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
广东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继上海、北京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广东也于9月11日启动试点。按照安排,碳排放权交易活动应通过交易平台进行,广东省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是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根据广东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的《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显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九大行业中,在2011~2014年间任一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都将被纳入其中。一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在试点期间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这也为下一阶段扩大试点范围做好准备。按照《方案》,广东省实行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制度,碳排放权配额初期采取免费为主、有偿为辅的方式发放。
上海RFID产业规模居国内第一
自2010年世博会以来,上海RFID产业得以迅猛发展。2009年,上海RFID产业年销售规模达20.9亿元,约占全国RFID产业年销售规模的19%,其中标签销售占57%,读写器销售占30%,软件和中间件销售占12%。
至2011年,上海RFID产业已占据全国1/3市场。据第六届中国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透露,目前上海RFID产业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一,2011年销售收入达52.4亿元,占全国的1/3,预计到2015年销售规模将突破258亿元。
我国方便面行业7年来几乎零增长
9月20日,国内方便面行业发布首份《中国方便面营养健康趋势报告》。报告显示,自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方便面产品后,方便面行业发展由盛转衰,从2005年480亿份的销售规模到2011年的500亿份,该行业的国内销售量7年仅增长20亿份,几乎为零增长。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国内方便面行业结束了连续18年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的局面,产量以10%、3.9%、3.5%的速度大幅下滑。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正式执行
由环保部、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制定的《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日前发布,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执行。《规定》严禁利用废塑料生产食品用塑料袋,禁止无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废塑料类危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活动,包括危险化学品、农药等被污染的废弃塑料包装物,以及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塑料制品(如输液器、血袋)等。长期以来,使用废弃旧料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成本上具备绝对优势,一直挤压着龙头企业的市场空间。随着《规定》的落实,低质量、低成本的塑料食品包装产品将退出市场,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得到明显提升。
广西来宾实施百万亩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项目
自2011年6月以来,广西省来宾市率先实施了百万亩蔗区农药废包装回收处理项目,有偿回收农药废包装。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至今,农药废包装回收网络覆盖了27个乡镇,共设立了175个回收站,已回收处理农药废包装袋77万余个,减少1100余公斤(理论值)残留农药进入环境,覆盖蔗区面积13万亩左右。回收站向农民有偿回收废弃农药袋,再集中运往柳州一家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既保障了蔗区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又促进了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推进农村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推荐访问:信号
下一篇:墨江县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