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综合交通规划文本
XX 综合交通规划 (2009——2020)
XXXX 年 XX 月
文
本
CMXX 镇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1 - 目
录
1. 概述
................................ .............................
1 1 1.1XX 镇区位与规划发展概况 ........................................ 1 1.2
规划年限与规划范围 ............................................ 2 1.3
规划内容和规划目标 ............................................ 3 1.4
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 4 1.5
规划依据 ...................................................... 4 2. 现状调查与分析
................................ ...................
6 6 2.1
区域现状 ...................................................... 6 2.1.1 基本概况 .................................................. 6
2.1.2 经济发展 .................................................. 6
2.1.3 人口规模 .................................................. 7
2.2
道路现状 ...................................................... 7 2.2.1 对外公路 .................................................. 7
2.2.2 镇内主要道路 .............................................. 8
2.2.3 现状道路状况分析 .......................................... 8
2.3
现状公共交通线网分析 .......................................... 9 2.3.1 现状公交线路概况 .......................................... 9
2.3.2 公交车辆拥有水平 .......................................... 9
2.3.3 公交线网发展状况 ......................................... 10
2.4
现状公共交通运营分析 ......................................... 11 2.5
现状公交场站与设施 ........................................... 12 2.6
XX 镇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 12 2.6.1 居民来源和职业 ........................................... 13
2.6.2 居民出行方向分析 ......................................... 13
2.6.3 XX 镇至 XX 市区的出行情况.................................. 14
2.6.4 居民公交出行意愿和满意度 ................................. 16
2.6.5 居民意见反馈 ............................................. 17
2.7
典型公交线路客流分布特征 ..................................... 17 2.8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18
CMXX 镇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2 - 3. 区域发展规划
................................ ....................
19 3.1
CM 三岛总体规划 .............................................. 19 3.1.1 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 19
3.1.2 总体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19
3.1.3 总体空间布局.............................................. 21
3.2
崇东分区规划 ................................................. 21 3.2.1 国际实验生态社区规划概况 ................................. 22
3.2.2 裕安现代社区规划概况 ..................................... 23
3.2.3 滨江休闲运动居住社区规划概况 ............................. 23
3.2.4 国际论坛商务区概念规划概况 ............................... 24
4.X XX 镇交通发展的目标和策略
................................ .......
25 4.1 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 25 4.1.1 指导思想 ................................................. 25
4.1.2 总体目标 ................................................. 25
4.1.3 发展要求 ................................................. 25
4.2 交通发展的基本策略 ........................................... 26 4.3 政策导向 ..................................................... 26 5. 交通需求预测
................................ ....................
28 5.1 预测技术路线 ................................................. 28 5.2 交通小区划分 ................................................. 28 5.3 交通需求预测 ................................................. 29 5.3.1 人口增长与交通出行方式分析................................ 29
5.3.2 出行总量预测 ............................................. 30
5.3.3 出行方式划分预测 ......................................... 30
5.3.4 公交出行分布预测 ......................................... 32
5.4 对外交通需求预测 ............................................. 33 6. 道路网规划
................................ ......................
34 6.1
道路系统发展战略 ............................................. 34 6.1.1 道路网结构的系统协调性 ................................... 34
CMXX 镇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3 - 6.1.2 道路网规模的战略超前性 ................................... 34
6.1.3 道路网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 34
6.2
道路系统规划思路与重点 ....................................... 34 6.3
道路网建设规划 ............................................... 35 6.3.1 镇区道路网落布局 ......................................... 35
6.3.2 道路建设规划 ............................................. 35
6.4
道路网规划评价 ............................................... 38 7. 公共交通规划
................................ ....................
40 7.1
发展目标 ..................................................... 40 7.2
客运枢纽规划 ................................................. 40 7.3
公交场站设施规划 ............................................. 41 7.3.1 公交车场规划 ............................................. 41
7.3.2 公交首末站规划 ........................................... 42
7.4
轨道交通规划 ................................................. 42 7.5
公交线网规划 ................................................. 43 7.5.1 近中期公交线网规划 ....................................... 43
7.5.2 远期公交线网规划 ......................................... 45
7.5.3 公交线网规划方案评价 ..................................... 47
7.6
出租车发展规划 ............................................... 48 7.6.1 规划目标.................................................. 48
7.6.2 出租车辆发展规模.......................................... 49
7.6.3 出租车站点规划............................................ 50
7.7
旅游交通规划 ................................................. 51 7.7.1 旅游组织规划.............................................. 51
7.7.2 旅游公交规划.............................................. 53
7.7.3 水上旅游交通规划.......................................... 54
7.7.4 航空交通规划.............................................. 54
8. 静态交通规划
................................ ....................
55 8.1
规划目标 ..................................................... 55 8.2
停车需求预测 ................................................. 55
CMXX 镇地区综合交通规划 - 4 - 8.2.1 停车需求影响因素 ......................................... 55
8.2.2 预测方法 ................................................. 56
8.2.3 停车泊位预测 ............................................. 57
8.2.4 布置原则与设置方法 ....................................... 57
8.2.5 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 57
8.3
停车发展策略研究 ............................................. 58 8.3.1 基本发展策略 ............................................. 58
8.3.2 宏观政策建议 ............................................. 59
9. 交通管理规划
................................ ....................
60 9.1
XX 镇交通方式结构 ............................................ 60 9.2
交通设计与标识 ............................................... 61 9.2.1 交通设计 ................................................. 61
9.2.2 交通标识 ................................................. 62
9.3
宣传引导 ..................................................... 62 9.4
车辆发展规模与车型选择 ....................................... 63 10. 对外交通系统
................................ ...................
64 10.1
对外交通层次划分 ............................................ 64 10.2
基于公交出行的轮渡与越江公交客流转移分析 .................... 65 11. 近中期建设计划
................................ .................
66 11.1
道路网建设 .................................................. 66 11.2
公交场站与枢纽建设 .......................................... 67 11.3
公交首末站建设 .............................................. 68 11.4
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 68 11.5
出租汽车站点规划 ............................................ 69 11.6
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 .......................................... 69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 - 1. 概述
1.1X XX 镇区位与规划发展概况
XX 镇地处 XXCM 岛东端的长江入海口,据有我国“T”字形国土发展轴线(沿海轴和长江轴)的交汇点,是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入海口的第一镇。
XX 镇南距 XX 市中心城区约 45km,距浦东国际航空港约 50km。2009 年即将通车的全国沿海大通道 XX 长江桥隧工程,将根本改变 XX 镇交通格局,从XX 镇到陆家嘴和浦东空港的时间缩短在 40 分钟内。XX 镇将成为 XX 中心城区功能向 CM 辐射的最近点,以及全国交通网上最近的岛桥型节点,区位条件十分突出。
在 CM 三岛总体布局中,XX 镇-东滩地区组成的崇东分区定位为以生态示范、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门户景观区。其中 XX 镇规划为三岛九大新市镇之一,东滩片规划为以教育科研为主的三岛第三产业四大功能区之一,XX镇-东滩地区共同构成三岛“一城九镇”布局框架中的重要门户和先行开发地区。
以 CM 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区”的战略目标为指引,XX 镇作为 XX 试点建设的“一城九镇”之一,重在倡导可持续的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依照 XX 镇总体规划,XX 镇-东滩地区将配置九大生态功图 1-1
XX 镇区位示意图 图 1-2
XX 镇功能生态区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 - 能区,三个类型层次。(图 1-2 中,①湿地观光区②生态农业示范区③教育研发区④森林型商务区⑤户外休闲运动区⑥国际实验生态社区⑦绿色产业区⑧主题乐园区/奥林匹克公园(储备)⑨新型农村社区)
XX 镇地区的建设起点高,发展潜力大。随着 XX 长江桥隧道的开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为地区发展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挑战。因此,交通系统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一套完善及适度超前的交通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规划年限与规划范围
规划采取远近结合的手段,将规划年限划分为近中期和远期两个阶段。
近中期至 2015 年,着眼近中期建设,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与建设进程和规划实施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远期 2016-2020 年,与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相一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 XX 镇-东滩地区。具体范围西至八滧港,东、南、北三面以长江海塘为界,面积合计约224km 2 。其中XX镇94km 2 ,前哨农场22.67km 2
,兼顾上实东滩园区 84.69km 2,,其余垦区滩地 22.64km 2 。考虑到交通的空间特性,规划将突破传统地域概念,兼顾 CM 县其他地区、中心城及其它郊区。因此,规教育研发区
森林型商务区 国际实验生态社新型农村社区
中 心 镇 区 绿色产业区
产业活动区
城镇外围度假旅游区 湿地观光区
主题乐园区/奥林匹克公园(储备)
户外休闲运动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图 1-3
功能生态区层次 XX镇功能生态区
XX 综合交通规划 - 3 - 划从三个不同层面着手,系统而全面的进行。
这三个层面分别是:
第一层面:XX 镇镇域交通规划; 第二层面:兼顾 CM 岛域进行区域性、系统性的规划; 第三层面:与 XX 市区及其它区县对接。
1.3 规划内容和规划目标
根据委托要求,本次规划内容主要为:道路网络系统、公共交通系统、静态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和交通管理等五大部分内容。
具体规划内容为:
①分析与诊断现状交通,对现状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作出全面系统评价,并研究问题成因、根源及发展的制约因素。
②建立并完善交通规划模型,详细分析 XX 镇未来发展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未来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把握未来交通发展趋势。
③确定与 XX 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总体规划相配套、相协调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和政策,编制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包括道路系统、公交系统、静态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和交通管理等分项研究。
④提出适应 XX 镇当前发展需要的交通政策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近期交通建图 1-4
规划范围示意图
XX 综合交通规划 - 4 - 设项目计划。
本次规划以构筑一个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系统完善的交通体系为目标,明确各交通体系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落实相关基础设施的用地和建设任务。
1.4 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规划将采用实证和规范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同时引入系统分析法对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本次规划的技术路线主线为“ 调查分析-预测-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以做到远近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
1.5 规划依据
⑴《XX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⑵《XX 市城市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XX 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2005. ⑶《XX 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XX 市城市交通管理局,XX 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2006. ⑷《CM 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 ⑸《XXCMXX 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XX 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4. XX 镇 交通发展策图 1-5
技术路线图 对外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 静态交通规划 交通管理规划
XX 综合交通规划 - 5 - ⑹《CM 新城公共交通专业规划》,XX 城市交通设计院, 2007. ⑺《XX 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XX 城市交通设计院, 2008. ⑻《CM 三岛综合交通规划》,XX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⑼《CM 三岛客运交通系统规划(送审稿)》,XX 城市交通设计院, 2008 ⑽《2010 年世博会公共交通运营方案》,XX 城市交通设计院, 2008. ⑾相关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⑿现状交通调查资料、相关城市(交通)规划法规、规定和规范.
XX 综合交通规划 - 6 - 2 2. . 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区域现状
2.1.1
基本概况
XX 镇是 XX 市政府批准的试点城镇,是 XX 长江隧桥越江通道的登陆处。XX 长江隧桥越江通道工程和 XX 镇试点城镇建设于 2004 年 12 月 28 日正式宣布启动,标志着 XX 镇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发阶段。由于特定的规划定位、区域位置和地理优势,对相关“土地、住宅、融资、人口”等政策将予以倾斜,成为整个 CM 开发的重中之重,使之很快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集镇。
XX 镇当前发展仍以农业为主,其中特色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工业通过 20 多年的拼搏,初步形成了电磁电线、电工器材、制药机械、冶金合金、纸盒印刷、铜材编织、棉纺等行业。第三产业逐步导入,现已成为活跃城镇市场的重要元素。
2.1. 2 经济发展
2004 年至 2006 年的各产业增加值见表 2-1。
表 2-1
XX 镇各产业增加值情况表 年份 2004 2005 2006 平均增长率 第一产业 14982 16757 18021 9.67% 第二产业 22959 29429 37984 28.62% 第三产业 11080 14492 14885 15.91% 总量 49021 60678 70890 20.25%
数据来源:《CM 统计年鉴》(2005-2007)
2006 年末,XX 镇农业总产值 10716 万元,在 CM 各乡镇中位列第九;工业总产值 131955 万元,在 CM 各乡镇中位列第四;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低于 CM 三岛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服务业总体欠发达。XX 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在 CM 岛各乡镇中处于中等水平。
XX 综合交通规划 - 7 - 2.1.3
人口规模
2004 年至 2006 年的人口变化情况见表 2-2。
表 2-2
XX 镇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2004 2005 2006 平均增长率 农业人口 50192 49779 47496 -2.72% 非农业人口 6764 8421 11320 29.37% 总人口 56956 58200 58816 1.62% 城市化水平 11.88% 14.47% 19.25% 27.29%
数据来源:《CM 统计年鉴》(2005-2007)
从数据看,近年来 XX 镇的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农业人口占的比重较大,非农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较高,但总体上城市化发展水平偏低。
2.2 道路现状
由于 XX 镇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路网密度较低,使得整个道路网络系统欠发达。镇域内多为乡村道路,道路设施条件落后。
XX 镇境内的道路系统从连通性功能上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类:
2.2 2. . 1 对外公路
对外公路是 XX 镇连通 CM 其他乡镇的主要通道。由于 CM 县地形呈带状分布,且 XX 镇位于 CM 县的最东端,因此现状对外公路全为东西走向。对外公路从北至南主要有北沿公路、草港公路、陈海公路、陈彷公路、陈南公路等。其中陈海公路和北沿公路是 CM 本岛的两条重要干道。
表 2-3
XX 镇对外主要公路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连接区域
备注
北沿公路 二级公路 东段 XX 镇起,贯穿整个 CM 北部的主要干道 规划红 40-50m,XX 镇境内为四级公路 陈海公路 一级公路 东段 XX 镇起,贯穿整个 CM 南部的主要干道 规划红线 60m 草港公路 乡村道路 XX 镇-中兴镇-向化镇-港沿镇-竖新镇-新河镇-建设镇
陈彷公路 三级公路 XX 镇-中兴镇-向化镇-堡镇
陈南公路 乡村道路 XX 镇-中兴镇
XX 综合交通规划 - 8 - 2.2 2. . 2 镇内主要道路
目前,XX 镇镇域内的城市化道路仅北陈公路部分路段、裕东路、揽海路以及裕安现代社区内的部分新建成道路。东滩大道(北陈公路-涨水洪)即将建成贯通。其余道路主要由乡村道路和乡村支路两大部分构成,道路网密度低且连通性较差。
表 2-4
XX 镇镇域内主要道路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走向
备注
北陈公路 主干道 南北向
陈滧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八滧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前裕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黄奚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白奚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前哨公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东瀛路 乡村道路 南北向
裕东路 次干道 东西向
东旺路 次干道 东西向
长江路 乡村道路 东西向
白陈公路 乡村道路 东西向
东滩大道 主干道 东西向 北陈公路-涨水洪段 即将建成 揽海路 主干道 东西向 已建成 裕鸿路 城镇主干道 东西向 北陈公路-安振路段已建成 四块板 红线 50m 裕盛路 社区支路 东西向 已建成 一块板 20m 裕国路 社区主路 东西向 安振路-安秀路段已建成 三块板 红线 35m 安崇路 社区主路 南北向 裕盛路-裕鸿路段已建成 三块板 红线 35m 安振路 社区主路 南北向 裕国路-裕鸿路段已建成 三块板 红线 35m 2.2 2. . 3 现状道路状况分析
道路网总体资源短缺。由于镇区城市化程度低,路网密度与国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镇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路网结构不合理。镇区内仅北陈公路为联系老镇区和裕安现代社区的城市化道路。新建道路主要是社区内部道路,沟通镇内其它区域的仅依靠乡村道路。此外,在路网等级结构上,受现状用地的限制,缺少干道,交通联系不便。
从道路交通流量运行特征来看,高峰时段北陈公路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机非
XX 综合交通规划 - 9 - 混行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其它道路交通流量不大,道路交通运行情况良好。
2.3 现状公共交通线网分析
2.3 3. . 1 现状公交线路概况
目前,XX 镇境内有 8 条公交线路。其中,过境线路 1 条(申崇线),是当前 CM 仅有的两条市通郊线路之一。始发线路 7 条,功能上以堡镇为主要服务方向(共有 4 条线路),承担境内居民的向心出行。此外,还有通往城桥镇的线路1 条(南裕专线);镇域内公交线路 1 条(陈白线);XX 镇与中兴镇之间连接各乡村的线路 1 条(陈中线)。
就公交线网分布而言,主要集中在北陈公路一线及其以西部分,向东辐射的线路仅堡前线和陈白线。
在线路归属方面,XX 镇内的 8 条线路全部隶属于 CM 大众。现状公交线路的基本情况见表 2-5。
表 2-5
XX 镇现状公交线路 线名 起讫点 长度 (km)
配车 数量 日均 运量 性质 备注 申崇线 跃进农场~北区汽车站 73.10 8 434 过境
市通郊线路 堡前线 堡镇汽车站~前哨农场 37.4 8 1401 始发 已延伸至立新村 堡陈 支线 堡镇汽车站~XX 镇 22.80 6 21 始发
堡安 专线 堡镇汽车站~裕安镇 29..44 6 396 始发
堡陈 专线 堡镇汽车站~裕安镇 28.21 28 5285 始发 已延伸至裕安现代社区内(裕鸿佳苑)
南裕 专线 南门汽车站~裕安镇 51.40 22 3062 始发 城桥镇方向 陈白线 XX 镇~团结沙水闸 15.88 2 35 始发 镇域内线路 陈中线 XX 镇汽车站~中兴镇 - 1 - 始发 村村通线路 2.3 3. . 2 公交车辆拥有水平
目前,服务于 XX 镇的公交线路共计拥有各类公交车 81 辆,平均每条线路配车 10.13 辆。按 2006 年底统计的总人口 5.9 万人计算,每辆公交车辆服务人数超过 728 人/车。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0 - 在车型结构方面,经过近几年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建设,公交车辆已有所更新。申崇线、南堡线、堡陈专线等少数线路已部分配备了空调车,大部分线路均使用普通车型。陈白线和陈中线配车均为普通中巴,其余线路为大巴。空调车在运营车辆中的比例偏低,相比郊区的平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2.3 3. . 3 公交线网发展状况
线路长度
XX 镇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现有公交线路的运营模式主要是由两部分形式构成。一是短途公路运输形式的郊区公交,造成公交线路普遍较长。其中7 条始发线路的平均长度达 25.7km。公交线路过长,车速不易稳定,行车准点率和行车间隔难以保证,不利于提高服务水平。
线网通达性评价
堡镇作为 CM 东部地区的中心,对东部各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当前的 XX 镇尚属于堡镇辐射范围之内,镇内居民往市区方向出行多经由堡镇乘坐轮渡。受线网布局的影响,仅能满足与城桥镇以及邻近地区的公交直达。镇域内部受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影响,公交尚未通达各行政村,致使公交的服务水平和覆盖率均相对偏低。
由 XX 镇始发的公交线路与 CM 本岛各乡镇间的通达性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6
XX 镇与 CM 岛各乡镇间公交线路通达情况一览表
城桥镇 堡镇 XX镇 新河镇 跃进农场 绿华镇 新村乡 新海农场 三星镇 红星农场 庙镇 长征农场 港西镇 东风农场 建设镇 长江农场 前进农场 竖新镇 港沿镇 向化镇 中兴镇 前哨农场 XX镇 1 5 / 1 / / / / / / / / / / 1 / / 1 3 4 5 / 图 2-1
XX 镇现状公交车辆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1 - 2.4
现状公共交通运营分析
运营车速
根据实测统计,由于 CM 地区道路流量不大,运行条件较好,因此,目前服务于 XX 镇各线的运送车速均在 30km/h 以上,部分线路车速较快,可以达到 35km/h 以上。
表 2-7
典型线路高峰小时实测运送车速
单位:km/h 线路名 行驶方向 车速 南裕专线 南门-XX 镇 47.1 XX 镇-南门 41.7 堡陈专线 堡镇-XX 镇 35.7 XX 镇-堡镇 36.4 堡前线 堡镇-前哨 38.7 前哨-堡镇 34.5
运营时间
受运营模式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XX 镇公交的运营时间与 CM三岛的公交运营时间特征相符,普遍较短。线路的平均服务时间在 14 小时以内,绝大部分线路的运营区间在 5:00 到 19:00 之间,和 XX 镇居民出行特征相吻合,当前的服务水平基本能满足需求。
表 2-8
XX 镇公交线路运营时间表 线路名称 起讫站 首末班时间 线路名称 起讫站 首末班时间 堡前线 堡镇汽车站 5:00 18:15 南裕线 南门汽车站 5:05 18:00 前哨农场 4:25 18:10 裕安镇 4:40 18:00 陈白线 XX 镇 5:15 18:40 堡陈支线 堡镇汽车站 5:00 19:10 团结沙水闸 4:40 18:50 XX 镇 4:20 19:05 申崇线 北区汽车站 6:40 15:40 堡安专线 堡镇汽车站 5:05 18:50 跃进农场 5:30 15:00 裕安镇 5:10 18:00 堡陈专线 堡镇汽车站 4:25 20:05 陈中线 XX 镇 每日(7:00- 16:00)4 班 裕安镇 4:25 19:20 中兴镇 平均发车间隔
根据线路每日的发车班次以及运营时间进行测算,XX 镇地区公交线路的平均发车间隔约为 18 分钟,剔除申崇线,各线路的发车频率在 6分钟至 2 小时不等,差异明显,有客流支撑的线路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客流最大的堡陈专线日均发车密度接近 8 分钟/班。总体而言,XX 镇地区的公交服务水平偏低,未来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予以加强。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2 - 2. 5 现状公交场站与设施
目前,镇内共有 1 处公交枢纽,3 处公交首末站,如表 2-9 所示。
表 2-9
XX 镇公交枢纽、首末站 名称 线路名称 过境停靠线路 性质 XX 镇汽车站 南裕专线、堡陈专线、堡陈支线、陈中线、陈白线 申崇线 公交枢纽 裕安汽车站 南裕专线、堡陈专线、 申崇线、堡安专线 公交首末站 前哨农场 堡前线 - 公交首末站 团结沙水闸 陈白线 - 公交首末站
其中 XX 镇汽车站有专属用地,但是面积不足 2000m 2 ,规模较小。裕安汽车站为占路形式首末站,用地条件十分有限。其他两处首末站为简易站设置,设施条件较为落后。
2. 6 X XX 镇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为全面掌握 XX 镇居民出行特征,本次规划在 XX 镇境内组织了抽样调查,图 2-2 XX 镇现状公交基础设施 中途站点 裕安汽车站 XX 镇汽车站站场 XX 镇汽车站站牌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3 - 主要覆盖 XX 镇老城区、裕安现代社区、前哨农场等重点区域,并兼顾了其他乡村和居委会。
2.6 6. . 1 居民来源和职业
从居民户籍所在地分布来看,调查样本中,XX 镇本镇居民数量超过八成,占到 80.3%。CM 三岛其他乡镇居民占 5.9%,外来常住人口占 8.6%,外来流动人口占 5.2%。CM 户籍人口占抽样总人口比例的 86.2%。从居民职业构成来看,在岗工人及职工、私营业主及个体经营者以及在校学生三者所占的比重较大,合计达到样本总数的 68%。
表 2-10
居民来源构成表 XX 镇 本镇居民 CM 三岛 其他乡镇居民 外来常住人口 (6 个月以上)
外来流动人员 (含 XX 及外地)
80.3%
5.9%
8.6%
5.2%
表 2-11
居民职业构成表 在岗工人 及职员 私营业主 及个体经营者 军警政法等 公务人员 在校 学生 农林牧 渔业人员 离退休 人员 其它 34.2%
19.5%
3.1%
14.3%
9.4%
11.5%
8.0%
图 2-3
居民来源构成图
图 2-4
居民职业构成图
2.6 6. . 2 居民出行方向分析
根据调查,XX 镇居民出行方向分布比例如下表所示。
居民来源构成表80.3%5.9%8.6%5.2%陈家镇本镇居民 崇明三岛其他乡镇居民外来常住人口(6个月以上)
外来流动人员(含上海及外地)居民职业构成表34.2%19.5% 3.1%14.3%9.4%11.5%8.0%在岗工人及职员 私营业主及个体经营者 军警政法等公务人员在校学生 农林牧渔业人员 离退休人员其它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4 - 表 2-12
XX 镇居民主要出行方向分析表
仅本镇内 城桥镇 堡镇 中兴镇 向化镇 CM 其他乡镇 XX 市区 53.1% 14.1% 13.2% 3.3% 2.7% 1.4% 12.2% 调查显示当前 XX 镇居民的出行方向主要可以归为四大类特征:
一是本镇居民仅在本镇区域内出行(极少或者基本不出镇域范围),这类居民在调查中占比重最大。
二是 XX 镇居民往 XX 市区的出行比例不高,这与 XX 镇对外交通存在瓶颈有关。
三是本镇居民往城桥镇的出行比例与堡镇基本相当。这反映出在地理位置上,CM 经济最发达的城桥镇和堡镇对于 XX 镇的辐射影响较大。
四是 XX 镇与其邻近的中兴镇和向化镇的出行存在一定需求。
从镇内出行来看,XX 镇老镇区以及裕安现代社区是镇内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最为集中的地方。
图 2-5
XX 镇居民主要出行方向 2.6 6. . 3 X XX 镇至 X XX 市区的出行情况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XX 镇与宝山区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占到调查总人数的 29.3%,其次杨浦 12.5%。闸北、虹口、浦东三区均超过 7%。由此可见,与 CM 三岛相类似,XX 北部(宝山、杨浦、闸北、虹口)是 XX 镇居民市区方向出行的主要方向。
陈家镇居民主要出行方向53.10%14.10%13.20%3.30%2.70%1.40%12.20%0.0%10.0%20.0%30.0%40.0%50.0%60.0%仅本镇内 城桥镇 堡镇 中兴镇 向化镇 崇明其他乡镇 上海市区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5 - XX 镇居民市区方向出行的具体分布比例如下表所示。
表 2-13
XX 镇至 XX 市区各主要目的地分布 方向 宝山 杨浦 闸北 虹口 普陀 浦东 静安 比例 29.3% 12.5% 7.4% 7.9% 6.4% 7.6% 2.7% 方向 黄浦 徐汇 长宁 卢湾 闵行 远郊 / 比例 5.2% 6.8% 3.2% 3.4% 3.7% 3.9% /
陈家镇至上海市区各主要目的地分布29.3%7.4% 6.4%2.7%7.9%5.2%6.8%3.2%3.4%7.6%3.7%3.9%12.5%宝山 杨浦 闸北 普陀 静安 虹口 黄浦 徐汇 长宁 卢湾 浦东 闵行 远郊 图 2-6
XX 镇至 XX 市区各主要目的地分布 XX 镇居民市区方向的出行次数,经过统计分析,得到表 2-14。
表 2-14 XX 镇居民月均去往 XX 市区的次数比例 次数 0 次 1 次 2 次 3 次 4 次 5 次 6 次 7 次 8 次 10 次 比例 54% 21.6% 9.2% 5.5% 2% 3% 1.4% 0.7% 1.2% 1.4%
图 2-7
XX 镇居民月均去往 XX 市区次数比例分布
居民月均去往上海市区的次数比例54.0%21.6%9.2%5.5%2.0%3.0%1.4%0.7%1.2%4.7%1.4%0次 1次 2次 3次 4次 5次 6次 7次 8次 10次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6 - 总体来看,XX 镇居民去往 XX 市区各区县的频率偏低,有超过一半的镇内居民前往市区的出行量为 0 次/月。镇内居民市区方向出行较为频繁(出行次数在 4 次/月及以上)的比例不足一成,且主要出行目的为公务出行以及个体私营者出行。这反映出 XX 镇对外交通的不便捷抑制了居民的出行需求。
2.6 6. . 4 居民公交出行意愿和满意度
XX 镇居民公交出行的意愿比较强,调查中仅有 16.6%的居民明确表示不愿意以公交方式出行。
表 2-15
XX 镇居民公交出行意愿 愿意 一般 不愿意 46.3% 37.1% 16.6% 此外,调查表明,长江桥隧开通对 XX 镇居民利用越江公交通勤的意愿有明显提升作用。
但是在对现状公交的满意度方面,仅 25.5%的居民表示满足或基本满足出行需要。而表示公交出行不方便或很不方便的居民比例超过四成。
表 2-16
XX 镇现状公交满意度 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 不方便 很不方便 5.4% 20.1% 32.2% 25.8% 16.5%
图 2-8
XX 镇居民公交出行意愿
图 2-9
XX 镇居民现状公交满意度 总体而言,XX 镇居民的公交出行意愿较高,但是由于公交服务水平低,与整个 CM 三岛的平均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导致实际公交出行比例不高。
46.3%37.1%16.6%0.0%10.0%20.0%30.0%40.0%50.0%陈家镇居民公交出行意愿愿意 一般 不愿意5.4%20.1%32.2%25.8%16.5%0.0%10.0%20.0%30.0%40.0%陈家镇居民现状公交满意度满足 基本满足 一般 不方便 很不方便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7 - 2.6 6. . 5 居民意见反馈
调查中,XX 镇居民对本镇的交通问题意见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下 4 个方面:
① 服务于裕安社区和前哨农场的公交车班次少,导致候车时间较长且不准时,矛盾最为突出; ② 末班车结束太早,公交票价太贵; ③ 镇区内公交覆盖低,使得居民到公交车站距离较长。希望能增加公交设施,增设站点; ④ 能尽快建设轨道交通。
2. 7 典型公交线路客流分布特征
以南裕线为例。南裕专线的客流高峰小时为:南门汽车站-XX 镇汽车站 8:00-9:00;XX 镇汽车站-南门汽车站 6:30-7:30。
从高峰小时客流量分布图上看,上客集中在起点站以及城桥镇境内的站点,而下客明显的集中在终点站附近,说明乘客都是以中长距离出行为主,大部分乘客都是在城桥镇和 XX 镇之间往来。该线路途径新河镇、竖新镇、向化镇、中兴镇等主要上下客流相对比较集中的站点,是连接 CM 中心镇与 XX 镇的唯一公交线路。
图 2-10
南裕专线高峰小时客流量分布示意南裕专线(南门-陈家镇)上客量分布图0102030405060南门汽车站陈家镇汽车站南裕专线(陈家镇-南门)下客量分布图01020304050607080南门汽车站陈家镇汽车站南裕专线(南门-陈家震)下客量分布图0102030405060南门汽车站 陈家镇汽车站南裕专线(陈家镇-南门)上客量分布图020406080100南门汽车站陈家镇汽车站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8 - 2. 8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抽样调查显示 XX 镇居民出行的市区主要目的地以 XX 北部为主。其中对宝山、杨浦、虹口、闸北四区合计达到 57.1%。
XX 长江桥隧对 XX 镇居民的出行影响较大,调查样本中有过半居民考虑选择越江公交为 CM 与市区之间的通勤交通工具,这说明 XX 镇居民对直达市区的公交线路有相当的出行需求。
XX 镇内道路形式多以乡村道路为主,设施较为落后。路网密度较低,道路连通性较差。
XX 镇是未来与 XX 市区连接最便捷的 CM 区域,现仅有 XX 镇汽车站一处公交枢纽,其他区域公交首末站设置存在严重不足,这将不利于公交线网的发展。
根据调查,尽管 XX 镇居民利用公交出行的意愿较高,但是现状公交服务水平偏低使得实际的公交出行比例很低。此外,公交行车间隔长,服务时间短,绝大多数线路于 19:00 结束,已经不能适应城镇发展后对于公交服务的需要。
接受调查的 XX 镇居民中,仅在本镇内出行为主的比例较高,与镇域内缺乏公交线路形成鲜明反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前哨农场到 XX 镇老镇区没有公交线路。
公交运营车辆中,空调车比重在主要线路上有所提高,但在整体性能、舒适性等方面难以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其他区县有一定差距。
公共交通运营保障的硬件设施较落后,管理技术含量不高。特别是缺乏信息化、电子化手段的应用和推广,智能化调度、电子站牌等尚未应用。
XX 综合交通规划 - 19 - 3. 区域发展规划
3.1 M CM 三岛总体规划
3.1 1 .1 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和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 CM 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功能定位 :CM 三岛功能定位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3.1 12 .2 总体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CM 全县城镇形成” “一城九镇”的发展格局,构筑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的三级城镇体系,具体的城镇等级和规模结构见下表:
森林花园岛
形成以长江口湿地保护区、国际候鸟保护区、平原森林、河口水系为主体的生态涵养功能。
生态人居岛
形成布局合理、环境幽雅、交通便捷、文化先进的生态居住功能。
休闲度假岛
形成以休闲度假、运动娱乐、疗养、培训、会展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功能。
绿色食品岛
形成以有机农产品、特色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功能。
海洋装备岛
形成以现代船舶制造和港机制造为主体的海洋经济功能。
科技研创岛
形成以总部办公、科技研发、国际教育、咨询论坛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功能。
图 3-1
CM 三岛功能定位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0 - 表 3-1
CM 县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表 等级 数量 (个)
城镇名称 规划城镇人口 (万人)
新城 1 城桥新城(含城桥城区、港西和建设居住社区)
20 新市镇 9 XX 镇(含 XX 镇镇区、东滩和裕安居住社区)
18 明珠湖(含跃进和三星居住社区)
2 北湖(含长江和东风居住社区)
2 堡镇(含堡镇镇区和港沿居住社区)
5 向化 5 新河(含新河镇区和竖新居住社区)
4 庙镇 4 凤凰(含凤凰镇区和园沙居住社区)
7 新民 1.5 总计 10
68.5 注:根据正在编制的《XX 市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汇报稿)》提供的数据, 未来长兴岛的规划人口可能增至 22- -5 25 万,整个人口规模和出行需求将有明显变化。
三岛的近期重点开发地区规划集中在三处,分别是位于 CM 岛域中部的“CM新城—森林公园地区”和位于岛域东部的“XX 镇—东滩地区”以及长兴岛凤凰镇—船舶制造工业区。
图 3-2
CM 三岛总体规划布局图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1 - 3.1 1. .3 3 总体空间布局
统筹规划三岛发展的总体布局,形成七大功能分区,详见下表。
表 3-2
CM 三岛功能分区详表 分区 范围 功能 崇南分区 陈海公路以南部分,从明珠湖到沪崇苏越江通道之间带形地区。
将建设为人口集聚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人口将达到 50 万人左右。
崇东分区 沪崇苏越江通道以东部分,由 CM 东滩湿地、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XX 实业园区和 XX 镇组成。
将建设成为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门户景观区。
崇中分区 位于 CM 岛腹部,是由岛东、岛北的沪崇苏高速公路和岛南、岛西的陈海一级公路围合的中央区。
规划崇中分区建成为以森林度假、休闲居住为主的中央森林区。
崇北分区 位于全岛北沿,是现状市属农场、CM新垦区和江苏垦区混杂分布的带状地区。
规划崇北分区建设成为以生态农业为主的规模农业区和战略储备区。
崇西分区 位于全岛西端,沪崇苏沿海大通道通向南通地区的崇海大桥出口,由绿华镇和新海农场组成。
规划崇西分区建设成为以国际会议、滨湖度假为主的景湖会展区。
长兴分区 长兴分区为长兴岛岛域部分,包括了青草沙水库以及促淤成陆地区。
XX 六大产业基地之一——现代船舶制造业基地和长江水源地。
横沙分区 横沙分区为横沙岛岛域部分,包括了规划期内促淤成陆的地区。
规划横沙分区形成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3.2
崇东分区规划
崇东分区包括沪崇苏越江通道以东部分。由 CM 东滩湿地、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XX 实业园区和 XX 镇组成。崇东分区的开发建设都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布局以教育研究、休闲娱乐等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功能为主导,形成 CM 岛东部的高尚发展区。规划崇东分区将建设成为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国际教育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门户景观区。
图 3-3
崇东分区规划布局图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2 - XX 镇是 XX 试点建设城镇之一。城镇建设用地 28km 2 ,规划将建成为海岛花园式的生态城镇。东滩地区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国际重要的东滩湿地及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中华鲟等自然保护区。
依据《XXCMXX 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至 2010 年左右,本次规划范围区域内,XX 镇人口达到 3.6 万,东滩人口 2.4 万,合计 6 万。
远期,依据最新规划调整,XX 镇人口将达到 18 万,具体人口分布见下表。
表 3-3
XX 镇远期规划人口分布表 序号 组团名称 人口数(万人) 1 裕安现代社区
5 2 国际实验生态社区
3 3 滨江休闲运动居住社区
4.7 4 国际论坛商务区
1.5 5 教育基地
2 6 农村人口
1.3 7 前哨场部
0.5 近期规划重点建设的主要是生态实验社区、裕安现代社区、滨江休闲运动社区、国际论坛商务区等四个区域。
3.2 2. . 1 国际实验生态社区规划概况
规划目标:到规划期末,将实验生态社区规划建设成为全面应用生态技术的、具有鲜明的海岛田园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社区,成为 XX 大都市新一轮发展的“生态示范城镇”和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国际实验生态社区”。
社区的规划范围北起东滩大道(陈海公路东延伸段),西靠北陈公路,南侧、东侧分别以现状河道南横引河。涨水洪为界,规划面积 406.43ha。整个社区以图 3-4 实验生态社区土地使用规划 图 3-5 实验生态社区道路系统规划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3 - 居住功能为主,规划总居住人口 3 万。规划中的道路系统形成“二环七射”的道路网格局。社区内规划有 2 处社会停车场,总占地面积为 0.48ha。
3.2 2. . 2 裕安现代社区规划概况
规划目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活舒适、社会和谐、富有海岛田园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成为 XX 大都市郊区社区建设的楷模。
裕安现代社区位于XX镇的北部,南距沿海大通道沪崇高速公路出口约3km。范围为:北起北沿路、南到裕鸿路,西靠奚家港,东界安十路,总面积为 441ha。整个社区以居住功能为主,生活设施配套完善,规划总居住人口 5 万。
社区的道路系统形成“一环八射”的网络骨架。该新型社区是公共交通服务的重点区域,规划布局高效、便捷的城镇公交系统。社区内规划有 3 处社会停车场,总占地面积 0.68ha。
3.2 2. . 3 滨江休闲运动居住社区规划概况
规划目标: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生态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兼具生态居住和户外休闲运动功能的休闲运动居住社区。
XX 镇滨江休闲运动居住社区位于 XX 镇——东滩地区功能结构中的户外休闲运动区中,该功能区在生态环境区划中属于低密度开发区,主要发展马术、高尔夫、游艇等项目为主体的户外休闲运动。居住人口规划 4.7 万人。
规划范围东至二线大堤;南至一线长江大堤;西面在揽海路以北至北陈公路,在揽海路以南至大堤;北面在中滨路以西距离揽海路约 600 米,在中滨路以东延图 3-6 裕安现代社区土地使用规划 图 3-7 裕安现代社区道路系统规划
XX 综合交通规划 - 24 - 伸至瀛东村村界。规划总面积为 944.30 公顷。
3.2 2. . 4 国际论坛商务区概念规划概况
国际论坛商务区位于 XX 镇中部,规划面积约 8 平方公里,以 XX 建设国际性大都市为依托,规划建成面向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会议会展和商务活动区,成为 XX 镇地区重要的产业发展和升级区域。该组团采用“岛...
下一篇:交通常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