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1
《泸溪县人民医院应急预案》编委会 主任:杨明清 副主任:刘欢发李桃凤符利平杨秀勇刘勇 苏清涛张清贵向玉清谭善宏 编委:谭必涛张小玲侯伍平肖智华张显华 李水生吴贤忠向涛康海燕周积满 杜国芝符付献唐世平许志云杨建军 张兴程张世成符忠佩向伟成田丽 杨胜金孙玉枝李晓琳李涯张仁君 刘芳杨春梅杨智慧刘小曲谢群燕 谭玉英张芳莉张莹谭明菊符萍 杨林花刘龙刚李曙光陈仕平姚宝珠 姚本堂杨沙平王金玉曾红英吴忠 李贵秀王丽萍杨银碧刘纯彭建 姚桂兰周顺勇 责任编辑:谭善宏 封面设计:谭善宏 目录 第一章行政管理相关工作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1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6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应急预案…20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预案…… 医院内部网络系统故障应急预案…24 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应急预案…29 医保办网络系统故障应急预案…32 省农合医保网络系统故障应急预案…32 第二章医疗、医技相关工作预案 突然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程序...........……33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34
急诊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规模医疗应急预案与抢救工作流程……34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应急调配预案…39 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41 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6 假劣药品、调剂错误药品致人身损害处置预案…A° 新生儿科人员调配应急预案…49 临床紧急用血预案….50 功能科对门诊流量变化的预案与人员设备调配方案…54 功能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54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的预案…55 放射防护应急处理预案…56 碘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57 第三章护理相关工作预案 科室停水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58 科室停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58 科室发生火灾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59 输液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60 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及程序…61 输血反应防范与应急处理…62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63 失窃和遭遇暴徒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64 中心吸氧和吸引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64 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65 动静脉置管及静脉留置针脱出应急预案…66 胃管脱出应急预案……67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67 患者出现惊厥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68 药物过敏性休克防范与应急处理…69 用药错误防范与应急处理……70 导管脱落防范与应急处理…71
跌倒、坠床的报告与应急处理程序…73 压疮的报告与应急处理程序…73 患者自杀防范与应急处理程序…77 患者走失防范与应急处理程序…78 注射时断针的应急处理及程序…78 静脉输液渗漏的防范及应急程序…79 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备缺乏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81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学设备故障的防范与应急处理…81 透析过程中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透析过程中透析管路破裂应急预案…… 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破膜应急预案…… ……84 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84 透析过程中发生滤器和(或)管路凝血的应急预案…… 透析膜反应的应急预案…… ……85 透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85 透析过程中发生失衡的应急预案…86 手术室中心吸引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86 手术室中心供氧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87 手术室应对火灾的应急预案…87 手术室突然停电应急预案…88 消毒供应中心停水应急预案…89 消毒供应中心停电应急预案…89 消毒供应中心发生停汽应急预案…90 消毒供应中心发生火灾应急预案…90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失败应急预案.…90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器故障应急预案…91 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应急预案…91
消毒供应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92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92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范与应急处理…93 新生儿丢失防范与应急处理…94 新生儿烫伤防范与应急处理……94 新生儿坠床防范与应急处理…95 第四章后勤管理相关工作预案 医院停电总体应急预案…97 总务科针对突发情况停电应急预案…99 锅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0 医院停水应急预案…105 医院急救物资应急保障预案……107 财务科应急预案……108 应急物质采购预案…109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110 安全保卫应急预案……111 安全保卫工作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13 危险品安全事件处理预案…114 高层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15 地下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17 仓库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18 公众聚集场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19 第一章行政管理相关工作预案 1、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 减少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 面提高医院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1.2.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 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接受县人民政府及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医院按照预案规 定,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相关工作。
1.2.2 快速反应,有效联动。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处 理的沟通、协调联动响应机制,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快速、高效地开展突发公 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2.3 专业救援,综合施救。医院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根据本 部门职责和医疗卫生救援指挥机构的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提高公众自救和互 救水平。
1.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 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泸溪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 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群体人员伤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按照《泸溪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2 医疗救援组织及职责 2.1 医疗卫生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2.1.1 指挥中心组成 医院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由医院 分管副院长担任总指挥,医院医务科科长担任副总指挥。
2.1.2 指挥中心职责 医院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紧急救援中心 紧急救援中心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求助信息的收集并提供咨询服务,承 担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的院前急救和传染病人的转运工作。
泸溪县人民医院应急处置救治专家组 专家咨询组由不同学科的医疗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的主要职责:
2.1.1 负责对医疗卫生救援技术方案和措施提出建议,参与制定、修订和评估突
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2.1.2 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承担医疗救援综合评估 任务; 2.1.3 承担医疗卫生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泸溪县人民医院应急处置救治组 制定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计划,开展医疗救助。满足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需要。组 建 2-3 个由各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医疗救援小分队,节假日期间至少有 1 个小 分队处于备勤状态。
泸溪县人民医院健教组 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保证医疗救援实效。
泸溪县人民医院后勤保障组 负责安排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械储备资金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协 调有关部门制订和落实医疗卫生救援保障政策。
2.2 日常管理机构及职责 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医院医务科,承担指挥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的主要 职责:
2.2.1 落实指挥部的各项命令和决策; 2.2.2 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应急处置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医 疗卫生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2.2.3 组织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有关技术方案、工作制度和措施, 平昆拉训下在叔已和而安治统 2.2.5 每天向县指挥部报告病情发展和救治进展情况,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3 医疗救援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情况,将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分为一 般(IV 级)、较大(III 级)、重大(II 级)和特别重大(I 级)四级。如果国家 有新的分级标准,按新标准执行。
3.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 IV 级(一般):
3.1.1 一次事件伤亡 10 人以上、29 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 1 例的 突发公共事件。
3.1.2 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
突发公共事件。
3.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较大):
3.2.1 一次事件伤亡 30 人以上、49 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 3 例的 突发公共事件。
3.2.2 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 突发公共事件。
3.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重大):
3.3.1 一次事件伤亡 50 人以上、99 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 5 例的 突发公共事件。
3.3.2 跨市州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3.3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 突发公共事件。
3.4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 I 级(特别重大):
3.4.1 一次事件伤亡 100 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 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 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3.4.2 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4.3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 突发公共事件。
4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4.1 医疗卫生救接应急分级响应 4.1.1IV 级响应 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有关指示、通报或 报告后,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和指挥部,经批准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在指 挥部的领导指挥下迅速组织实施现场急救、病员转运和院内救治。将医疗卫生救援 工作进展情况向县人民政府和州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定期报告,特殊情况随时报告。
4.1.2I 级、Ⅱ级和 III 级响应 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 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按照国家、省和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 预案》中关于“医疗卫生救援分级应急响应”的规定,在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
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在县人民政府和指挥部的直接领导、指挥下,组织相关机 构和人员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同时按规定做好上报工作。
4.2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 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 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 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主要或分管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 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加 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4.2.1 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 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 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 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 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2.2 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 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 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4.3 信息报告和发布 医院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
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卫生行政部门 每日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4.4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县 或县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可 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
5 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机构与县卫计 局之间、县卫计局与县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医院设立紧急救援中心,组建综合性医疗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专业 应急医疗救援技术队伍。
6 后期处置 6.1 评估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结束后,医院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 生救援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救治处理概况、患者 (伤员)救治康复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医疗救援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等, 评估报告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6.2 奖励 医院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6.3 责任 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 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4 抚恤和补助 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医院向相关部门汇报,按照
推荐访问:应急预案
上一篇:比赛宣传口号
下一篇:大一入党志愿书1500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