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篇

|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篇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陈希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精心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有关工作,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广大党员要以庆祝建党为契机,以历史为“坐标”,以理论为“钥匙”,以榜样为“灯塔”,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凝聚起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以历史为“坐标”,校准前行方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百年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党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峥嵘岁月,记录着过去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也向世人展示着信仰之美、崇高之志和使命之重。学习党的历史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党员不了解党的历史,对党的认识还有没有那么深刻?对党的热爱还会不会那样深沉?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历史使命感,认真品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重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全过程。

  以理论为“钥匙”,开启实践大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钥匙。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时刻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事实证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没有方向;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蓝图也会成为空想。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提升理论素养,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在真学真信中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这把“金钥匙”,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结合具体实际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通过理论指导解决实践问题,不断增强“开锁”本领、提高“开锁”能力。

  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奋斗征程。一个政党因榜样而焕发活力,一个国家因英雄而充满希望。细数百年来党内涌现的先进典型,有方志敏、刘胡兰这样“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革命先烈,用热血诠释了对党忠诚;有雷锋、焦裕禄这样“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英雄儿女,用一生书写了无私奉献;有黄文秀、吴国良这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扶贫干部,用生命浇筑了脱贫之花。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告慰。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两个一百年”在此交汇,“两个大局”在此交织,“两个五年”在此交接,党员干部当以榜样为“灯塔”,继续发扬和践行共产党人对党之忠诚、对国之至诚、对民之赤诚的优良传统,立足岗位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共同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够更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献策献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奋斗纲领,是凝心聚力、兴党强国的行动指南,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路明灯。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坚持学、认真学更要学以致用,用新思想去开创新局面。

  在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党确立了总书记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于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的目标任务,必须始终终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我们要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高度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要学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认清新时代背景下的的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和使命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我们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部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要总览全局、把握方向;要坚定信心,继续推进;只有将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与新时代结合,才能实现对具体同坐的再梳理、再谋划和再提升,只有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有新境界、新担当、新追求。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追求形式花哨,要真正学懂弄透,用新思想理论实现政治觉悟、履职能力、作风标准的新提升,在树牢“四个意识”、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做好表率;在学以致用、真抓实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见效上做好表率;在强化政治责任、转变作风、严于律己上做好表率,发挥好领导带头作用,形成了努力、自由、乐观的氛围,提升了大家对于新时代的期许。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一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考虑,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体现了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首先,要在学懂上下功夫。“懂”是前提。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努力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领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次,要在弄通上下功夫。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同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最后,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中国的梦想是历史、现实、未来的我们一代,是青年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将在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发言和深刻期待。青年一代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凝聚人心,扎根人民献身国家的新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想的追梦者、梦想者,也是很多下一代的引导者。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在新时代,许多青年的发展机会,建立工作的舞台无限广阔,梦想实现的前景光明,我们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我们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我们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梦想相结合,我们自己的目标与祖国的两百年的奋斗目标相同

  国家青年教师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追梦者、圆梦人,也是广大青年学子的引路人,更是立德树人,实现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教师,要努力为许多青少年的成长下功夫,考虑青少年的想法,寻求青少年的愿望,促进青年教师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促进青年教师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促进青年教师将自己的奋斗融入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奋斗,在追逐梦想中释放热情,在梦想中献出青春的我,为民族的复兴铺平道路,培养更多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新时代的青年有青年一代的责任、责任、

  命,有青年的一代的目标、梦、追求,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脚踏实地,肩负着责任、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更多人参与筑梦之路,让更多的正能量在追梦路上传递下去,让一份情怀触动众人之心。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贯穿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色。

  一是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丢掉老祖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特别是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驳斥各种奇谈怪论。这一思想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这一思想,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积极借鉴别国治国理政经验,展现出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

  二是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直面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矛盾、风险和挑战,着力探索破解难题、推进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这一思想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是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亲民、爱民、忧民、为民的真挚情怀。这一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四是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一思想积极探索规律、自觉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要求谋划事业发展,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经党中央批准,《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已经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这部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连同第一、二卷,集中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发展脉络、主要内容,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

  研读这部重要著作,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感受深切的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蕴含其中的精髓要义、思想风范,最为鲜明的是人民至上、崇高信仰、历史自觉、问题导向、斗争精神、天下情怀。这几个方面贯通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大国外交的全过程,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各方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造、实践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体现。

  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对人民怀有真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的人民领袖,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刻体会到“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至上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

  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执政兴邦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推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还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都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彰显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真挚情怀。

  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动力源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鲜明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代的奋斗进程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取得决定性进展,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能够成功应对,疫情防控斗争能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就是因为我们党真心尊崇人民、真诚相信人民、真正依靠人民,凝聚起澎湃向前、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崇高信仰,就是心有所信、行有所向,矢志不移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灵魂、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人们矢志奋斗的不竭动力。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标识和政治底色,这一思想通篇闪耀着理想的光芒、真理的力量,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远大抱负。

  这种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坚守,坚定不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穿破黑暗、迎来光明、创造辉煌的指路明灯。2018年,我们党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表重要讲话,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信仰信念,展现党和人民志不改、道不变的意志决心。坚守本原才能信之弥坚,发展创新才能行稳致远。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造,不仅感受到真理在手、大道在我的浩然正气,而且感受到挺立潮头、引领时代的蓬勃朝气;不仅感受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和升华,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的相互激荡。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富有理论定力、实践伟力、时代魅力的根源所在。

  这种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体现在对方向道路的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革命理想高于天。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的高扬和坚守,是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一条红线。在党的十九大后新进两委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勇于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几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新气象,着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开启了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征程,打开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更加笃定昂扬。

  历史自觉,就是深刻洞察“两个大局”,牢牢掌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不断认识把握历史规律,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自觉在历史潮流中认清方位、明确方向、把握主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到这一思想始终站在历史活动实践主体的高度,汲取中华五千多年文明赋予的深沉历史积淀和历史智慧,蕴含着对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的深刻认知,彰显着深邃的历史观照、深厚的历史情怀、强烈的历史担当。

  这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自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的创新理论中具有引领作用、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深入洞察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及其背后的历史规律,深刻阐明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传承中华文明、投身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找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这几年,国际国内形势深入演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鲜明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将其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进一步揭示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所经历的历史进程。在“两个大局”交织奔涌的历史洪流中,只要坚定目标信心、科学识变应变,就一定能抓住历史机遇、实现历史跃升。

  这是勇于自我革命、以百年风华正茂引领千秋伟业的高度自觉。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遍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向全党全国人民鲜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从光荣历史中走来的党,更是自觉担当历史责任、矢志完成历史使命的党。可以说,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推进党的革命性锻造,持续革新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是对9100多万党员、14亿中国人民的责任,也是对无数革命先辈、民族先驱、古圣先贤的历史交代。正因为坚持这样的自觉和担当,我们推进“两个革命”的意志不可动摇,步伐永不停歇。

  问题导向,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砥砺前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事业发展的磨刀石。新时代的开创、新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在扎根现实土壤、回应实践需求、回答时代课题中实现的。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由实践检验的科学态度,善于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科学方法,感到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为我们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迎难而上破解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

  问题导向体现为求真务实、实践第一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无论是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论断,还是作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无论是推进精准扶贫脱贫的政策方略,还是要求在制度建设上补短板、强弱项,都来自于对“实事”清醒而全面的认识,对“求是”坚定而执着的追求,对“变”与“不变”的精准把握,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唯实务实的思想品格和直面矛盾的政治勇气。正是在“实践—认识—实践”持续深化的过程中,在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党的创新理论彰显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

  问题导向体现为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决坚毅的党性和人民性,以“为党和国家长远计、为子孙后代万世谋”的责任担当,推进一系列大事要事,攻克一系列难题难关。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持之以恒纠“四风”、刮骨疗毒反腐败,啃下贫中之贫“硬骨头”,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知行合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真抓实干,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党就一定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伟大业绩。

  斗争精神,就是把握事物本质、增强斗争意识,以自觉的斗争实践打开新天地、夺取新胜利。斗争是事物发展和实践创新的实现形式,体现着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就是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适应社会发展、矛盾运动的内在趋势和要求,主动作为推动事业前进跃升。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实践进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洞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自觉运用,深切感到深沉厚重的忧患意识、风雨不动的战略定力、顽强不屈的斗争意志。

  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政治清醒、应对风险挑战。我们党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从“进京赶考”“跳出历史周期率”,到防范重蹈苏东剧变覆辙,再到警惕“四种危险”“四大考验”,我们党始终保持对危险风险的忧患警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辩证法,揭示了斗争的客观现实性、历史必然性,是对全党的谆谆告诫、对全体人民的深刻警醒。

  以英勇无畏的斗争姿态战胜艰难险阻、磨砺精神意志。建党近百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就是与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不懈斗争的历史,就是在斗争中锤炼钢铁意志、升华民族精神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全党指明了斗争的方向方法,而且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发扬斗争精神,就是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骨头要硬、本领要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斗争精神体现在战时、也体现在平时,要以奋发有为、拼搏奋斗的姿态立足岗位、干事创业,众志成城守护和创造美好生活。

  天下情怀,就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作为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着协和万邦、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胸襟和情怀。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世界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普遍愿望,新时代中国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新作为、新担当。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深切感到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对人类命运的真诚关切,深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以为人类谋发展、为世界谋大同的高远境界,创造性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时代之变。当今世界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愈演愈烈,霸权思维、霸凌行径变本加厉,气候变化、战乱恐袭、饥荒疫情等风险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秉持“天下一家”的情怀,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的鲜明立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美好愿景,汇聚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这些重要理念,传承发扬了中华文明“天下大同”的思想精华,超越了一些人奉行的零和博弈和对抗性思维,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以合作共赢增进人类福祉、惠及世界人民。当有的国家热衷于退群、关门、建墙的时候,中国高举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旗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拓展自贸区建设、完善外商投资法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鲜明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欢迎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等等。在全球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国际合作,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倡议,中国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帮助,为携手抗击疫情作出了中国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领会精髓要义,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把握和推进新时代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精心组织理论宣传普及,深化理论研究阐释,讲清楚科学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创新开展对外传播,更好传递中国理念、中国声音。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投身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应用,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的政治定力;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刻阐明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深刻阐明了“推进什么样的改革、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推进改革”的根本动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韬略;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保证,充分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忧患意识。

  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关键的是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标看齐、真抓实干,着眼事业发展选准用顺管好干部,坚持不懈夯实固牢基层基础,大力重才聚才用才,从严从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各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在20xx年新年贺词中所讲的这句话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励志语。说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实实在在的感触,时刻鞭挞着我立足岗位、矢志不渝,不懈奋斗。今天再次听到陈希校长慷慨激昂的陈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给予我莫大的鼓励,鼓励我不要怨位低、不要烦事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一遍遍给百姓讲解惠民民生的好政策,没有挨家挨户聆听群众的心声,就不可能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里,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着一代人去实现。这就需要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这是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宏伟蓝图的政治保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代表们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未来就会像‘复兴号’高铁一样坚定前行、锐不可当。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期中,不断磨练,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劲头,真正为人民、国家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唱响属于我们一代人好声音。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指出了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不忘本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可割裂。不忘本来,就是要坚决守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对其进行传承与弘扬,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植根塑魂。

  坚持不忘本来,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厚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汉语热方兴未艾,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广受欢迎,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日俱增的吸引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把它当作古董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发扬光大,推动其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务现实。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坚持不忘本来,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当前,我国主流思想文化健康向上、正能量强劲,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仍不时沉渣泛起。根之茂者其实遂。如果忘其根本、挪窝倒腾,生搬硬套、强行嫁接,就等于丢掉了精神世界的“身份证”,就无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千百年来凝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惟有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

  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过程中逐渐丰富、成熟、壮大的文明。吸收外来,就是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综观世界文化发展史,不同文化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补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历史也昭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才会更丰富、更博大,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反之,在文化上封闭保守、妄自尊大,必然导致僵化、停滞和落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正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强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在“各美其美”前提下,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坚持吸收外来,要更加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开放自信地与之交流、交融和互鉴、互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他还强调,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不盲目选择,更不搞全盘西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进行中国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具有基础性、引导性,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当前,我们最重要的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强大动力。

  到建党100年时,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们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并明确了每一步的阶段性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中,有“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的要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中,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的要求。可见,文化繁荣兴盛始终是我们不懈奋斗的重要目标和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完全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始终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总体上是相互对应、彼此支撑的。这启示我们:面向未来,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有益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推动文化由“大”变“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这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的根本原则。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向未来,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思想文化是最需要也最能够进行创新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感召、武装、启迪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辩证理性和科学扬弃精神,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大力创新、不断创新、永远创新。还要看到,吸收外来也有一个如何克服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惟有结合实际转化创新。我们党在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方面从来都秉持学习、借鉴、转化、创新的态度,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立足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从根基和本源上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学习《简史》,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掌握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包括了解社会主义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了解社会主义怎样由一国发展为多国,取得了哪些初步成就,在经受了苏东剧变的严重挫折后,又怎样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学习《简史》,可以帮助我们夯实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为什么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什么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通过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什么是一个长期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认真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认真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深入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精神实质,真正打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根基。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史长达500多年,其中包含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丰富深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通过学习《简史》,可以纵观500多年世界变迁,认清社会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既不为发生的历史曲折所迷惑,也不为遇到的各种困难所动摇。其次,通过学习《简史》,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总结他们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总之,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认真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这些活生生的重要事件,我们会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这对于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分重要。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着我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不同,必须经过人类的活动得以实现,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史又是一个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演绎了无数为真理而献身、为主义而奋斗、为信念而坚守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他在中学毕业时就树立了为人类工作的崇高理想。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面对普鲁士*厚禄的利诱,不为所动。颠沛流离的生活,穷困潦倒的家庭状况,孩子无钱看病夭折的打击,身体饱受疾病的折磨,都没有摧垮马克思的意志,他始终不忘初衷,以顽强的意志走向自己的目标。列宁的奋斗精神同样令人十分感动。在从事革命的过程中,他不但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流放,而且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悬赏通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了《国家与革命》等重要著作。在晚年病情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列宁仍然以十分顽强的意志在病榻上继续工作,口授了许多重要文献,为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耗尽了最后心血。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无产阶级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斗争精神,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无数革命先辈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矢志奋斗的精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之不竭的强大精神源泉。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十分重要。世界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学习《简史》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在当时蓬勃兴起的世界社会主义大潮中,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而诞生的;了解我们党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了解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方面,学习《简史》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与欧洲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影响,在十月革命以后成功开辟了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中国代表了世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遭到挫折,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形势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稳定和发展了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1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立足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从根基和本源上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学习《简史》,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掌握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包括了解社会主义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如何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了解社会主义怎样由一国发展为多国,取得了哪些初步成就,在经受了苏东剧变的严重挫折后,又怎样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学习《简史》,可以帮助我们夯实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为什么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什么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通过革命斗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什么是一个长期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是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认真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认真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将其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深入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精神实质,真正打牢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根基。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社会主义发展史长达500多年,其中包含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丰富深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通过学习《简史》,可以纵观500多年世界变迁,认清社会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既不为发生的历史曲折所迷惑,也不为遇到的各种困难所动摇。其次,通过学习《简史》,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总结他们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总之,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认真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这些活生生的重要事件,我们会得到许多启发和教益,这对于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分重要。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激励着我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合乎规律的必然趋势,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不同,必须经过人类的活动得以实现,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史又是一个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演绎了无数为真理而献身、为主义而奋斗、为信念而坚守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他在中学毕业时就树立了为人类工作的崇高理想。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面对普鲁士*厚禄的利诱,不为所动。颠沛流离的生活,穷困潦倒的家庭状况,孩子无钱看病夭折的打击,身体饱受疾病的折磨,都没有摧垮马克思的意志,他始终不忘初衷,以顽强的意志走向自己的目标。列宁的奋斗精神同样令人十分感动。在从事革命的过程中,他不但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流放,而且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悬赏通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了《国家与革命》等重要著作。在晚年病情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列宁仍然以十分顽强的意志在病榻上继续工作,口授了许多重要文献,为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耗尽了最后心血。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无产阶级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和斗争精神,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无数革命先辈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矢志奋斗的精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之不竭的强大精神源泉。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十分重要。世界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方面,学习《简史》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在当时蓬勃兴起的世界社会主义大潮中,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而诞生的;了解我们党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了解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方面,学习《简史》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与欧洲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影响,在十月革命以后成功开辟了东方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中国代表了世界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遭到挫折,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形势下,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稳定和发展了世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2

  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x委、x委工作要求上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严肃查处xx县农业农村局在实施xx养殖项目验收过程中,敷衍塞责、走过场、以简单走访x户代替面上成果验收,致使项目资金被截留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督促有关党组织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纠正和防止容易出现的“表格抗疫”、重复检查和多头报告等问题。全x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xx个,处理x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

  持续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聚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和私车公养等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方式,靶向监督,精准开展节日期间纪律作风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xx个,督促整改问题xx个,移交问题线索xx件。全x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xx起x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通报曝光x批次xx人。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3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和大家一样,身在会场之外,心在会场之中,时时关注着来自北京的声音,沉浸在十九大的浓浓氛围中。会议刚一闭幕,我们单位就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组织学习交流,统一的是思想、领会的是要求、明晰的是思路、凝聚的是动力、推动的是建设。今天,我联系岗位实践和个人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经典理论学习,做到源流结合、融会贯通,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要保持思想敏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在敏感问题面前不迷惑,防止被敌对势力的蛊惑所蒙蔽;在复杂环境面前不麻痹,确保个人不犯政治性错误、不出政治性问题。要始终保持一致。对党忠诚是具体的、有实质内容的,不能表起态来调门挺亮,较起真来变形走样。要体现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模范落实中央部署、正确对待利益得失的点滴养成中,以具体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文化品格融入到建设和工作之中,多想事业、多想群众,心无旁骛、恪尽职守。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增强勇于负责任的工作魄力。强化职责就是使命、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时刻牢记组织重托,时刻牢记岗位责任,时刻牢记群众信任,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做到差距面前不推诿,矛盾面前不回避,风险面前敢担当。力争做负责任的人、干负责任的事,在主动担责中对岗位负责,为领导分忧。再一个是,保持创新谋发展的工作状态。把打造精品、追求卓越作为职业操守,把瞄准一流、创先争优变成行为习惯,把精雕细刻、追求完美当成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工作标准,确保负责的每项工作都力争成为精品,组织的每个活动都力争不留遗憾,担负的每次任务都力争精彩圆满,以奋发有为的激情和干劲,圆满完成组织赋予的各项任务。

  作为党的一份子,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以强烈的党性意识带头践行要求,努力做出新气象新作为。一是在落实制度上做好表率。作为党员干部,既要自觉依靠制度筹划、指导和开展工作,又要自觉接受组织、群众、纪律的监督,做到行动先于群众和一般干部,标准高于群众和一般干部,要求严于群众和一般干部,防止和杜绝学习上的“双重态度”、言行上的“双重标准”、落实上的“双重规则”,增强制度执行的示范力。二是在坚持原则上做好表率。特别是要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做到有“四气”:一个是有勇气,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报实情;第二个是有正气,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贪不占,不搞歪门邪道;第三个是有硬气,敢于较真碰硬,解决难点棘手问题;第四个是有底气,做人讲原则,遇事有主见,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三是在清正廉洁上做好表率。坚决落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金钱面前不伸手、利益面前不攀比、权力面前不放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以上是我这段时间学习报告的几点粗浅体会,悟得不深不透,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4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其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行动指南,要求全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笔者认为,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学”、“实干”和“常思”,真正将新思想融化于心、体现于形。

  要全面深入学习。“深”学,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绝对不能止于讲过了,集中学过了,心得体会交了,就算完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把深入学习纳入重要议程,组织集中学,更要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同时注重辨析讨论,真正将新思想学精,将新精神学透。

  要坚持实学实干。“实”干,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工作当中,以此为重要工作指南,在实干中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党员干部要从真从实,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规,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要经常思考紧密结合。“常思”,就是要经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实践中多思多想,总结提升,更好地指导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关键在于全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各级党组织平时要做到日常学习、主动思考,要把学习的成果思考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高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真正做到讲政治、有作为、树功业。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国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用心学习、用心领悟,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考验和磨砺中提高觉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推荐访问:新农村 对策 中国社会主义 浅析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路论文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 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解决?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措施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新农村建设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当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热门排行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篇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篇1对x外墙、屋檐瓷砖脱落或渗水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排查与修复,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下面是天涯涛源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篇1按照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三严三实”各项要求,坚决从点滴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区委党校组织召开2017年度机关支部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篇1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奋力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1本次培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窃密技术和泄密案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及反思。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篇1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书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篇1在全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提出以“四个着力”深化整治措施,力促落实整改,筑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5篇】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五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23年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  人生来有就不同种的心态,主观上客观上的都是不同的感受。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观念也不同。任何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