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审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 来源:网友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了,今天之所以老调重弹,是想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视角来反思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求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增强把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合起来的自觉性。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首先,应该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中诸如厌学、追星、沉湎网吧、团伙犯罪、校园恶势力、男女交往失当乃至少女怀孕等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因此,应该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客观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等角度来加以分析并寻求对策。其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工作中互为补充,殊途同归,共同为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再次,从目前的学校管理体制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可能完全独立运作,自成体系,它基本上是由德育管理部门来负责统筹协调的。

这些年来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似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都在格外地强调彼此间的独特性。从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论坛上发出的呼吁是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尽快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不要把心理健教育的层次“降低”到政治思想教育的水平;而从学校德育机构发出的呼声则是“我们不懂心理教育,我们只相信学生中的各种问题还是要靠严格管理、严格教育、奖惩分明来解决。”所以,当前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德育管理部门推诿、冷落甚至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徘徊于德育工作和教科研工作之间,游移不定,找不到自己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定位。这样一种“油水两层皮”的关系,既不利于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推进。

笔者认为,当前在处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时,在承认两者之间的差别、注意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应该突出地强调两者之间联系与相关的一面。而这种“突出”与“强调”不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更应该是操作层面的。具体来说,一是从学校管理体制上应作出明确的归属界定,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德育职能部门统筹协调;二是在德育职能部门中必须有中层副职以上的管理干部直接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与运筹,或者让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享有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的“职、权、利”等待遇;三是对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考核指标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以上三点操作措施若能落实,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才有望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受益。

现在的德育运行模式,从许多学校的现状来看,是属于行政管理模式,即运用管理机构及教师的权威,通过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结合一定的说服教育,达到“学生遵纪守法、校园秩序稳定”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学生规规矩矩、服服帖帖,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往往是慑于权威和压力,在表面上暂时服从,一旦脱离管束,他们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从长远看,会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因此,谈不到有什么真正的实效性。

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具备独立人格,是否懂得人的尊严,是否懂得生存的意义,是否懂得对社会负责并为社会服务。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意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发展性需要。

对于文明社会中的多数人来说,生存的需要,即低级的基本需要都已得到相当的满足,这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就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基本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说,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教师、团体的接纳,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关爱和尊重,决定着这个学生的人格能否健全发展。而中间层次需要的满足又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并推动他们为满足更高层次需要去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争取自身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动不断遭到挫折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破坏性或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艾里克森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和应尽的责任在实际的德育操作过程中去认真实践“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入之间的沟通关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观念、思想、态度甚至是教师的表情神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都体现着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本质、原则、理念的理解,也体现着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理解。

鉴于上述考虑,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中,必须注重在学校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过去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揶揄、过分的批评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从操作层面上说,建构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并非只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或是职业道德的要求问题,它还应该包括对全体教师提出一套教师语言、体态语言及教育教学行为的操作性规范及其实施、监控与评价的办法;包括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辅导过程中去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提升自己对教育规律,特别是育人规律的感悟能力及师生人际交往水平;也包括对学校整体环境的精心设计与创建等等。

最有实效的德育应该以对学生的“高度尊重、适度要求、适时引导”为前提,其中又以“高度尊重”为主要基础,只有“高度尊重”,才可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此时的“适度要求”与“适时引导”才可能奏效。

“高度尊重”是以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观点为基础的。罗杰斯说过:“个体内部有一种趋向成熟的倾向和能力,个体有能力理解自己的痛苦,有能力探索深层的经验。虽然这种能力被防御机制层层包围,但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合适的心理气氛下,就会显露出来变成实际的行动。”据此,学术界普遍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解决自己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作出有意义的选择的潜能;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所需要的只是他人的支持、建议和接纳,并不需要由他人来决定或替代自己的行动。因此,“高度尊重”的操作性含义就是:从教师的语言、体态语言和实际行为中,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关注、接纳和理解;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学生的现状,不偏激、不侮辱、不训斥、不埋怨、不拒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以真诚信任的目光和语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等等。

“适度要求”是指要克服传统德育目标上的过度理想化和德育内容的片面化、成人化。传统德育在德育评价上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基础文明问题等当成道德品质问题,把“老实”、“听话”、“服从”等当作“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对于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理想、行为上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则要严加批评,而很少注意到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若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中间有些人出现各种问题,是由于在自身发展的某个环节遇到了障碍,没能得到及时的援助。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对所有学生都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焦虑和受挫感,引发一系列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适度,一定要符合个体的实际情况。从表面看来,要求似乎是降低了,但德育的实效性却提高了。

“适时引导”是指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对学生加以及时的引导。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每天都要处理相当数量的学生行为问题,不能否认其中确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但也必须看到,仍有为数不少的“问题学生”对学校传统的德育管教措施,甚至纪律处分不屑一顾。有些德育管理干部和班主任常常为此感到迷茫困惑。若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知道他们的行为问题或道德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认知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误习得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调整认知方式,从行为上加以必要的引导。当学生出现正向行为时,我们可以适时地对其进行强化;当学生没能达到正确的行为标准时,我们可以依据行为主义的辅导技术,适时地创造条件,引导他的正向行为,或者依照认知理论的主张,逐一地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方式,以改善学生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困扰状态。

有了“高度尊重”、“适度要求”和“适时引导”,现在中小学里常见的“他律为主”的训导模式就可以转变为以“自律为主”的自我教育、自我调控的辅导模式,德育的实效性也必定可以大大改善。

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凡是教师,都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是此项工作的中坚。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要求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和后勤服务都应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求学校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物质生活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

从操作上说,作为一个班主任或一个任课教师,在整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效果时,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一些基本的要求:

1.创造一个温暖、信任、和谐的教室心理氛围,在此氛围中,使班级内的自由与纪律保持自觉的平衡。

2.以真诚的鼓励、称赞和接纳,对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3.提供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活动、德育活动和辅导活动的机会,以利于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4.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提供疏泄情绪的出口。

5.了解每一个学生必有其生长中或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建议和帮助。

除此以外,还应该引导班主任兼任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提倡在年级内分工合作,集体备课,交叉上课,交流听课。这对提高班主任的“以人为本”意识,掌握基本的心灵沟通技巧,改善班级人际关系,营造团体融洽氛围,定会起到促进作用。

家庭也是一种具有文化积淀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应该看到,在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下,家庭教育问题一直是受到重视的,也涌现了一批善于和家长进行沟通合作的优秀班主任。但是,在应试教育“战车”的轰鸣声中,许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多地聚焦于反映学生在校的不良行为表现和不良学业成绩,导致某些家校联系形式充满着“火药味”,变异为“告状式家访”、“告状式电话”,请家长“校访”一些“家长会”则变异为“成绩排队会”、“后进学生曝光会”。结果不仅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搞坏了家长情绪,激化了亲子矛盾,也恶化了师生关系。

若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对这种现状加以反思,则不难看出,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实质上都是一种人际之间的“沟通”关系。这种“沟通”全部指向一个目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应该有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助于家长体察子女在遭受挫折和困扰时内心的真切感受,有助于家长改善家庭环境中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家长弥补自己对子女成长中迫切需要的正向关爱,而不是往已经陷入窘态的家长心里“火上浇油”。

现在,有不少地方的学校和社区通过联合举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向全体家长宣传、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本常识,引导家长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积极的意义上预防了许多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事实证明,这样一种架设家庭—学校“心桥”的方式,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赶上了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课程在改革,教学在改革,德育也必然要改革。“关注人的需要和发展”是这个教育改革时代的核心理念。正是这个理念,使得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最终要殊途同归。


推荐访问:审视 心理健康教育 实效性 学校德育 角度

热门排行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5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五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1  自从递交入团申请书,成为一名团员以来,一直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龙江先锋

2023年度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范例推荐)

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记录好作文是提升个人能力最高效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进行记录,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别样的我600...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精选文档)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盛产苹果。我爱家乡的苹果。苹果树春天长叶,秋天结果。它的叶子是卵形的。花型较小,朵朵小花...

生命姿态作文800字,生命姿态作文发言稿(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2023年度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3篇)(完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 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2023年度三年级作文小猴子过生日续写过生日(完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

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际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常规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