杂。由于过去在自然科学中对生态学的研究发展不平衡,以往偏重对自然生态科学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对生态哲学和社会生态科学的研究,导致了生态精神文化片面发展的局面,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

影响生态文化发展过程的所有法律因素、法规因素、政策因素构成了生态文化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一定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水平有关,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质量、建设水平、建设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生态制度文化的建设作为生态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与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效果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产生的影响力无法被其他因素取代。同时,生态制度文化也是生态文化外化表现的载体和媒介,即物质化。如若缺少这样一环,生态精神文化将难以实现,生态物质文化将难以达成,生态行为文化将难以巩固。基于此,建立健全的生态制度文化体系,科学设计生态制度文化结构,是保障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

(四)生态文化的行为层次

生态文化的行为层次,是人类影响生态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实践活动的总和。它是主客体统一的媒介,它把人与生态联系起来。同时,它是以各种工具为中介创造生态物质文化的过程,包括生产或消费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表征。生态行为文化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约束,由生态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支配,在保护、创造和发展生态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其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生态精神文化的正向影响,并受到生态制度文化的制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化将生态物质文化与生态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生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支持,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生态精神文化应通过生态物质文化的载体功能,使其内在价值得到体现,生态物质文化应通过理解和审美内化为生态精神文化,无论是生态物质文化还是生态精神文化都需要不断的生态实践才能最终完成,使其具备表现能力,形成生态行为文化。

生态文化是一个整体,其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所以当我们强调生态物质文化的重要性时,生态文化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深刻把握、对生态学价值诉求的必要遵循以及对生态文明内在要求的适应性的基础之上。新时代建构生态文化,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效用,就必须以生态文化发展逻辑规则为导向。

(一)生态文化建构应契合人类文明发展需要

文化属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抽象化反映,“文化本身是为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3]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最初的原始社会原始文化就已经产生,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到农业文明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应的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可以说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同步,但两者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性的文化特质。工业文化属于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发展阶段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科技的大幅度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是其显著特征,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工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要求,使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而这一后果从本质上并非人类社会追求进步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在工业文化的引导下,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的需求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因而其无法维系人类社会的存续发展。在反思工业文化弊端的过程中,生态文化的内涵逐步得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相互依存是生态文化的本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找到一条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化建构须遵循生态学的价值诉求

生态学属于一门研究自然生物跟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的专门学科,其研究范围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扩展到各个动植物物种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因而属于一门专门的系统学科。生态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价值诉求:一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和谐性与共存性,认为要想满足人类社会整体在未来长期存续与健康发展的需要,只有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人类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破坏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存续之间已经出现尖锐的矛盾,因而追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和谐,才能确保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唯有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共同存续,实现相互之间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的发展才不至于落入最终毁灭自身的悲惨境地。三是构建生态伦理道德观。传统伦理观念认为自然和生命本身不存在伦理及生存价值,因此人可以任意伤害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必承担道义责任。人属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之一,人伤害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就属于道义上的不合理,如果人类社会不能认识到自身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应当具备的责任与道德,仅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大自然,在生态治理上依然会陷入以自身利益诉求为中心的恶性循环。生态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的价值诉求,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基本路径。

(三)生态文化建构应符合生态文明内在要求

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又为生态文化建设指明方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在不断的发展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文化基础,引领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方向。生态文明发展将人类视为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生态之间实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学开发和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积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可持续性,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存续与生态健康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对生态文化建设方向有着决定性影响。而生态文化建设遵循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在其建设理念和目标的导向下,形成了自己的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目标、原则也构成了生态文化生成的重要元素。要以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为着力点,大力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构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途径。同时,要切实发挥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生态文化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方法,以实现生态文明为最终价值目标,找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共同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深入分析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厘清现实境遇是探索生态文化建设路径的必由之路。

(一)物质生态文化的扭曲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特点是资源消耗高、产品产量低、环境污染高,此类工业化生产模式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类社会通过高速的工业化发展,在短期内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是以往农业社会无法企及的,人们偏离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而开始追求奢侈的物质享受,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此类破坏性的发展模式对人类社会自身而言也不具有可持续性,高度的工业化发展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阻碍实现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尚未完全摆脱传统高消耗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治理与调整工作还在进行中,一些行业和地方生态环保治理工作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最基础的能源消耗上依然大量依赖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在一些产品制造和加工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由技术落后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现象,此类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必然在未来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4]3“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4]3“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4]4针对这样的环境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单纯依靠财政刺激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增长不可持续,建立在过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得不偿失。我们既要创新发展思路,也要创新发展手段。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21因此,只有努力发展物质生态文化,采用先进的生态技术改造工业生产,调整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生产模式,使工业生产形成无害化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方面的问题。

(二)制度生态文化的缺失

目前,我国颁布的生态环保方面的制度措施还不够系统完善,表现在制度建设上并未体现出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与基本的价值诉求,无法有效约束政府部门、企业与公众的具体行为。一方面,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上并未全面引入生态文化思想。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关于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法律总数已经达到上百部之多,但在科学引入生态环保技术进行有意识的能源开采限制、工业污染排放限制、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治建设还不够系统完善。目前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主要是针对企业非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惩罚性条款,而缺乏从生态系统整体考量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性治理思路,尤其是没有有效解决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冲突的合理性制度安排,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影响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另外针对公民进行的生态文化知识普及与宣传缺失,民间社会组织对生态问题的监督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治理生态环保问题的实效性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强调排除万难发展经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主导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4]100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许多高污染企业又是地方税收的主要贡献者,地方政府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千方百计为这些企业保驾护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导致我国很多地区的政府工作在价值理念上被扭曲了。

(三)精神生态文化的匮乏

如何定位和解决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精神生态文化研究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力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此同时对自然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科技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冲突的一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必然要以牺牲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与完整性为代价,是推动科学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研究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具体来看,经济发展中精神生态文化的匮乏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以损害生态系统平衡性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哲学领域精神生态文化的缺失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以人为核心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在哲学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过于关注主客观两分法的思维定式,将人类视为对自然资源的必然支配者,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存在着所谓的“合理性”,自然被视为人类可任意支配与利用的对象,彻底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在这一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完全站在自然界的对立面,肆意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四)行为生态文化的偏差

生态意识往往先于与之对应的生态行为而产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通过深入考察人类生态文化的演进历史可以发现,生态文化由人类创造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一过程始终存在生态文化与生态行为的偏差,并表现为主流文化与主流行为的偏差。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的条件下,往往会出现生态文化与生态行为不相适应的现象。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态行为是以低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形式存在,人类尚未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安排,因而产生了生态崇拜文化;
进入农耕社会,由于对生态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纯的生态崇拜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现实需求,在生态行为上表现出向大自然的过度索取、无节制破坏生态环境,但在生态文化上仅停留在有限的生态意识上,并不能有效引领人类的生态保护行为。整个20世纪至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进一步加深。当然,人类在反思自身的生态行为中逐渐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这一正确理念付诸行动,如美国的罗斯福造林计划、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等,但此时的生态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和价值取向存在冲突和对抗。进入21世纪,社会的生态文化发展步入倡导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高度文明阶段,打击和惩治破坏生态系统行为的法制化进程稳步推进。当今社会,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显著提升,倡导生态意识,发展生态文化,但是在社会生产领域依然存在破坏自然生态、过度消耗资源的不良生态行为。因此,生态文化与生态行为的高层级统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推进生态文化事业与生态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生态文化事业是生态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生态文化建设要重点依托生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现在,我们要“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1]500-501。一是进一步强化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快完善生态文化管理体系,设立管理机构,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机制,为生态文化理念的有效传播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二是提高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科学稳定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展投入渠道,切实加大基础设施、人员培训、文化创作等的投入力度,促进生态文化事业发展。三是提供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技与人才支撑。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实践基地与人才智库建设,推进生态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生态文化人才培养,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打牢生态文化建设基础,强化建设力量。四是积极探索生态文化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与方法。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搭建社会参与平台,通过生态文化引导大众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生态意识的提升。

生态文化产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引导下,以反映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将生态文化作为创新元素,将生态文化理念贯穿始终,丰富社会公共文化内容,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可选择的生态文化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活动[5]。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一是科学谋划规划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把生态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遵循“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实施规划。二是发挥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功能。以生态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力度建设一批在产业拉动及示范效应方面能发挥重大作用的生态文化企业。选择一批相对有实力的生态文化企业,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逐步培育一批环保意识强、生态文化丰富、厂区环境优美、示范作用突出的生态文化示范企业。三是整合资源优势着力建设产业园区。将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有机融合。园区建设可将涵盖森林旅游、生态养生休闲等产业类型有机纳入文化建设体系中去。四是以生态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扩大生态文化消费规模。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提升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新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文化产业品牌,提供形式丰富多样、价格低廉且内容契合百姓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健全以法律法规为载体的制度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基于此,应加快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4]99第一,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的交融促进。构建完善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污染行为的治理和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要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法,有效保障我国生态文化法律制度建设顺利构建并实施,有效预防和评估相关规划和建设项目造成的生态破坏影响。第二,健全生态文化建设参与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环境权益的顺利施行;
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环境知情权,为有效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构建完善的环境听证评价制度,促进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相关法规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第三,建立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构建目标系统、考核机制、奖惩方法明确的生态要求,将生态资源消耗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环境损害指标纳入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加强考核权重,用明确的指标对环境保护行为予以有效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4]99。第四,建立以体现生态价值为核心的生态补偿制度。作为市场机制和环境保护机制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型制度,要采用科学的判别方式来明确保护者和受益者的权利与义务,加快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紧紧围绕生态补偿原则,明确补偿主体,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进一步落实受益主体。第五,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设置环境质量临界线和生态保护界限。让所有的资源开发和消耗活动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4]99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各项资源和水土等方面的有效控制,管理好能源消费总量,实行各项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三)承继优秀思想文化精华,力促精神生态文化契合时代需要

精神生态文化在生态文化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生态文化的内涵、价值、影响具有突出作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精神生态文化的功能。第一,推进生态教育工程,筑牢信仰之基。生态文化教育是全民的基础教育,要建立健全生态文化教育法规体系。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但这些法律法规尚未充分发挥应有的生态文化教育功能。政府要加快建立使公众明确其所应承担的生态文化教育权利及义务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为生态文化教育提供政策支持。生态文化教育是一项全民性活动,只有全民的参与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第二,传承生态文化理念,把稳思想之舵。生态文化的核心宗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生态悲观主义,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纵观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历程,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也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初衷,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要以古为镜,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6]古代“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要表达的生态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道家的“道法自然”认为遵循规律是自然得以延续的首要标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其内涵也有其外延特征,必须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第三,树立生态道德观,补足精神之钙。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行为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而形成的思想成果,为生态文化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所有参与建设的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自觉,要多措并举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把保护环境的道德理念外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第四,鼓励生态文化创新,拓展文化发展路径。传承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促进生态文化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前提,我们要在吸收历史教训、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当今时代的生态文化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文化形式,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契合时代需要的新时代生态文化,服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四)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行为生态文化建设合力

生态文化的行为实践是将生态文化外化到生态系统的物质活动,即将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物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发挥其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积极作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行为生态文化是落脚点和归宿。推动行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发挥重要文化主体的作用。第一,公众生态行为建设。公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努力使公众积极投入到生态建设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实践中来,这样有利于生态治理决策的民主化,既提升了公众的生态意识,也保障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公众要践行绿色生活,生活方式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生态文化所需要的现代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以人类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的和谐生活状态,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美好生活质量的同时,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第二,企业生态行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宗旨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导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对此,企业领导和员工必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贯彻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把握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正确关系,自觉摒弃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自觉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学会运用新闻媒介宣传生态文化,将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和环保成果展示给社会公众,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所倡导的生态文化,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强化企业文化竞争力。第三,政府在生态行为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要继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责任落实和追究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监督到位、成效显著。政府是生态工程实施的主导者,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干涉生态功能布局、重大建设项目决策,没有政府做强大后盾,规模巨大的生态工程是难以启动和完成的。重点建设一批质量可靠、信誉度高,能够产生强大示范引领作用的生态工程,发挥其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文明人类生态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6期)2021-09-12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生态养生”娱晚年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人类第一杀手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住进呆萌生态房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5期)2020-05-25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

推荐访问:新时代 透视 四重

热门排行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篇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篇1对x外墙、屋檐瓷砖脱落或渗水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排查与修复,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下面是天涯涛源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篇1按照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三严三实”各项要求,坚决从点滴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区委党校组织召开2017年度机关支部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篇1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奋力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1本次培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窃密技术和泄密案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及反思。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篇1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书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篇1在全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提出以“四个着力”深化整治措施,力促落实整改,筑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5篇】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五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23年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  人生来有就不同种的心态,主观上客观上的都是不同的感受。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观念也不同。任何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