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新手
对照表
6.关于渔轮
渔轮要根据不同的抛竿类型来配备。通常,筏竿、矶钓竿、小海竿抛投距离较近,所需线较短,渔轮可配偏小一些的,2000型以下即可;海竿则要配3000型及以上的中大型渔轮。渔轮的配备原则是,垂钓的水域面积越大、抛投距离越远,就越需要配备储线量稍大些的渔轮——至少要保证能缠100米以上6号线。
国产优质渔线轮除了材质过硬、做工精细外,其使用的密封轴承一般不少于7个。好的渔轮外观考究无瑕疵,各标识清晰无误,摇轮时顺滑流畅,无任何阻碍、卡顿感和杂音,快速摇动也不会出现抖动,售后服务有保证,这些都是好渔轮的参考指标。购买品牌渔轮价位往往高一些,但这是值得的。
任何渔轮都有最大承受力,钓者对此要有了解,摇轮收线不可用力过猛超过极限,否则极易加速齿轮磨损和摇把断裂,影响渔轮的整体使用寿命。
渔轮尽量不要放在地上,也不要进水,使用后要将渔轮的泄力调松,以保护泄力强度,擦拭干净后再放入布袋里封存。渔轮要不定期地进行全面维护保养,必要时需进行拆卸并在轴承部位上油(新手不可轻易拆卸渔轮,以免装配不上,可带至渔轮购买处进行保养)。
7.钩、竿、线搭配的一般原则
一般来说,细线宜拴小钩配软调竿,粗线宜拴大钩配硬调竿。这并不是说细线不能配大钩和硬调竿,粗线不能配小钩和软调竿。只是细线配硬调竿遭遇大鱼时由于竿身太硬很容易断线跑鱼,化解的做法是抛竿不能太满,提竿刺鱼力度不可过大,必要时要施放失手绳;粗线配小钩关键在于难以绑得结实,容易造成脱钩跑鱼。
8.关于抄网
抄网是钓大鱼的必备工具。通常,钓鲤鱼、草鱼、鲢鳙、青鱼等体型偏大的鱼种时,所用抄网口径最好在50厘米以上,钓小型鱼配备的抄网可小一些。作钓时,抄网要放在自己伸手可及且不易被人踩到的位置,用后要把抄网杆上的沙子擦拭干净封存。
9.关于鱼护
鱼护用于盛放鱼获,置于水中,以保持鱼获鲜活。钓小型鱼宜使用软线编制的鱼护,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鱼获鲜活,用硬线编织的鱼护适合装大鱼。
10.绑钩的基本技能
钓鱼人要学会自己绑制单钩钓组、双钩钓组、串钩钓组、爆炸钩钓组、鲢鳙钓组等钓组;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对象鱼、个体大小、季节来选用钩子、鱼线、铅坠、浮标,以实现合理搭配,高效作钓。
二、鱼饵配制的基本技能
1.切勿迷信“万能饵”
受摄食水域食物的种类和环境的影响,鱼儿的摄食习惯各有不同,即便不同水域中的同种鱼,也会偏爱不同的钓饵。所以说,万能饵、通用饵是不多见的。
2.影响鱼儿食性的因素
在鱼儿可摄食的温度范围内,绝大多数鱼儿的胃口和喜好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刚能达到鱼儿摄食的标准时——如东北地区的初春、深秋、初冬时节,鱼会对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如各种虫饵)情有独钟,而对低蛋白食物(如各种粮食类饵料)缺乏兴趣,这时配饵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用高蛋白动物饵料,如红虫、蚯蚓、面包虫、秸秆虫、小虾等,若使用面饵,则应适量添加各种含动物蛋白的饵料,如虾粉、蚕蛹粉、红虫粉等。水温逐步升高后,鱼儿的新陈代谢会加快,活性加强,对动物蛋白的需求越来越少,食谱范围越来越广,几乎对什么食物都感兴趣,这在大体型鱼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通常来说,在水温较高的季节(如夏季、秋季)钓大体型鱼,钓者宜多用纯天然的含谷物清香的饵料,原则上味型要偏淡一些,如以玉米面、饲料颗粒、红薯为主料,经过处理再搭配其他辅料的爆炸钩钓饵;还有带浆的麦粒、稻米粒、玉米粒等手竿钓饵,都很不错。深秋的用饵原则和初春水温较低时大体一致。
黑鱼、鳜鱼、大翘嘴、鲈鱼等肉食性鱼种摄食主要关注的是鱼饵的动态和大小,气温越高,鱼体越大,鱼饵的动态感就应该越强。
3.野生鱼和养殖鱼的胃口各不相同
通常来说,野生鱼对食物并不挑剔,它们始终对纯天然饵情有独钟,只要你的钓饵符合天然饵的味道特性,就是最佳钓饵,过腥、过香、过甜、过酸、过臭都不可取。
养殖鱼长期依赖人而生存,因此只要你的钓饵符合原塘饵料的味道,就是不错的钓饵。钓者可以将原塘颗粒当作基础饵料,再加以适量的目标鱼种饵料,用养殖塘里的水和饵,就是上好的钓饵。
4.一些野生底栖非肉性食鱼类,对水底新鲜的苔藓总是情有独钟的
如果钓点水底苔藓过多,那么该水域野生鱼的密度一般不大,钓饵最好要具备新鲜苔藓的味道,上钩几率往往较大,这是底层鱼长期在水底生活啃食苔藓所致。
5.野生肉食性鱼类的特点
野生肉食性鱼类始终以捕食水中小鱼、小型两栖动物和昆虫为生。这类生物是最有效的饵料。
6.掌握配饵的基本原则
钓鱼人要学会配置适用于钓各种对象鱼所用的窝料和钓饵,一条基本的配饵原则是,钓饵要与窝料的味型相一致,且钓饵的质量要略高于窝料;高温时节钓饵要偏淡,低温时节要偏浓;要通过了解不同的对象鱼在不同的季节、水温以及气压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对食物味型的偏爱程度来配制窝料和钓饵;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水情、鱼情来调整钓饵的软硬度和雾化的快慢。静水、微流水、中速流水、快速流水等水情所需的钓饵软硬度和雾化快慢时间都是不同的。
对象鱼不同,所用饵料也要有差异。手竿钓非肉食性鱼类时,低温季节饵团要小,高温季节饵团可适当加大,且要尽量松软,钩条钩尖隐于饵团内,饵团可稍微黏一些,但绝不可过于黏硬,只要保证不被流水冲走即可。手竿拉饵垂钓对钓场水域特征的要求比较特殊,多用于垂钓静水坑塘。
使用海竿时,爆炸钩饵团要尽量松散,钩尖既可外露,也可埋入饵团中,但不可埋得过深,要保证饵团落底后钩尖能尽快外露,以利鱼儿吸入口中;钓有一定流速的水体,饵团可稍硬一点(不可过黏过硬),钩尖最好外露。
使用抛竿荤饵钓肉食性鱼类时,钩尖要外露,且要保证荤饵的鲜活;而用手竿施钓时,荤饵也要保持鲜活,钩尖是否外露则需灵活掌握。
三、掌握选钓位的基本技能
1.钓大鱼要找到有大鱼存在的水域,一般来说,大水面、水够深,则有大鱼;洪水过后的江河主河道的河湾处,以及洪水漫过的大的深塘之中往往有大鱼。
2.在纯天然水域中垂钓,钓饵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所选钓位是否有鱼。这里所谓的“有鱼的钓位”有三层含义,一是下竿就有鱼吃钩,即钓饵落点有你所钓的对象鱼;二是通过抛撒诱饵能把附近的对象鱼吸引过来;三是钓饵落点是鱼儿觅食洄游的必经之路。要知道,大鱼总是有相对固定的觅食洄游通道和休息的鱼窝,特别是那些陈年老鱼,这些特征非常明显,千万不要认为你所钓水域中的任何地点都有对象鱼来光顾。
3.在水中溶解氧能满足鱼儿正常摄食的情况下,要选择具备适合鱼儿生存的水温和鱼儿感觉比较安全的水域作钓位,这种位置可供鱼儿摄食的食物往往比其他地方更多。通常来说,天冷时节要追高温水域而钓,而盛夏时则要选择树荫下、涵洞旁、桥墩下等水温相对低的位置作钓位(耐高温的草鱼、鲢鳙鱼、黑鱼等鱼除外)。
4.在坑塘选钓位的一般做法是,方塘首选四角,长方形塘要钓腰,异形塘要钓嘴,圆心塘要钓心;风天选位的一般做法是,长风钓腰,轻风钓尾,大风钓风头;在湖库中选钓位时,高温季节要选迎风一侧,低温季节则相反,高温季节要背着太阳钓,通常上午钓东、下午钓西,低温季节则相反,要迎着太阳钓;钓江河中的大鱼时,要首选弯道中靠向深水的一侧。
5.越是深水钓位,越容易上大鱼。此外,所钓鱼种不同,所选钓位也不同,钓者要了解并根据所钓对象鱼的习性,如对光线感应程度、对水温和水中溶解氧量的适应程度,对水底环境的不同要求来合理选择钓位。
6.钓位会随着季节、水温、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而变化,固定不变的钓位是不存在的,例如寒冷季节宜钓深水,温暖季节要钓食物丰富处,炎热季节早晚和夜间可钓相对浅一点的水域,中午前后则要钓相对比较深的水域,炎夏晴天可钓水草处,因为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会使水中氧气充足,而阴雨天水草处非但不能释放氧气,反而会消耗氧气,这时就要钓水草外围相对比较空旷的明水处。
四、出钓时间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出钓时间很关键。以季节来看,初春、深秋和初冬低温时节宜钓中午前后,盛夏、初秋的早晚和整个夜间则是最佳出钓时段。
总体来说,昼夜温差越小,出钓越有把握,特别是春、秋、冬季温差小于等于7℃的天气,效果最为明显。而在炎热的夏季,这种温差可能预示着气压较低,天气闷热,这种天气以钓早晚和夜间或有风天为宜,其他时间则适合在有水流、不缺氧的水域里施钓。
钓鱼人要尽量掌握典型鱼种的最佳摄食水温,以把握最佳出钓时间。比如鲫鱼、鲤鱼15℃~25℃,最佳出钓季节是春秋及夏季的早晚和夜间;鲇鱼22℃~28℃,水温低于10℃不再进食,最佳出钓时间是春夏和初秋的中午前后;鳊魚20℃~28℃,低于12℃停止摄食,最佳出钓时间是初秋以及夏季的早晚和夜间;草鱼20℃~32℃,水温低于12℃不再进食,最佳出钓季节是盛夏和初秋;鲢鳙22℃~32℃,水温低于15℃不再进食,最佳出钓季节是盛夏和初秋;黑鱼25℃~35℃,水温低于15℃进食很少,低于12℃停止摄食,最佳出钓时节是盛夏和初秋;罗非鱼24℃~35℃,低于10℃会死亡,鲮鱼20℃~30℃,水温低于15℃停止进食,这两种鱼以盛夏出钓为最佳。绝大多数冷水鱼类的摄食水温在13℃~18℃,如哲罗鱼、雅罗鱼、狗鱼等。
五、判断大鱼进窝、咬钩和提竿技能
通常来说,如果浮标有规律的点动突然消失,变得平静不动了,闹钩的各种小杂鱼也瞬间不见踪影,窝内异常安静,则很可能有大鱼或肉食性鱼类靠近,这时钓者就应打起精神来,充分做好各项准备,耐着性子等待大鱼吃钩,并准确把握提竿时机。
通常来说,咬钩的鱼个体越大,浮标动作就越沉稳有力,小鱼咬钩则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标相。钓者如果感觉有大鱼咬钩时,不必忙于提竿,可略作延迟,以便大鱼将钩子吞得更深一些;钓小鱼则要抓小鱼吞钩的第一信号,及时提竿。
六、遛鱼的操控技能
钓者首先要有制伏大鱼的心理准备和信心,切忌急躁。实际上,遛鱼就是折腾鱼的过程,只有把鱼折腾精得疲力尽了,抄鱼才有把握。遛大鱼要始终保持钓线不松,这是确保大鱼不跑的基本前提。手竿遛大鱼的关键在于提竿瞬间挺住竿子,确保竿子竖起一定角度,并始终将钓竿弓起,任由鱼来挣扎。钓者要学会通过钓竿的弹性来消耗鱼的体力,有些大鱼由于力量过大,竿子提不起来,为了防止“拔河”断线跑鱼,钓者应及时下蹲,降低重心,使钓竿弓起,如果竿子仍无法立起,就要释放失手绳。
海竿遛大鱼相对比较容易,其关键在于中鱼前要将渔轮的泄力调好,这样渔轮的泄力功能才能在遛鱼时发挥作用,不至于因为临时调整泄力而忙中出错导致跑鱼。无论使用手竿还是海竿,钓者在中大鱼后都要将其遛乏之后牵至岸边再行抄鱼。
七、安全技能
钓位切忌选在高压线下,抛投竿时要留意前后左右是否能碰着人,摘钩时不要被钩子伤到手;冬钓时注意防寒保暖,夏钓要防蚊虫叮咬和蛇的攻击。中雨、大雨、雷雨天不宜出钓,阴雨天要当心钓位湿滑,抛投竿和遛鱼时更要注意,谨防落水。
推荐访问:新手
上一篇:浅析水产实验动物的伦理与福利
下一篇:刘汉元:用科技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