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大疱的手术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对重症肺大疱的手术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重症肺大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之前采用影像学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的方式对患者的重症肺大疱予以确诊,并且将呼吸训练、平喘、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术前准备做好。采用双腔管吸入加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采用常规开胸的方式针对患者实施标准肺大疱切除术。在手术之后有15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针对这些患者实施辅助机械通气。结果 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全部的19例患者全部出院,相对于手术之前,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重症肺大疱患者在手术之前往往具有较重的病情,因此必须要将手术适应症掌握好,同时患者在术后会有较高的概率出现呼吸衰竭,因此要及早实施辅助通气,这样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好处。
【关键词】重症肺大疱;肺大疱切除术;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52-02
重症肺大疱患者往往具有严重的主观症状,经常会因为术后的呼吸循环衰竭或者术前突发的气胸而死亡,所以重症肺大疱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关注[1]。本文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重症肺大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重症肺大疱的手术治疗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07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例重症肺大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的辅助检查、查体、临床症状以及病史为根据确诊为重症肺大疱,采用开胸手术的方式针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在这些患者当中有4例女性,15例男性,年龄在32—76岁之间,所有患者的均有6个月—21年的病史。
1.2手术方法
在19例患者当中,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实施常规开胸探查术的一共有14例,在实施麻醉诱导的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张力性气胸,针对患者实施紧急减压的措施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在胸腔镜辅助的情况下针对其中的5例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在所有的患者胸腔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粘连,特别是其中曾经实施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以及有患侧感染病史的患者。除此之外。以探查的情况作为根据,针对患者的重侧肺大疱实施切除术,或者实施肺组织折叠修补术[2]。
1.3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X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精细的治疗之后,全部的19例患者全部出院,相对于手术之前,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操作技术方面,气胸的外科治疗已经比较成熟,在对重症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时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围手术期以及掌握手术适应症。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肺气肿的程度进行正确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诊断普通患者的肺气肿的时候采用肺功能检查的方式具有十分灵敏的特点。而由于出现合并呼吸困难,因此重症肺大疱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很难做到有效的配合,所以无法采用肺功能检查的方式作为参考,这时候就可以考虑采用胸部CT检查。
在呼吸机的使用中,要注意避免CO2的排除速度过快,由于通气功能长期障碍,患者往往由严重的CO2潴留以及轻度代谢性碱中毒情况,其机体已经适用了这种状态,如果CO2的排出过快则会造成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情况。因此要对患者的通气量、潮气量进行控制,肺功能的恢复情况要以血气分析值作为标准。患者经常出现主观症状得到减轻而检查结果却没有缓解的现象。此外,要重视患者的肺内感染,术后对呼吸道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需要长时间辅助通气的患者最好进行气管切开术[3]。
综上所述, 由于重症肺大疱患者在手术之前往往具有较重的病情,因此必须要将手术适应症掌握好,同时患者在术后会有较高的概率出现呼吸衰竭,因此要及早实施辅助通气,这样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 曹庆东,何伟,谢志强,等. 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疾病67例[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2, 26( 6): 581 - 582.
[2] 王可兵,陈建华,余兵. 腋下小切口径路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31(11):809-810.
[3] 车成日,韩京军,崔虎山,等.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52例[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23( 7): 307 -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