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唱片里的中国》:音乐类人文节目的声景构建、记忆动员与文化传承

| 来源:网友投稿

☉胡 骞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和中国唱片集团联合推出的《唱片里的中国》,是一档结合音乐传播与声音介质变迁、对近百年中国音乐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阐发民族音乐内涵与文化价值传承的音乐人文类节目。该节目以中国唱片的历史发展过程为线索,以声音的影像化为导入点,通过构建“声景”,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有效激活当代受众的集体记忆,提升了节目与观众的交互感。本文着力分析《唱片里的中国》如何实现视听互动叙事安排,凝练文化传承主题,推动中国声音形象国际传播。

美国南加州大学大卫·索南夏因(David Sonnenschein)曾指出:“声音能够帮助形成一部影片中空间、音量以及结构的感觉,再加上视觉信息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沉浸在更加完整的虚拟世界当中”。①声音媒介具有建构语境与生成情感的功能属性,在影像塑造与叙事表达过程中更具可供性和真实感。《唱片里的中国》以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主旋律为线索统领叙事,巧用声音元素“串接”叙事结构,再通过构建“声景”补偿影像的视觉属性,传递影像之外的情感价值。声音与画面的交互叙事,不仅增强了叙事张力,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音乐艺术创作史以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程得到更为新颖的表达,带给观众超脱单一视觉的感官体验。

(一)巧用声音元素连贯叙事

作为一档以声音传播为特色的人文节目,《唱片里的中国》综合调用的声音元素既有原生态口语、相声、击打乐器的声响等“在场”声音,又有黑胶唱片里的影视插曲、磁盘录音等经由介质化的声音,还包括其他“再媒介化”或“数字化”的“声音化石”。从全集来看,这些诉诸观众听觉的声音元素交代了叙事语境,推动了叙事节奏,诠释了节目主题,在节目中起到连贯叙事的效用。

用声音建构叙事语境。《唱片里的中国》以声音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时代变迁,记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新貌。通过《永不磨灭的刻纹》《乐声如诉》《旋转的光阴》《回声越千年》四集的内容叙事,见证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步的中国近百年声音的历史,有力阐释流行曲、影视插曲等各类诞生于特定时代语境的主旋律与国家意识形态的适配与契合,尤其是从音乐的视角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有效建构了节目的叙事语境。

用声音推动叙事节奏。声音在节目中或直白流露,或含蓄表达,起到了衔接叙事线索的作用。在叙事推进的过程中,节目组巧用“声画互动”的剪辑手法,铺展叙事节奏。比如,节目预告片以《歌唱咱们的国家》《黄河大合唱》《贾世骏——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经典音乐为线索,串接“工人潮”、国庆群众文艺汇演、“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等象征不同时代风貌和重大事件的历史影像,在触动观众感官平衡的同时,对观众形成较为强烈的听觉刺激与视觉体验,由此深化受众对节目全集叙事结构的理解。

用声音诠释重大主题。节目在解读和阐释党史方面的内容时,积极运用声音元素创设非凡的艺术效果。其一,拓展视觉叙事。节目中以唱片收藏家、作曲家、戏剧导演、歌唱家等群体的深情独白作为视觉画面的补充,有利于编创团队将节目主旨编码或转化为可听可感的声响,摆脱了相对苍白无感的无声叙事,丰富了观众在解码过程中的想象空间。其二,调动观众情感。比如第3集《旋转的光阴》,在细节处理方面,主创人员通过呈现《乡恋》《祝酒歌》等时代流行曲的节拍、音阶以及音色等,让受众更为深刻地领会改革开放初期举国上下的喜悦之情,调动了受众的怀旧情感,引发共鸣效应。

(二)构建声景,塑造沉浸式叙事

“声音风景”理论由加拿大音乐学家雷蒙德·默里·谢弗(Raymond Murray Schafer)提出,旨在把声音放置在社会、历史、环境以及文化变迁相互作用的语境中研究,强调声音感知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②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声音风景和听觉主体是文化与媒介技术双重建构和重构的结果。③

《唱片里的中国》以声音的可塑性为创作空间,有机融合声音载体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互动叙事,通过巧构声景塑造观众沉浸式的认知体验。比如第1集《永不磨灭的刻纹》,节目组选取寿小钧为主要的言说对象,按照“感悟初心—鼓舞当下—唱响未来”的叙事结构和“表演者—地方—媒介—记忆—听众”的叙事构件,别出心裁地构造节目的声音景观,带领观众亲临感受红色音乐创作背后的党史轨迹。节目“声景”遵照时间逻辑铺排搭建,紧扣“用社会主旋律唱响新中国”的宏大主题。片头以倒叙的手法闪过唱机和唱片的画面,在画外音的起承转合中过渡到现实巡回展播的场景。在画面切换的过程中,节目组以影像形式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等历史场景与寿小钧进行巡展制作和布置红色经典唱片展的现实场景融于一体,并置入《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数首铿锵有力的红色旋律渲染叙事,其间再穿插“代表性人物口述+旁白+音响”进行有机配合,让观众“声”临其境地感受“景观”氛围,逼真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历史片段,达到了节目视听表达更充分、观众沉浸感更强烈的叙事效果。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叶,“集体聆听模式”(collective listening patterns)伴随音乐唱片的市场流通与普及推广而出现。录制的音乐在激发和保存集体记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唱片记录的和声体裁与节奏图式能够动员听众产生集体听觉记忆,通过这些记忆,不同群体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声音中找到并确定自己的身份。④

《唱片里的中国》通过带领观众重温声音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进而通过音乐记忆的情感动员再造声音的时空组合关系,引领观众崇尚、认同向善向上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观。

(一)复刻声音的物质性,激活集体记忆

《唱片里的中国》通过把唱片、磁带、收录机等承载声音的物质性媒介展现在荧屏上,以“睹物思情”的形式激发观众从情感层面感悟时代进步的变化,激活观众的集体记忆。

首先,运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技巧,描述声音介质的特征与质感。节目组对声音物质性的讲述细致入微。从唱片刻纹上留下的声音轨迹,到开盘带、盘芯等被用来留存声音的物质基础,再到规范而严整的黑胶唱片制作工序,最后到中国唱片集团音乐文献馆里珍藏的“声音化石”,节目的解说始终围绕着声音制作、存储及修复的物质材料展开。一方面,节目向观众诠释了这些物质介质的重要性,即它们如何承载记忆并穿越百年历史通道辗转到当下。用法国媒介学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的话来说,“这些传播工具维护和支持着那些记忆团体,即过往信息的无数个守护人”⑤。另一方面,节目透过声音多元的载体形态,赋予故事化讲述的临场感和真实性,从而有效激活观众尘封的集体记忆。

其次,从媒介迭代的维度,形象复现了不同年代的物质载体留下的岁月音痕,让观众可以在记忆、情感、物质、声音与影像的互动融合中找到自我共鸣点。比如,节目中讲述的青岛“快乐女子”合唱团的故事。节目首先通过再现老旧的磁带机这一声音载体,引导观众回忆父辈的峥嵘岁月,从而在代际传承中抒发时光荏苒的怀旧之情。在父辈记忆与收录机等媒介的互构叙事中,节目组隐喻地表达了中国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生变迁的声乐轨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式的视听盛宴,激发了观众对特定时代的集体记忆的认同和再阐释。

(二)情感动员:用音乐传递跨时空的逐梦精神

节目组力求对时代奋斗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涵进行艺术性创新表达,并且在时间维度上编排实现了千年华夏语音的跨时空交汇。在叙事安排上,以声为媒无缝连接“过去—当下—未来”的时空,带动起声音流转与科技发展的叙事节奏,进而赋予声音见证科技日新月异的特殊意涵。比如第4集《回声越千年》,首先讲述了1977年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的名曲《流水》被刻录于名为《地球之音》的金唱片上,并搭乘“旅行者”探测器飞向宇宙深处;
其次谈到了阿拉坦其其格演唱的长调《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李焕之的《春节序曲》以及其他非遗音乐和通俗歌曲,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向太空,向宇宙空间发出了来自中国的问候;
最后诉说着45年之后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站用古筝演奏的《茉莉花》寓意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在伴随不同声音起承转合的影像背后,讲述着每一位“摘星人”的逐梦故事,不仅呈现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强大进步的时空轨迹,更激活了不同时代的中国航天人的集体记忆。

声音媒介不仅能够承载记忆,还具有塑造情感、表达思想的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作为党深入人民群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情感动员的作用。换言之,一些流行曲目能够生动反映特定历史时空的主流价值观与时代意义。《唱片里的中国》采用口述回忆和时空置换的艺术方式,邀请主要亲历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回忆声音制造的过程,诉说音乐背后的故事,从中让受众体悟到音乐力量。例如,节目组邀请歌唱家李谷一来到中国唱片集团,讲述了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时的彼情彼景。在影像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巧用蒙太奇剪辑置换影像时空,结合亲历者的个人记忆,跨时空地把票选现场与当下的中唱集团采访展厅衔接起来,强化了画面感。受众不仅能在忆往中收获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也能从节目塑造的情感和富有正能量的音乐记忆中行动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收获喜悦、激情和希望,获得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法国媒介学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曾述:“传承是属于历史范畴,它是以技术性能为出发点(即通过媒介载体的使用)。一方面,将这里和那里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也就是社会);
另一方面,将以前的和现在的连接起来,形成延续性(也就是文化的延续性)。”⑥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互联互通的全球网络,将中华民族音乐更加广泛且深入地传播至海内外;
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掘和创造更多的记忆基础设施。如此才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节目对文化传承的主旨设定与“天下一家”的深情厚意均与此高度契合。

(一)再现历史声音,传承中华文化

《唱片里的中国》依托历史影像再现声音,艺术性地表达传承主题。一是凝练“声”生不息的文化内涵。节目对历史声音的“还原”,不停留于空洞的叙述,更讲求对声音的抢救性保护,节目中多次提到的“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建设及媒资应用工程”“老唱片数字化”工程,就是对声音文化的生动延续和与时俱进。二是突出声音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比如第4集,民歌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唱响的“去技术化”原生态蒙古长调《金色圣山》,就体现了民族音乐从历史时空传承到当下语境所特有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以“他者”立场诠释家国情意

《唱片里的中国》结合“他者”视角与故事化的叙事方法,表达了“天下一家”的内涵。比如,节目中提到的大卫·柯鲁克家族作为国际传播中的“他者”,曾参与塑造了中国平等和博爱的国际形象。节目首先运用口述历史的形式,解说外国友人在中国开展的外语教育经历,运用“他者”话语展露“天下一家”的观念,增进海外观众的认同感。其次,节目以故事言情,对柯鲁克家族与中央外事学校结下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声音语言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更易传情达意,其间流露出的亲切感能够有效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节目还特别提到了录制大卫·柯鲁克教学原声的黑胶唱片和卡带。录音原声在丰富节目声音形态的同时,也以“他者”视角诠释了大卫·柯鲁克家族在推动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方面的深情厚意,有助于节目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天下一家”的丰厚内涵。

(三)用音乐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唱片里的中国》立足国际视野,打造音乐传播的可行路径。节目因循“古—今”“中—西”以及“新—旧”的三重叙事,贯通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像逻辑。比如,第4集《回声越千年》以唢呐演奏员向笛为导入点,介绍了“国乐复兴计划”乐队在声音传播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表达了音乐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具有增进海外受众对中华民族的了解与认同的功能。类似的叙事隐喻在片中随处可见。比如,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向世界乐坛证明了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树立了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丰碑;
唱片《北京的旋律》在建国15周年之际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友人;
2022年北京冬奥会舞台“留声机”形象设计所呈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中国式浪漫艺术效果,均体现了音乐元素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独特的实用功能与深远意蕴。

《唱片里的中国》从声音的视角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进步,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不懈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节目通过巧设叙事结构与视听安排,构建声音景观,不仅塑造了观众沉浸式的认知体验,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还生动反映了特定历史时空的社会主旋律与核心价值观的耦合逻辑。通过音乐记忆的情感动员力量,再造声音传播的时空组合关系,节目组创造性地表达了弘扬时代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层内涵。《唱片里的中国》在传承中华文化,诠释“天下一家”观念以及塑造中国国际传播的声音形象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使之成为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影视范本。

注释

①〔美〕大卫·索南夏因(David Sonnenschein):《声音设计——电影中语言、音乐和音响的表现力》,王旭峰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②姜燕:《声音的力量:中国电视剧声音理论与创作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9页。

③王敦:《声音的风景:国外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艺争鸣》,2011年第1期,第81页。

④Kenney,H,《Recorded Music in American Life:The Phonograph and Popular Memory,1890-1945》,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7.

⑤〔法〕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页。

⑥〔法〕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刘文玲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猜你喜欢唱片记忆音乐大自然的唱片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3-03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家庭影院技术(2021年7期)2021-08-14坏唱片海峡姐妹(2018年8期)2018-09-08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记忆翻新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寻找树叶唱片幼儿智力世界(2009年5期)2009-07-22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

推荐访问:中国 传承 动员

热门排行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篇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篇1对x外墙、屋檐瓷砖脱落或渗水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排查与修复,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下面是天涯涛源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篇1按照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三严三实”各项要求,坚决从点滴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区委党校组织召开2017年度机关支部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篇1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奋力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1本次培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窃密技术和泄密案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及反思。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篇1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书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篇1在全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提出以“四个着力”深化整治措施,力促落实整改,筑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5篇】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五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23年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  人生来有就不同种的心态,主观上客观上的都是不同的感受。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观念也不同。任何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