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征程上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提质增效研究

| 来源:网友投稿

□李宏涛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这一重要文献中首次以专章论述国家安全,“安全”一词共出现了91次,创历次报告之最。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具有根基性前提性特殊重要地位。报告中回顾了“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对于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安全主动权的关键作用,强调要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要“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报告还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是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机关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人民警察队伍理应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与坚定,自觉维护接续提升政治忠诚。作为培育人民警察生力军后备军的重要教学科研训练战线,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提质增效将对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二十大有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新要求新部署产生基础性深远影响。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不仅是新征程新任务的外在要求,也是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践行“对党忠诚”政治品格的内在必然。

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的内涵十分丰富,忠诚培育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忠诚指道德主体基于理性选择而对道德客体形成并保持的稳定的情感认知态度与持久的责任外化实践。忠诚品德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如:“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忠诚”实现了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不同以往的深刻内涵。深刻把握“对党忠诚”基本内涵,对于公安院校更好履行育警铸魂神圣使命有着基础性深远影响。

(一)“对党忠诚”首先要做到对党高度信赖

信赖是思想上的高度精神寄托和行动上的坚定现实追随。信赖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和指向性,忠诚具有内生的自觉性和重复性。信赖程度直接影响忠诚的可靠度和持久度,只有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才会紧随笃行。“对党忠诚”首先应该是唯一的、彻底的、不掺杂质的,这必然要求时时处处对党高度信赖。为了稳定维持这种高度信赖,要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历史功绩中感悟党的理论伟力和实践伟力。感悟党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理论品格。感悟党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与时俱进、不负人民的实践品格。不断坚定党能持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信念与信心。

(二)“对党忠诚”内在要求忠于马克思主义

美国哲学家罗伊斯指出:“忠义之士,……他是拿主义做指导的。主义命令做何事,即做何事。他的尽心也是全部的,毫无保留的。主义所命,生死是不计的。”[1]可见,政治忠诚的产生是建立在对主义的理性认知基石之上的,政治忠诚的巩固也必然要求深化对主义的认知与认同。“对党忠诚”同样不能仅仅依托于对党怀有朴素的情感认同,更要植根于对党领导推动的伟大历史进程持有强烈的理性自觉。唯有理性自觉才能涵养理论清醒,唯有理论清醒才能促成理论成熟,唯有理论成熟才能奠定政治坚定,才能始终做到把党摆在心头正中,铁心向党永不叛党。与此同时,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政治修养,政治坚定必然要求理论坚定。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对党忠诚”的内在规定性,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掌握的深度直接决定了对党忠诚的坚定程度。这要求持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种持续坚定的信仰和信念是“对党忠诚”的牢固思想根基,必然会孕育出对党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不断领悟持续参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至信与坚定实践,做到理想坚定信念如磐,这是培育“对党忠诚”政治品格的必然要求。

(三)“对党忠诚” 必须彰显忠诚的政治特质

与宽泛的忠诚内涵不同,“对党忠诚”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做到“对党忠诚”要求自觉锤炼党性,把牢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站稳政治立场,自觉强化“四个意识”,持续提升“政治三力”。不断强化组织意识,始终对组织坦诚。时刻牢记并忠诚履行党章党规中的责任义务,自觉坚决维护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坚定维护党的团结、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行稳致远。应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做必须奋力达到的政治要求,更作为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深刻认识这一要求内在具有的全面性、具体性与坚定性,坚决做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坚决坚定,确保始终全方位向党中央对标对表,力争做到个人利益绝对无条件服从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四)“对党忠诚”具有绝对性、具象性和实践性

“对党忠诚”不是有条件的、抽象的和理论的,而是无条件的、具体的和实践的。一方面,“对党忠诚”是党员应尽的政治义务。义务是权利主体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强制性规定,不以主体的主观意愿为转移。义务的强制性和无条件性是主体的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国家社会稳定运转的重要基石。党员能否自觉竭力承担政治义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党能否顺利实现政治目标,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以及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另一方面,“对党忠诚”是党员身体力行的政治宣言。这一宣言不是抽象无物的,而是具体充实的。“对党忠诚”是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政治承诺,是用来践行和兑现的。党在不同时期治国理政的阶段性目标正是通过高质高效的政治实践得以不断顺利转化实现。作为一个清醒坚定自觉自励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言出必行慎言笃行。这既是一种鲜明政治品质,也是一项强大政治能力。这需要全体党员自觉践行政治承诺,提供强大力量支撑。

公安院校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育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重要力量后备军的神圣职责。独特的办学性质与办学定位赋予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以独有内涵,同时也内在要求把“对党忠诚”培育作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公安院校的“对党忠诚”培育是涉及政治理论、政治修养、政治能力等与人民警察队伍担责尽责所必备的能力素质相关的奠基性道德思想培育体系。这一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理论基石,以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为实践牵引,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独特内涵,旨在为预备警察和在职民警职业发展提供持久强大理论支撑,奠定夯实深厚政治根基。

“忠于党”要求人民警察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属性。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是把掌握公安机关的明确要求落实落细到人才培养源头环节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意。“忠于党”要求学员持续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力巩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警察队伍始终以政治上的无比坚定和行动上的毫不动摇自觉践行“公安姓党”的重大政治原则,确保公安机关正确行使权力,高效履行新发展阶段使命任务,有力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忠于国家”要求人民警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公安机关的“活力源”,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护身符”。人民公安的成长壮大与人民政权的创建发展休戚相关。“忠于国家”承载和展示了人民公安的政治使命,也是人民公安责任光荣的重要原因。

“忠于人民”要求人民警察队伍坚决扎稳人民至上之根,坚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决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公安工作中牢固坚守践行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展现在每一起案件办理和每一件事情处理之中,尽心竭力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两者持续实现良性互动。

“忠于法律”要求人民警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完整、准确、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彰显法治精神,捍卫法律威严,为科学高效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专业化强大力量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忠于法律”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精髓,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略的内在根本要求,是“忠于党”在人民警察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直接体现。“忠于法律”也是人民公安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职业规定性,是确保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在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七十余年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的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始终牢牢掌握国家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始终竭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坚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自觉做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深刻认识到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国家建设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坚强保障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已经成为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战略抉择和行动自觉。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党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浑然一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实现了有机统一。“忠于党”统领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可以归结为“忠于党”即“对党忠诚”。

对标“对党忠诚”的基本内涵和人民公安“对党忠诚”的职业特质,运用问题导向的观点方法,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实践中还存在以下短板弱项。

(一)“对党忠诚”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不突出,忠诚培育在理论层面通透不足

目前,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等方面与地方普通院校的区别不大,结合新阶段新征程公安工作未来发展需求进行主动科学谋划明显不足,公安特色不够彰显,目标导向不太明显,难以适应国家社会对公安工作新的潜在需求。没有针对公安工作对警察政治能力素质方面的特殊需求,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育培训。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没有将“对党忠诚”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核心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很多公安院校还没有开设以“对党忠诚”为主题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程;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没有围绕“对党忠诚”的主题设置系统的专题教学体系,与“对党忠诚”相关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统编教材为主要依托,在必须开设的几门思政课主干课程中零星浅显地呈现出来;
在教学补充方面,实训教学中专门以“对党忠诚”为主题开展的实践实训活动较少。公安院校没有确立“对党忠诚”培育的整体目标,也没有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补充等方面围绕这一培育目标进行科学细化、高质量落实。这导致在一些公安院校中,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化到外化,从理论到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党忠诚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发挥。

(二)“对党忠诚”在警营文化体系中缺乏高质量的浸润情境,忠诚培育在情感层面渗透不力

警营文化是“对党忠诚”的重要文化“培养皿”和“育种棚”,这对有效涵养预备警察和在职民警“对党忠诚”的真诚朴素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公安院校的警营文化建设中存在“对党忠诚”的政治理念展现方式时代感不强,融入不够贴合,方式比较单一,代入感、感染力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第一,在校园实物场景建设利用方面。有的院校“对党忠诚”的浸润情境在警营文化整体建设中占比还不够高,辅助立德树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关浸润情境的建设还需紧盯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增量提质增强实效。有的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相对封闭枯燥,“对党忠诚”浸润情境助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魂”的功效发挥不明显,不能与理论教学双向奔赴形成合力。

第二,在学员的日常警务化作风养成方面。“对党忠诚”具有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学员平时的日常作风与行为养成既是警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濡染“对党忠诚”政治品格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而有的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施部门与学员队等学生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系统高效的联动育人机制,理论教学与行为文化渗透没有完全贯通。思政课教师与学管干部等协同开展忠诚警魂培育的意识与能力不足,缺乏有效制度机制保障,“对党忠诚”培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

(三)“对党忠诚”在教学设计、具体实施、考核评估等环节被弱化虚化,忠诚培育在实践层面穿透不够

“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必须外化为自觉实践。公安院校的特殊职业属性决定了“服务实战”是公安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人才质量的衡量标准和教育培训的最终落点。同警务技能的培养需要紧盯实战需求一样,以“对党忠诚”为核心的政治能力素质的培育同样要突出实战导向和实践指向。然而,目前公安院校在“对党忠诚”培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养成,习惯定性考察,缺乏量化评估,注重短期培育,不重长期维护等现象,“对党忠诚”培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梗阻问题。

第一,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对于“对党忠诚”的实践性需求缺乏深刻感悟。培育者的综合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品格培育的质量。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会充实到基层一线,到院校接受短期培训的学员也大多来自一线,这就为“对党忠诚”教育培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实践性指向。然而作为“对党忠诚”培育的主力军,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较少深度地高质量参与公安一线警务实践,无法真实全面掌握一线警务实战对政治能力素质的具体现实需求。这使得他们在教育培训活动中难以针对实践需求进行理论贯通,难以有理有力有效彰显“对党忠诚”政治品格对于警察个人成长、公安事业发展、党和国家兴盛所具有的辩证统一的巨大实践价值,难以高效激发和维护学员对于“对党忠诚”的高度思想认同和强烈的践行自觉。

第二,“对党忠诚”培育中存在理论讲授与实践转化不平衡不协调的倾向。在“对党忠诚”培育的教学安排中,理论环节的教学安排大大多于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明显失衡。实践教学在教学设置中未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施中流于形式,未能与理论教学环节有效形成铸魂育警的强大合力。另外,学员参与假期实习、专项安保任务等实践锻炼机会没能有效纳入到对党忠诚的教育培训教学体系之中。“对党忠诚”培育的实践性、集成性、全时域性、全周期性等特点没有得到有力彰显和有效贯彻。这些都削弱了忠诚培育的实践成效。

第三,“对党忠诚”在学员能力素质考核评估环节被泛化虚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评环节存在习惯定性考察、忽视量化评估,重视纸面功夫、不重现实表现,考试课偏少、考查课偏多等现象。思政课在学员学业成绩列表中也属于相对软性虚化、相对边缘化的课程。考核评估环节对学员真情投入课程学习的刚性制约不够,直接导致教学实效偏低。这容易导致学员注重理论知识识记,注重卷面考核成绩,而不会真心学习感悟、积极实践转化,“对党忠诚”培育的实效会因此被打折扣。

(一)突出“对党忠诚”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使忠诚培育在理论层面讲深悟透

公安院校思政课在完成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定动作”的同时,应紧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命任务对人民警察队伍政治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把“对党忠诚”培育作为公安院校思政课的一项核心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严肃性与实施方式的自选性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力争在理论层面把对党忠诚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出情趣与理趣。

第一,深入挖掘释放思政课主干课程在“对党忠诚”培育中多面析事、聚合说理的作用。这可以使思政课主干课程在“对党忠诚”培育中发挥“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教育培训的“形散神不散”。仔细梳理可以发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五章“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内容适合融入开展“忠于党”的专题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的部分适合纳入“忠于国家”专题教学的体系之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六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于结合开展“忠于人民”的专题教学;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七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八章“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九章“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十章“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十一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十二章“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十四章“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内容可以围绕“忠于法律”的主题进行展开。

第二,单独设置“对党忠诚”选修课程或单独设计“对党忠诚”教学子专题。“对党忠诚”选修课程应主题鲜明,结构科学,逻辑严密,说理透彻,以对“对党忠诚”进行科学系统完整深入的理论阐释为教学目标。“对党忠诚”教学子专题应重点突出,事理融合,紧盯实践需求,化解认知困惑,以“聚零为整”的方式提升学员对“四个忠于”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与实践自觉。“对党忠诚”选修课程或教学子专题都应该强调理论逻辑,彰显学理支撑,着重凸显理论的科学性与彻底性,都应该有力、有度、有效回应学员提出的与“对党忠诚”相关的思想困惑。可以通过开诚布公、条分缕析的深入理性探讨,让学员深刻感知并彻底折服于“对党忠诚”背后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理性之美,真正做到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要围绕“对党忠诚”的主题,加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语言创新和教学形式创新。挖掘新鲜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更富有时代感,更符合学员年龄特质和认知习惯的鲜活语言展示教学内容。探索尝试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新颖教学实现方式,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教学时空、完善教学链条、优化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做到知之深切、行之自觉,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启智润心的功效。

(二)突出“对党忠诚”在警营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使忠诚培育在情感层面情深义厚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借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2]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理性认知和情感濡染对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都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这一论述深刻显示了情感对于理论认知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黑格尔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称,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4]这从更加宽泛的层面揭示了情感所具有的动力源功能。综上可知,主体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感状态中进行的。情感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可能产生强化或抑制作用,对主体的实践活动可能产生推进或阻碍作用。情感力量运用得当就会发生“催化剂”的作用,情感力量受到忽视或运用不当就会产生“腐蚀剂”的效应。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应该高度重视发挥情感力量的巨大正向激励作用,精细研究情感力量的生成机理、作用途径、评估机制、完善路径等,科学谋划情感力量服务“对党忠诚”培育的有效实现机制,力争形成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情促理、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笃行致远的良好局面。

第一,推动校园警营文化建设与“对党忠诚”培育互促共进。充分借助第二课堂活动,把警营文化物质场景作为开展“对党忠诚”培育的教学场景。充分挖掘释放现有校园警营文化物质场景的教育赋能作用,主动探寻未来校园警营文化硬件建设的提升空间和完善路径。以“对党忠诚”为主题,借助“忠诚楷模校园行报告会”“忠诚楷模网上会客厅”“我心中的忠诚微视频创新大赛”等规范化、制度化的文化创建活动,营造持久、浓郁、高效的“对党忠诚”情感濡染软环境,实现“对党忠诚”培育与校园警营文化建设协同发力、共同提高的良性互动。

第二,加强“对党忠诚”培育活动中文化小环境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具体到“对党忠诚”培育中,自觉完善环境建设对于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在公安院校“对党忠诚”培育活动中,可以尝试设计各具院校特色又相对规范统一的教学课件模板、课件背景音乐、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重温入党志愿书等特色文化元素和独特教学环节。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调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吸纳他们对文化小环境建设的合理可行建议,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发展需求,对这些文化设计持续进行守正创新。结合“对党忠诚”教育培训活动不同年龄层次、具体工作领域、不同培训时限、不同具体要求等因素,灵活运用“对党忠诚”培育“文化工具箱”,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的教学培训实效。

第三,坚持“以情促理、情至理达”的原则,科学设置和运用文化浸润情境。作为认识主体,人对认识客体的认知反映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在“对党忠诚”培育中,学员对相关理论的认知同样会受到情感这一非理性因素的制约。主体对“对党忠诚”相关理论知识的情感趋向和情感定势,直接影响着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真理性认识的效率。因此,要科学分析、深刻把握学员的情感特征,设置和运用适当的情感生成路径,构建科学高效的文化浸润情境,使真理性认识在情感力量的协助下真正内化为学员个体认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激发调动学员对“对党忠诚”的理论探究和实际践行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对党忠诚”稳定持久的积极情感趋向和情感定势,为“对党忠诚”提供认识与实践的持久动力,使其积淀为一种自觉稳定的认知习惯、情感特质与实践品格,实现“要我对党忠诚”向“我要对党忠诚”的升华。

(三)突出“对党忠诚”在校外警务实训中的核心地位,使忠诚培育在实践层面杜绝滞后

“服务实战”是公安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一鲜明导向为“对党忠诚”培育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公安院校“对党忠诚”不仅要力争讲深悟透、情深义厚,更要实现笃行不怠杜绝滞后。列宁曾经深刻地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6]“对党忠诚”政治品格是理论力量、情感力量及实践力量聚合作用的结晶。“对党忠诚”以始终满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践需求为基准目标和检验尺度,以尽心竭力见于毫末为根本实践依托,将校外警务实训有机融入到“对党忠诚”培育体系之中,有助于构建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循环贯通良性互动的完整链条,有助于学员践行忠诚品格,感受忠诚警魂的实践力量,强化“对党忠诚”的作风养成,使之固化为“肌肉记忆”。

第一,提升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共建忠诚警魂实践研学基地的建设质量。当前,一些公安院校已经与公安机关开展了忠诚教育实践基地、忠诚警魂研学基地等教学实践平台的共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可以采取多样举措进一步提升共建质量,拓展共建内涵,深化共建层次,提高教育培训实效。比如,可以对学员在公安机关参加警务实践的基本情况、具体表现、问题不足等各类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研判,从实践层面论证“对党忠诚”培育理论阐释的实效性,为进一步增强理论说服力提供现实素材支撑;
根据实践基地收集掌握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现实案例,结合学员警务实践中出现的不服从管理、履职尽责不力等问题情况,探索持续优化政治体检的体制机制,探索对人民警察队伍中不忠诚不老实问题抓早抓小的高效科学研判处理机制,力争从源头消除两面派两面人做大成势的可能性,并以此推动持续完善公安机关政治忠诚健康状况评估研判与治疗处置体系,力争最大限度消除内部政治隐患,确保人民警察队伍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

第二,推动“对党忠诚”培育与警务实训活动深度融合。安排具体实施“对党忠诚”培育的教师或教官参与学员的假期实训、安保实践、现场教学、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训活动。根据各类实训活动的具体情况,总结评估教育培训成效,查找培育体系漏洞堵点,寻找提质增效的改进方案。同时,探索构建各种丰富的实训教学资源有机融入“对党忠诚”培育的规范体制机制,力争使受训学员形成“用实践检验忠诚、用行动展现忠诚、用忠诚护卫成长”的共识与自觉。

猜你喜欢公安院校培育法治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7-21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0期)2018-10-12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中国法治文化(2016年4期)2017-01-20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5期)2015-12-21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推荐访问:增效 培育 忠诚

热门排行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

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9篇大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500字篇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青年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

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6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报告范文篇1对x外墙、屋檐瓷砖脱落或渗水的地方进行了全面排查与修复,保障了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下面是天涯涛源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

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5篇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篇1按照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三严三实”各项要求,坚决从点滴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

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0篇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篇1根据区纪委、区委组织部相关文件精神,区委党校组织召开2017年度机关支部组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7篇“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素材篇1根据县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县开展“学习贯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奋力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

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5篇2022保密工作会议记录内容篇1本次培训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窃密技术和泄密案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及反思。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

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5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情况报告篇1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书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8篇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总结篇1在全院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提出以“四个着力”深化整治措施,力促落实整改,筑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5篇】

2020纪检干部警示教育心得感悟五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23年悲观与乐观议论文五篇(范文推荐)

悲观与乐观议论文1  人生来有就不同种的心态,主观上客观上的都是不同的感受。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观念也不同。任何苦难都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