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从自然美经艺术美到哲学美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形式与内容统一角度,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美由于只有感性形式而无内容,因而自然美不算真正的美;艺术美在古典类型中虽然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由于在艺术中,形式毕竟是有限的,因而艺术所表达的内容也只能是有限的,艺术无法显现无限的绝对理念;无限的绝对理念只有哲学才能表达,尽管哲学是逻辑体系,但逻辑与感性是不可分的,哲学具有间接的感性形式,因而也可视哲学为理念的感性显现,从而哲学是一种美——哲学美。

关键词:黑格尔;自然美:艺术美:哲学美;绝对理念

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1)06-0055-05

黑格尔美学思想是和他整个哲学体系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哲学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逻辑学》(指的是《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是纯粹研究理念自身的,《自然哲学》是研究理念外化的,而《精神哲学》则研究精神,精神是“知着自己本身的、现实的理念”。“精神的实体是自由”,作为自由的精神本身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前两个阶段精神由于分别受到主观内在性和客观外在性限制而得不到真正自由。绝对精神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绝对精神自觉以自身为对象和显现自身,没有别的目的和限制,因而是自由的。绝对精神自身也经历三个阶段:艺术、宗教和哲学,它们分别通过感性、表象和概念方式来认识和显示绝对精神。

黑格尔美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研究艺术的。美学实际上就是以哲学方式对艺术进行研究,所以黑格尔把他的美学称为“艺术哲学”,一方面表明美学研究领域是艺术,另一方面表明美学是对艺术进行哲学上研究。正由于此,黑格尔在美学中特别强调艺术美,似乎在黑格尔那里,美就只意味着艺术美。尽管艺术美在黑格尔美学里有突出位置,但黑格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承认自然美的,这可以直接找到文本依据。同时,尽管黑格尔没有直接提到哲学美——以概念形式表达的绝对的美,甚至还明确强调用概念形式表达绝对不能产生艺术美,但通过分析,可以合理得出黑格尔是承认哲学美的(这点也许黑格尔自己没有意识到)。不止如此,本文还认为,从自然美经艺术美到哲学美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必然发展。

一、自然美

与哲学体系相一致,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因为美学研究艺术哲学的,而艺术在黑格尔那里是表现绝对精神的一个手段,因而黑格尔实际上认为,美应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绝对理念是一种无限自由,这种无限自由能在对立面中看到自己,能在差异中看到统一。黑格尔认为自然只是“理念的最浅近的存在”,它并不适合显现理念,因而自然本身并不存在美,要说自然有美,那这种美也只是“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正因为此,黑格尔一方面在自然不能显现理念的意义上否认自然美,另一方面又在自然为我们的意识而美的意义上承认自然美。

在讨论自然美时,黑格尔实际上从较低自然物、较高自然物、生命、人、社会五个方面来考察的。在较低自然物如金属物中,见不着理念对它灌注生气和统一作用,较低自然物各部分的“差异只是一种抽象的杂多”,在这个阶段,看不出精神性的理念存在,物质的因素完全压倒精神的因素。在较高自然物如太阳系中,太阳、彗星、月球和行星虽各自独立存在,但它们却统一成系统。不过这种统一却是有缺陷的,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统一还受物理关系的制约,这里还看不出理念的自由;另一方面,作为太阳系灵魂的太阳,仍是与彗星、月亮和行星这些差异物相对立。因此这种统一还只是自在的,“概念究竟还是沉没在它的实存里,还没有显现为这种实在的观念性和内在的自为存在。它的存在的基本形式还是它的各差异面的各自独立,互相外在”。黑格尔认为,如果说这些自然物是美的话,那也只是一种外在美,或是美在抽象的形式,如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等;或是美在感性材料的抽象统一,但“由于它们的抽象性,这两种统一都还是无生命的不真实的统一”,因而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

在生命阶段,开始出现了灵魂。一方面,灵魂灌注生气于身体,它把“外现为形式和肢体的东西作为内在的和观念的东西包含在它本身里”,这样身体作为外在感性的东西就显现了灵魂。另外,作为灵魂和身体统一的生命个体固然独立于外在世界,但它却通过认识和实践把“外在世界变成为它自己而存在的”。这样,可以说,生命理念(这里就是灵魂)通过身体和外面世界而显现出来,从而生命是美的。但生命毕竟还只是一种浅近的自然形式,动物生命只是一种欲念的生命,同时它被限定在一定的自然坏境中,它本身并不是自由的,它并不能显现理念(不是生命理念,而是绝对理念)。如果说生命能显现绝对理念的话,那也只是我们思考得来的结果,但美却要求有感性显现,因而生命由于自身不能显现美而否定了生命美的存在,黑格尔虽然否认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美的存在,但他并不否认其它意义上的生命美存在,他认为其它意义上的生命美或者是抽象形式美,或者是思考的结果,或者是通过“敏感”(Sinn)得来的等等,这些都算不上真正的美,因为“抽象的形式并不是固有的内在性和起生气灌注作用的形象,而是外在的定性和从外因来的统一”,因而抽象的形式并不能显现绝对理念,从而抽象形式美不是真正的美;至于思考的结果,也算不上真正的美,因为如果对对象进行思考,就不能说“我们是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来对待,我们只能说主观思考的观察方式是美的”;至于“敏感”,它“只能产生一种概念的朦胧预感”,也就是说,生命并不能把绝对理念显现出来,因而通过“敏感”得到的美并不是真正的美。

到了个人的阶段,人当然比动物较高一级,人的身上到处都显现出受到生气灌注,但人的身体仍有欠缺,“灵魂和它的内在生活也还没有通过全部形体的实在而显现出来”。同时,在个人身上仍显现不出自由(绝对理念),如人的身体要受到自然的限制、肉体与心灵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说明个人实际上并不自由,《精神现象学》中有一段话特别能说明个人这种不自由状况,“每个个体性都自欺也欺人,都欺骗别人也受人欺骗”,因而在个人身上并不能显现绝对理念,从而个人也不能算上真正美。个人不能实现自由,黑格尔认为在社会中也不能完全实现个人自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都存在矛盾,只是在社会中,个人实际上并不能实项无限的自由,“这种联系的单一的内在灵魂,即单一目的的自由性和理性,却不在实在中显现为这种单一的自由完整内在的生气灌注作用,不是在每一部分都可以见出”。因而社会本身也不能显现出绝对理念,社会本身也算不上真正的美。和前面一样,黑格尔认为,如果说有人体美和社会美的话,那也不是在它们本身能显现绝对理念的意义上说的。

由以上可知,由于自然不能显现绝对理念,不能显现真正的自由,所以在真正美的意义上来看并不存在自然美。要想能显现绝对理念,显现真正的自由,

就“必然要在另一较高的领域才能实现。这个领域就是艺术”,这就从自然美过渡到艺术美。

二、艺术美

关于什么是艺术,美学史上有不同的看法,如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黑格尔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艺术应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根据理念和用来显现它的形象之间关系不同,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象征性艺术中,理念还在开始阶段,很不确定,还很含糊,理念还找不到正确的艺术形式,理念和形式互不符合,理念只能借用客观事物进行暗示和象征,象征也需要观照感性事物,但这种观照并不是针对感性事物本身,而是观照感性事物所暗示的普遍意义。所以“象征首先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又不同于单纯的符号,形象和意义之间有着部分的一致,如“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圆形象征永恒”。既然是象征,形象和意义之间也只能部分的,在某一个特点上一致,形象和意义并不能完全协调,象征的形象还有许多和意义不相干的性质。因而,在象征型艺术中,形式和内容还不能具体的统一。象征型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印度、埃及、波斯等东方民族的艺术。严格说,象征型艺术还不算真正艺术,只应看做“艺术前的艺术”,因而在象征性艺术中,也不存在真正的艺术美。由于象征型艺术不能充分显现理念,到了一定阶段就要解体,过渡到古典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克服了象征型艺术的缺陷,形式和内容在这里完全达到统一。古典型艺术成为了真正的艺术,最完美的艺术。古典型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雕塑,它把有关人类的理念显现为人体形状、事迹等。但是,古典型艺术也只是在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意义上是完美的。如果追究艺术所显现的内容是什么,就会发现艺术并不完美,因为艺术的形式还只是有限的,它所显现的内容也只能是有限的,“外在形象,就其为外在的而言,一般是受到定性的特殊的形象,它只能把本身也是一种受到定性的因而也是有局限的内容表现得完全吻合”。艺术形式,作为外在的感性事物,并不能显现绝对理念,“如果美的理念被理解为绝对精神,也就是独立自由的精神,它就不再能完满地实现于外在界”。绝对精神必须在自己本身上存在,它要打破古典型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离开外面世界而回到自身,这就过渡到浪漫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由于有限的形式限制了它的内容,浪漫型艺术干脆打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外在的感性形式变得无足轻重,“精神离开它与肉体的和解(统一),而回到精神与精神本身的和解”,在浪漫型艺术阶段,精神认识到自身的真实不在于渗透到外在感性中,恰恰相反,它只有在离开外在世界而返回到自己的内心,把外在世界看做不能充分显现自己时,精神才认识到自身的真实。艺术本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浪漫型艺术的内容主要是自由的内心生活,并不完全由感性形象显现出来,所以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虽然还属于艺术的领域,还保留艺术的形式,却是艺术超越了艺术本身。”但既然浪漫型艺术还属于艺术的领域,它仍要用外在东西来表现,而凡是要依赖于有限的外在形式来显现的内容,这内容本身也是有限的,有限的形式只能显现有限的内容,“无论是就内容还是就形式来说,艺术都还不是心灵认识到它的真正旨趣的最高的绝对的方式。按照艺术的形式来说,艺术不免要局限于某一定确定的内容。只有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真实才能体现于艺术作品”,艺术不能表达绝对理念。艺术确实能显现某种理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是美的。但是艺术由于它有限的外在形式并不能显现绝对理念,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又不是美的。要想表达绝对理念,还须过渡到宗教和哲学,这就过渡到哲学,过渡到哲学美。

三、哲学美

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中,重点在讨论艺术美,也用了较长篇幅讨论了自然美,唯独没有提到哲学美。据笔者有限阅读,在其它著作中,黑格尔也没有提到哲学美。在这里,重要的不是黑格尔有没有直接提到哲学美,而是通过分析,是否能够合理的得出黑格尔实际上是承认哲学美(这里的哲学当然特指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的确一再认为美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一是显现内容的感性形式,这似乎就否定了哲学美,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哲学固然有其内容,但却没有显现内容的感性形式,因而哲学算不上美。我们知道,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是表达绝对精神的三种形式,前两种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真正能够表达绝对精神,只有哲学这种形式才能充分完善的表达绝对精神。换句话说,只有哲学表达的内容才真正是绝对精神,因为艺术和宗教不能充分完善的表达绝对精神,这样,严格说来,哲学所表达的内容就比艺术和宗教高。在黑格尔著作中,我们能否分析出哲学美的存在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直接从文本中找到证据分析出黑格尔有意无意的暗示了哲学美的存在;二是也按照黑格尔本人的标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分析出哲学美也符合这个定义。有这两点,就有理由说黑格尔承认哲学美的存在。

先看第一点。我们知道,黑格尔认为艺术应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在浪漫型艺术中,内容地位越来越突出,形式地位越来越不足为重,实际上内容和形式在这里并没有达到很好的统一,以致艺术最终不再受“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限制。黑格尔指出了艺术发展到现在时代时,由于艺术受到现时代的自由意识的影响,已变成了自由的艺术,这种自由的艺术已经不在受感性形式约束了,黑格尔说:“在过去时代,艺术家由于他所隶属的民族和时代,他所要表现的实体性的内容势必局限在一定的世界观以及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范围之内,现在我们发见到一种与此相反的局面,这种局面在最近才达到完满的发展,才获得它的重要性。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各民族都获得了思考和批判的教养,而在我们德国人中间,连艺术家们也受到自由思想的影响,这就使得这些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发现材料(内容)和形式都变成‘一张白纸’(tabula rasa),特别是在浪漫型艺术所必有的各阶段都已走完了之后。限制在一种特殊的内容和一种适合于这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面的作法对于今天的艺术家们是已经过去的事了,艺术因此变成一种自由的工具了,不管是哪一种内容,艺术都一样可以按照创作主体方面的技能娴熟的程度来处理。这样,艺术家就可以超然站在一些既定的受到崇敬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之上,自由独立地行动,不受过去意识所奉为神圣永恒的那些内容意蕴和观照方式的约束。”这段表明黑格尔认为艺术越来越不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只注重自由本身,而在黑格尔那里,哲学实际上也就是自由,哲学也不注重外在感性形式(无直接的感性形式),这里我们可以合理的推出黑格尔无意中是承认哲学美的存在,尽管他没有正面承认。黑格尔在论述浪漫型艺术阶段是,提到精神美这个概念,这种精神美很类似于哲学美,它们都注重内在的内容而不注重外在形式(当然前者还是有直

接的感性形式,而后者却没有),黑格尔说:“在浪漫型艺术阶段,精神……只有在离开外在界而返回到它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外在现实看作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实际存在时,才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如果要根据这种新内容来形成美,那么,前此所说的美只能处于次要的地位,现在的美却要变成精神的美,即自在自为的内心世界作为本身无限的精神的主体性的美”,这里可以看出黑格尔有承认哲学美的迹象;在论诗时,黑格尔认为诗的外在客观因素是“内心中的观念和观感本身”,这也表现出黑格尔承认美可通过间接感性形式表现出来,据此我们也能合理推出黑格尔承认哲学美的存在。

再从黑格尔自己对美的理解来分析一下哲学美存在。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有两个要素,一是作为内容的理念,一是表现内容的感性形式。我们知道,艺术、宗教和哲学是表现绝对精神的三种形式,只有在哲学这个形式中,绝对精神才得到最适合的表达,因而,从内容上看,哲学具有绝对理念的内容。从表现内容的感性形式上看,黑格尔哲学由于是一种逻辑体系,不具有直接的感性形式。但是任何一种逻辑不可能完全离开感性形式,尽管这感性形式不是直接的,在进行逻辑活动中,大脑中总会有具有感性形式的意识呈现物,也就是说,具有逻辑形式的哲学也会具有感性形式,只不过这种感性形式不如艺术中的感性形式那么直接,在艺术如画中,图画就是一个直接的感性形式。细究一些,艺术家在创作和欣赏者在欣赏图画时,本质上并不是在创作和欣赏图画所具有的直接的感性形式,而是通过图画直接的感性形式来表达和欣赏画中的意象、境界,这种意象和境界虽通过图画直接形式的触发,但已不是图画的直接感性形式了,而是通过想象力的作用而达到了一种间接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才真正表达意象、境界,所以黑格尔说:“在音乐里艺术已不再让精神性的东西淹没在一种感性的可以眼见的就在目前的形象里去(像在绘画里那样)。”艺术实际上也是通过间接的感性形式来表现内容的,具有逻辑形式的哲学也具有间接的感性形式,这就意味着可以合理地认为哲学有可能成为一门具有感性形式的美。

上面只指出的可能性,要分析黑格尔哲学是否是一种美,关键要去分析哲学所具有的间接感性形式的特点。这就涉及到黑格尔哲学的本质问题。黑格尔哲学的精髓是他的逻辑学,逻辑学的实质就是辩证法,就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逻辑学是研究纯粹概念的,它从“纯有”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环节最后进展到绝对理念,而绝对理念是扬弃了内容的形式,或者说在绝对理念中,形式就是内容,绝对理念的实质就是方法,黑格尔说“理念的真正内容不是别的,只是我们前此曾经研究过的整个体系”,而这种体系就是全体的开展,“这种全体的开展,我们就称之为方法”。这种方法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它发展为他物是综合,但这个他物又是自己,因而又是分析,这个在他物之中看到自己的方法就是辩证法,“这个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判断的环节,通过它,那开始的普遍的东西从自身中把自身规定为自己的他物,它应该叫做辩证法的环节”。辩证法的灵魂就是上面所说的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这个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关系的单纯之点,是一切活动——生命的和精神的自身活动——最内在的源泉,是辩证法的灵魂”。这种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在他物中能看到自己,这就是说,黑格尔哲学能给人万物一体的间接的感性形式,到底黑格尔哲学能给人什么样的间接感性形式,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间接感性形式的性质是万物一体,人们能够通过这个大脑中产生的间接感性之物体验到万物一体的美感。这样,黑格尔哲学不仅能够产生间接的感性形式,而且这种感性形式具有万物一体的性质,从而能让人体验到美感。可见,从黑格尔的自己标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看,也能合理推出黑格尔哲学美的存在,因为哲学既具有绝对理念的内容,也具有表现这内容的间接感性形式。

结之,从自然美经艺术美最后到哲学美,这就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的逻辑路径。


推荐访问:艺术美 自然美 哲学

热门排行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5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五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1  自从递交入团申请书,成为一名团员以来,一直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龙江先锋

2023年度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范例推荐)

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记录好作文是提升个人能力最高效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进行记录,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别样的我600...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精选文档)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盛产苹果。我爱家乡的苹果。苹果树春天长叶,秋天结果。它的叶子是卵形的。花型较小,朵朵小花...

生命姿态作文800字,生命姿态作文发言稿(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2023年度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3篇)(完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 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2023年度三年级作文小猴子过生日续写过生日(完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

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际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常规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