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导学案(含答案)
导学案
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案)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日期
第14课 《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理解象征手法。
2.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散文,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3.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2.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问题探讨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学生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在北方白杨树是及其常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都有它的身影。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矛盾的脚步,看看白杨树是一种什么英姿。
一.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作品:
1.填空:《白杨礼赞》选自《矛盾全集 ,体裁是散文 ,作者是茅盾 ,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浙江桐乡人。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子夜》,短篇小说的代表有《春蚕》和《林家铺子》本文以 白杨树 为线索。
2.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 主宰( ) 倦怠( ) 婆娑(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无边无垠( ) 虬( )枝
恹恹( )欲睡 坦荡如砥( ) 秀颀( )
二.精读课文,问题探究。
3.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4、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 的树”的句式表达。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白杨树是不折不挠、对抗西北风的树。
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树。
5.作者对白杨树表达了什么感情?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对白杨树的观察从远到近,感情由浅入深
6. 白杨树的种种特征,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7.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白杨树的“不平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外部形象的不平凡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阅读第2、3两段,完成下列问题
8. 作者笔下的壮美的黄土高原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
特点:“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9.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白杨树而是从从黄土高原写起?
展现了白杨树不寻常的生长环境,衬托出它傲然挺立的形象。
② 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揭示了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为全文作铺垫。
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第7节 2.完成导学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呢?
阅读第5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0. 白杨树的总体形象特征是什么? 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
“力争上游”
1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的? 各有什么特点?
外部形象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 (进取)皮:光滑淡青色 (质朴)
12 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倔强挺立” “ 不折不挠“
13. 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4. 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
15.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6.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一是以树喻人,把楠木与白杨树对比,即将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北方的抗日农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普通而不平凡的特点。
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
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17.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讲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在树中并不“贵族化”。
“不平凡”主要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有许多十分可贵而美好的品质。
18.体会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
“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泛”,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三..课堂小结
(1)、“不平凡”三字既是文章的抒情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2)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3)、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19.精读全文,主题探究 :
通过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作业设计:1.学评P68--69.2.预习15课。《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与下空一行 黑体 居中 二号字)
(以下标题:宋体 加粗 小四 修改完删去此行)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由教务处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统一编写(宋体 小四 以下同上)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 ××××(专业名称)
开课学期:×××(专业名称) 第×、×学期(或第二至第四学期)
×××(专业名称) 第×、×学期(或第二至第四学期)
学 时:×××(专业名称) 4×16=64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专业名称) 4×16=64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此处用2×16=32形式来表示周课时和总课时,或者周学时,总学时,有实验课的标注出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分别是多少)
学 分:×××(专业名称) ×学分
×××(专业名称) ×学分(如多个专业不同学分这样编写,学时学分相同则只写学分)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制定时间(或修订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二选一)
(与下空一行)
一、课程简介(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明确该课程类别,如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与2014级人才培养一致);概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其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阐述该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的知识及掌握程度,要具备哪些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式(宋体加粗、小四)
课堂讲授、理论+实践、一对一理论+实践(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选择)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宋体 加粗 小四)
××××(小四 宋体 加粗 居中 专业名称)
如果多个专业且课时不同在下面复制此表格,如相同则不用
序 号
主要内容
学时比例分配
实践课使用场地类型
讲 授
实 践
第一部分
内容小四宋体 不加粗
(练功房、摄影棚、室内、室外、机房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第二部分
……
一般不少于五部分
合计
六、教学内容(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第一部分(居中 宋体 小四号字)
教学目的及要求:(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本部分教学要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和技能,并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层次,明确写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趋势,包括必要的记忆;?
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
? 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
? 熟练掌握:是指学生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及难点:(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一)×××××
1.×××××
2.×××××
第二部分(居中 宋体 小四 不加粗)
七、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一)参考教材:(应写明作者、教材名称、版本、出版社、出版日期)
1.××××
……
(二)主要参考资料:(两本以上,自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供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内容;参考论文要提供发表的杂志名称、期号等)
1. 《书名或论文名称》.作者.出版社(杂志名称).出版时间(期号)
如有视频或网络资源等按照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
八、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宋体加粗,小四号字)
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
成绩评定办法:如: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总成绩(比例根据课程特点各院系自行调整,但同类型必须统一)
重要提示:
1、以上内容除标题特殊标注外,内容部分全部:宋体 小四 1.5倍行距,从“一、课程简介”开始全部首行缩进2字符。
2、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中,蓝色和红色显示的文字只是一种格式说明或编写要求,您编写时要把红色和蓝色字删去;
3、本教学大纲模版适用于所有理论课程和理论含实践课程;
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是2.5CM。
上一篇:白杨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