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县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就结合近期工作调研中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简要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网格划分急需优化。随着乡镇、村建制规划调整,我县现有城区 x 个网格、农村 x 个网格划分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特别是今年“网格辅警”接替农村网格工作后,一员多格情况尤为严重,“网格辅警”疲于应对基础业务考核工作已不堪重负,根本无法发挥网格化精细管理、服务群众的宗旨目标。
(二)部门协作有待加强。网格化工作是一项社会治理多元联动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运作,按各自分工狠抓落实。例如,县综治(网格)中心担负着协调组织、发现上报、督促指导等工作的职能,但在现实中却成为各类问题纠纷处置的主体单位单打独斗。而特殊人群管控单位、矛盾纠纷调处机构、各职能部门等没有真正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加之目前对各单位、部门的考核体系尚不成熟,因此各单位、部门主动参与和深化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成效不明显。
(三)队伍建设需要规范。目前我县网格员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存在学历偏低、年龄偏大、队伍作风散漫、对网
格化工作认识不到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可以看出,由于认知及能力素质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网格员没有真正沉下去干起来,仅仅停留在表面功夫,被动参与一些中心工作的层面上,主动服务群众的意愿、能力不强。
(四)激励机制急需完善。目前我县网格员到手工资仅 x元,虽然比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但繁琐的工作与低收入的对比形成了较大的落差,加之没有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网格员流动性大、队伍极其不稳定,特别是男性网格员大量离岗,现有网格员多为女性。
(五)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网格员在工作中存在敷衍塞责的思想,工作中存在“数据”量化考核,只要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量就行,完成质量较差,甚至有每月反复报送同样事件的情况发生。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网格化工作的实质内涵,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理念没有牢固树立。部分乡镇(街道)、单位部门对网格化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被动应付思想,乡镇(街道)配备的网格长基本都用于开展其他工作。
二、工作建议 (一)坚定党建领航提升网格化工作质效 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党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乡镇(街道)成立网格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辖区网格工作建设和运转,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总网格长,政法委员、派出
所所长任副网格长,联系乡镇(街道)部门、“两所一庭”工作人员、网格站长等为成员。把支部建在网格、党建活动融入网格,把网格打造为群众工作最前端的哨岗、村(社区)基层工作最坚实的阵地,探索构建网格化的基层组织运作体系,建立并畅通服务热线、居民意见箱、网格民情日志“三位一体”民意通道,不断提升网格服务居民水平,使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网格化治理的服务功能有机融合,实现组织覆盖更全面、党员作用更突出、社会治理更高效。
(二)建立健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 1 1 、网格划分标准。
将县级各单位、部门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全科网格”,重新划分全县网格,坚持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综合考量区域跨度、人口密度、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将城区 4个社区划分为 53 个网格(对应 4 个社区 53 个居民小组),其余 68 个村(社区)按照一村一网格的标准划分为 68 个网格,重新划分后全县共计 121 个网格,确保“全域覆盖、边界清晰、管辖权属明确”。明确“全科网格”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各单位、部门开展的网格化工作如党风廉政网格化、消防网格化、法院协执网格化、宗教网格化、环境监察网格化以及后续新增网格化工作均要以“全科网格”为依托开展,彻底实现多网合一目标。
2 2 、人员配备标准。
建议增加 5 5 个专职网格员岗位。现有 60 名专职网格员岗位重新调整,12 个乡镇(街道)各配备 1 名网格站长。其
余 48 名专职网格员调整至城区 53 个网格内,补充专职网格员 5 名,同步兼任 53 个居民小组组长。根据新划分的网格和人员配备情况制作网格示意图并安装至所属网格,示意图记载网格区域、工作职责、网格员、楼栋长、村(社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在所属网格内公示。
建议增加 17 名“网格辅警”。农村 68 个网格由“网格辅警”继续承担,县公安局按照一格一员标准补齐人员。现有 51名补缺 17 名。(或指定现有辖区派出所辅警兼任)
3 3 、 人员准入标准。
统一提高准入标准,将学历大专及以上、年龄 35 岁以下作为网格员招聘的必要条件,在招聘方式上杜绝讲人情、走过场,坚持逢进必考,从源头上控制网格员基本素质,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网格员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定期组织网格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不定期组织网格员考试,抽查网格员业务水平。
4 4 、考核激励标准。
强化业务考核、日常考勤,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新制定专职网格员考核标准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数、网格内群众满意度、事件处置反馈率等硬性考核指标,定期对表现突出的网格员给予通报表扬,每月评出一名“网格之星”,结合日常工作与年度考评对年终奖做二次分配,杜绝“吃大锅饭”。专职网格员考核由县综治中心及所在乡镇(街道)共同考核,考核比例各占 50%。
加大对“网格辅警”绩效考核,公安业务工作考核占 50%,网格化工作占 50%(其中 30%由乡镇(街
道)打分,20%由县综治中心打分)。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新增职能准入制度,按照“费随事转、以奖代补”原则做到一事一补。
5 5 、工作运行标准。
拟定《县“全科网格”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各单位、部门需承担的网格化工作职责、细化对单位部门的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力度,按照“网格发现、联动化解、限时办结、反馈评价”的要求,发挥网格化作为全县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事件受理、分流、调处、整治、监督、考核的作用,完善事件分类和分级处置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协作,全方位掌握基层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信息,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民生事件。深化消防、法院协执、环保监察、宗教等已入格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积极拓展党的建设、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维护稳定、便民服务等网格联动工作,切实解决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6 6 、 网格巡查标准。
坚持网格内“一日双巡”制度,创立《网格月报》,县网格中心每月对各网格上报事件、治安隐患、不稳定因素、重大矛盾纠纷、各职能部门处理事件情况等重要内容进行收集、筛选、汇总后编制《网格月报》,呈报县领导审阅、审批,为领导工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各单位、部门开展网格化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三)加强网格宣传让网格服务更贴近群众 县网格中心要加大宣传提高网格员“格格们”的主体地位,
增加网格员的职业和身份的认同感。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将网格内群众满意度作为网格员重要考核指标。充分调动楼栋长、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组织他们参与到网格化管理工作当中来。通过勤走访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百姓、入户发放联系卡等形式,让网格化工作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