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花园优秀教案
26 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了解巨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了哪些变化。
4.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学
重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
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硕、允、砌”等8个字,会写“硕、允、砌”等11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允许、砌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著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吧!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王尔德一起,走进巨人花园,感受那里景象的变化多端。(板书:巨人的花园)
2.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2】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
以谈话导入,创设出童话般的氛围,通过回顾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
教学
( )分钟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出示课件3、4】
硕果 允许 砌墙 覆盖 呼啸 一缕 搂住 脸颊
告示牌 禁止 惩罚 踪迹 呼啸 自私 拆除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拆”等。
(2)指导书写
“ 砌 啸 拆”都是左窄右宽,“ 允 禁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
(1)洋溢:充满;广泛传播。充分流露、显示。
(2)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3)瑟瑟发抖:指因寒冷或害怕而不停地哆嗦。
(4)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或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
(5)冷酷:意即冷淡苛刻,残酷无情,毫无同情心。
(6)提醒:是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快乐。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和没有了生机。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7】
(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王尔德先生一道欣赏了巨人花园多次变化的景象,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巨人花园里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那里的快乐和温馨。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巨人回来后不yún xǔ()孩子们进入花园,在花园四周 qì qǐ()围墙,并立了一个“jìn zhǐ()入内”的ɡào shì pái( )。不久,花园里北风hū xiào(),雪花飞舞。后来巨人主动chāi chú ()了围墙,迎来了孩子和春天。
二、课文的体裁是( ) A寓言B童话C戏剧
三、本文作者是()国作家(),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巨人回来后(),花园充满()。当弄清原因后,巨人()孩子,花园又充满()。
【答案】
一、允许 砌起 禁止 告示牌 呼啸 拆除
二、B
三、 英 王尔德 漂亮而快乐 驱赶孩童 冬天般的寒冷 欢迎 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巨人的花园,了解了巨人的花园里的景象在不断地变化,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赶紧走进巨人的花园里,再看个明白吧!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很好地与本课时衔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品读课文,感知体验
【出示课件9:1、2自然段】
出示巨人回来前花园景象的课件:
巨人回来前,花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出示“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预设:巨人花园的景色真美啊!
师:是啊,这么美的景色人们喜欢带领孩子一起到这儿玩耍,但是后来——
巨人回来以后,花园多次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把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0】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巨人在叱责孩子们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并指导朗读。
说一说,巨人是个怎样的人。(自私、冷酷、任性)(板书:冷酷、任性)
他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巨人叱责孩子们之后,花园里的景色发生巨变的课件。【出示课件11】
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夏天也没有来。秋天给每个花园带来了金色果实,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
巨人独自在花园里生活,他过得快乐吗?(凄凉、寒冷、孤独)
后来是什么又让春天来到了花园里?(孩子)
巨人才醒悟过来,指名朗读巨人的话。【出示课件12】
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
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
巨人终于醒悟了,他拆掉了围墙,迎来了春天……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想象拆掉围墙后花园里的美景。) 【出示课件13】
出示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课件。
巨人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巨人的生活变得怎么样了呢?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后,他还那样孤独寂寞吗?(巨人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孩子们的陪伴。)
现在的巨人花园真美好呀!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猜猜巨人陪孩子们做了哪些游戏?
生甲: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藏在他的身后。
生乙:老师,巨人陪孩子们做拔河游戏,让孩子们把他的手臂当成绳子来拔。
生丙:老师,我来说个更有趣的游戏。
师:还有什么有趣的游戏呢?你来说说看!
生丙:老师,巨人可慈爱、宽容、善良了!他让孩子们爬上他的肩膀,抱着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肚子上滑滑梯,一定很好玩!(板书:宽容 善良)
师:有感情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并演一演。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的中间,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吧!
在阅读中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猜游戏环节使孩子们兴味盎然,说出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抓住人物态度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和花园情景的变化,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揭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感悟道理,初识童话的特点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春天到来了,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板书:寒冬 春天)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生甲: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秋天,我们家的苹果成熟了,我摘下一些红红的苹果,送给了我的同桌,他还夸我们家的苹果很甜呢!
生乙:我把新买的故事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看,可开心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与人分享快乐”的种子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2.总结: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板书:快乐一起分享)
3.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语言生动浅显,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运用拟人的写法……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通过合作交流和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的道理,锻炼总结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内容
? 26巨人的花园 【出示课件14】
任性、冷酷? 善良、宽容
↓? ↓
寒冬———————→春天 快乐一起分享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鲜花( )绿树()鲜果()
狂风()北风()()发抖
二、填空。
《巨人的花园》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巨人的花园( )变化,说明了 ,要学会( )的道理。
【答案】
一、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北风(呼啸) (瑟瑟)发抖
二、王尔德 景色的变化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分享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运用对比手法教学。
? 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巨人不在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然后,话锋一转:巨人回来了,花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后面的文章,在学生初步了解巨人的加入给花园带来的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从“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两个方面展开阅读。学生通过找句、品词,慢慢地感悟到了文章的主题:巨人不愿意让孩子到花园里来玩,所以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是巨人的自私换来了寒冬,文章告诉我们有了快乐和美好的事物应该和人分享。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对文章主题的感悟也是在自主阅读,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遗憾。
首先,在引导学生对“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有孩子就有春天”的相关句子进行对比阅读的时侯,注重了朗读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描写冬天的词“雪花飞舞、狂风大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和描写春天的词如“阳光明媚、草翠花开、绽出绿芽”等这些词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运用,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积累。
其次,是在讨论问为什么巨人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耍?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这一明显不符合文章主题的答案时,没有及时地引导,所以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在最后引导学生对冷酷的巨人说话的时侯,许多学生都告诉巨人自己不会损坏花草的,而不是针对巨人的冷酷进行劝说。事后想来,当学生回答巨人是怕孩子们损坏花园里的花草,而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的时候,只要引导他们再去读一读,巨人回来之前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美好景象。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作者介绍】
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为英国著名文豪,是19世纪最富盛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剧院演出后得到广大回响,他并身兼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童话作家等,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1900年王尔德因脑膜炎于巴黎的旅馆去世,终年46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比一比,再组词。
允(? ) 拆(? ) 喧(? ) 添(? ) 训(? )
充(? ) 折(? ) 渲(? ) 舔(? ) 驯(? )
二、将下面的词语用线连接起来。
鲜花? ? 呼啸? 刺骨的? ? 阳光
树叶? ? 凋谢? 明媚的? ? 寒风
冰雪? ? 飘落? 宽大的? ? 花园
北风? ? 覆盖? 漂亮的? ? 脸颊
三、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情景?回来后,又是什么情景?摘录课文中描写巨人回来前后花园里的不同情景的词语或句子。
巨人回来前: ?
巨人回来后: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 巨人自言自语道 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 除了我自己以外 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于是他在花园的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
禁( )止入内
违者重惩( )
给短文开头空白处填上标点。
2.给加点字注音。
3.仿写:自言自语(ABAC式)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这么做导致了什么后果?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巨人的自私使花园的冬天迟迟不来,与孩子们宽容地分享终于使花园迎来了春天,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快乐源于分享的事例吗?
参考答案:
一、 允(允许) 拆(拆除) 喧(喧闹) 添(添加) 训(训斥)
充(充足) 折(折断) 渲(渲染) 舔(舔舐) 驯(驯服)
二、
鲜花? ? 呼啸? 刺骨的? ? 阳光
树叶? ? 凋谢? 明媚的? ? 寒风
冰雪? ? 飘落? 宽大的? ? 花园
北风? ? 覆盖? 漂亮的? ? 脸颊
三、巨人回来前: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
巨人回来后:春天终于来了,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四、1. “ ,” ,“ 。
, 。” 2.jìn chěng
3.自由自在 百发百中
4.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五、示例:幼儿园每个月都会有分享日,我的弟弟每到了分享日就会拿着自己的一些零食、玩具到幼儿园跟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26 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们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谁能说出它们分别出自哪个童话?除此之外,你还读过谁写的童话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王尔德,英国作家,他一生虽然只为世人留下了 9篇童话,但他的名气却可以与安徒生相提并论,人们称他的童话是“完美之作”。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这9篇中的一篇——《巨人的花园》。
3.读题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
二、初步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反馈交流。
(1)了解字词学习情况。出示:洋溢 围墙 告示牌 喧闹 增添 训斥 冰雪覆盖 凝视 火辣辣 冷酷 脸颊 愉快 拆除
①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②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巨人、孩子)请将以上词语归到有联系的类别里。
巨人:训斥 火辣辣 冷酷 脸颊 愉快 拆除
孩子:洋溢 喧闹 增添 凝视
花园:围墙 告示牌 冰雪覆盖
③词语理解。
训斥:
A.画出巨人训斥孩子的话。
B.读中想象:巨人在“训斥”孩子们时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声音、表情如何?
C.抓住“训斥”前后的提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告示牌:利用图片课件理解课文。
“凝视、冰雪覆盖”等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梳理故事脉络。
①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②请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从前、有一年秋天、不久、一天早晨、从那以后)
③按“巨人外出”、“巨人回来”、“巨人醒悟”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④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故事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品读这篇感人的童话。
二、品读课文,感受形象
1.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花园景象的句子。
(2)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3)对比朗读:(课件出示相关画面,创设情境,感受花园的美丽与荒凉)
①美读,感受美丽和快乐。
A.谁愿意读描写花园美丽的句子?
B.听配音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C.听到花园里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你有什么感受?
D.让我们带着这快乐的心情,带着这美好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不知什么原因,花园里美丽的景色不见了,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象。(播放表现花园景色凄凉的课件)
②走进花园,感受荒凉。
A.看完录像,你想说什么?
B.带着你的感受,读大屏幕上的句子。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小结过渡: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请谈谈你的见解。
2.巨人的性格和孩子性格的对比。
(1)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2)感受巨人的性格。
①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样的?认真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②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会怎样想,他说话时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③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④学生表演读。
⑤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过渡:这样的性格就像一年四季中的冬天,冷酷无情。那么孩子们的性格是怎样的呢?
(3)品读,体会孩子们的性格。
①读大屏幕上的句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②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③结合文中语句指导朗读。
④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引导学生想象: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4)小结过渡: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把自己当作巨人,读一读第9自然段。
(2)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理解和感受。
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①巨人明白了这句话,你明白了吗?
②小结: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要想唤来春天,就要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3)交流:你喜欢这个时候的巨人吗?为什么?
4.美读最后一段:巨人用宽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坚冰。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让我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快乐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示巨人和孩子们在在花园中快乐嬉戏的情景,配乐读)
三、感悟道理,拓展延伸
1.巨人的冷酷和任性唤来了寒冬,巨人醒悟后花园里一片美景,正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谁来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与别人分享快乐地经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与人分享快乐的?
3.同学们说得真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把快乐分享给大家时,一个快乐就会变成无数个快乐,那样,你才会感到内心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做个懂得分享的孩子吧!
4.通过学习本课,你对童话题材有什么认识?
5.读资料袋的内容,了解童话种类,结合自己的课内外阅读谈谈童话的特点。
6.课后搜集自己喜欢的中外童话,读一读。
板书设计:
上一篇:散步说课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