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从科技驱动角度看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正日益凸显,科技优先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向人们表明,支持教育的政策是有效的,因为它提高了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增长将导致经济无限制的增长。对研究开发给予资助同样是有效的,因为它增加知识的生产。投资与知识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因而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文章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发展观的关系切入,在对有关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从科技驱动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机理,认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更加充分的投入。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投入

[作者简介[赵普,贵州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4-0133-06

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性研究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的时候,关于“人力资本”的闪光思想已处处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家尽管不以经济增长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但瓦尔拉、马歇尔和费希特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对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始终无法回避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客观存在,刘易斯、库兹涅茨、索洛还有丹尼森等人均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舒尔茨正是从研究经济增长和社会丰裕的秘密逐步踏上人力资本研究道路,并最终完整地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从那以来,最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大多是建立在人力资本基础上的。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向人们表明,支持教育的政策是有效的,因为它提高了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的增长将导致经济无限制的增长。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给予资助同样是有效的,因为它增加知识的生产和加速知识的转化应用。投资与知识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因而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科技优先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它告诉政策制定者,有效的经济增长政策在于资助那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要素。例如,税收应主要从那些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的要素提取,而用于资助教育和科研开发产业。本文拟从科技驱动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的相关性问题,希望能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发展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

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因此,作为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即一种精神生产力,而当其与生产力其他要素相结合,即构成物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决定着先进生产力的性质、方向、结构和水平。

第一,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劳动者、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过程的组织管理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某一时代特定生产力的先进性质要通过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先进性质反映出来。劳动者由“体力型”转变为“知识型”标志着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提高。“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决定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是按照“生产一技术一科学”的顺序发展的,即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科学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方面,使得生产力向越来越广的先进领域发展。

第三,科学技术决定产业结构的层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设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教育业、商业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这种升级是以科技知识在产业中的密集程度为标志的。第一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农业国,第二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工业国,第三产业占优势的国家为后工业国。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超过50%。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更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第四,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产业的高科技化程度、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密集程度、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时间周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是衡量生产力先进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O年增长10倍。在19世纪,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间隔期一般在30年到65年之间,到20世纪这种时间间隔大大缩短,其中集成电路只用了2年,激光器仅用了1年。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20世纪初只有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当代一般为60%~80%,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到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革。

3.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表现在:其一,发展的能力需要科学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做到可持续性,这需要科学的指导。其二,发展的质量需要科学指导。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这个“度”需要用科学来衡量。

二、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检验。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而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其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那么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就是毋庸置疑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增长的认识的深入,理论界已逐渐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

从历史上看,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逐步被认识和证实的。这正是因为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是逐步体现出来并且日益加强的。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除了卡尔·马克思曾指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外,其他经济学家无一例外地都没有注意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直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以索洛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才注意到在现实的经济增长中,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快于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增长率,这中间出现了一个“残差”无法得到解释。通过长期实际研究,他们把这种“残差”看作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它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索洛(1956)在他的模型中就把技术进步包括了进来,将其生产函数模型改写为:

其中,K和L是资本和劳动,x为外生的技术,它以不变的速率扩张。索洛首先把技术进步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尝试将产出增长中不能被传统生产要素解释的部分分离出来.索洛从理论上说明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索洛的技术进步模型中,技术进步被视为外生的。这个模型隐含着一个要求,即技术在所有国家都一样,这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

于是,经济学家开始尝试把技术因素内生化。继索洛之后,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问题,其中,Arrow和Uzawa的工作具有开创性意义,被认为是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最初尝试。1962年,Arrow提出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Uzawa于1965年修改了Solow单纯设置生产部门的作法,而是在经济系统中引入教育部门。随后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在Arrow和Uzawa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把技术分为一般的和专有的。一般技术是由全社会的生产实践积累下来的每个厂商都熟知的,专有技术是厂商从自身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一般技术和专有技术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1988年,卢卡斯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另一类新增长模型,尝试着用人力资本投资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他将劳动划分为原始劳动(Raw labor)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Specified human capital),并认为只有后者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在Lucas看来,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水平。但实际证明,罗默和卢卡斯的这些模型只是把技术进步隐含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中,从而把技术内生化,技术仍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作用。

到20世纪90年代,将技术内生化的增长理论是在生产函数中引入R&D活动。R&D是一种技术知识活动,具有某种公共产品的性质,通过对社会公共知识存量的贡献,R&D投资的边际生产率不会递减。由于R&D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投资就要求有回报,所以这种模型的市场结构就不可能是零利润的竞争性市场,在资本(K)和劳动(L)获得正常报酬时,还要有超额的利润,内生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R&D投资)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力量。

2.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实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世界各国之间的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许多国家都已经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抢占发展经济的制高点。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如何做到经济而有效率,以已有的财力得到最大的满足,使个人和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化。经济活动是指人们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收入的生产和交换活动。科技进步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围绕人类自身的解放而展开的,这与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相一致的。首先是人类从自然界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畜牧技术、农耕技术、医药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使人类步入了农业文明,保证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并有了可以交换的剩余产品。其次是人的身体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解放。这个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便已开始,如轮子的发明使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各种金属工具、刀具、机械的发明都使人类从笨拙的体力劳动转向技巧性劳动。在近代工业文明来临的前夜,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人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使这一进程加速。各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掌握了超过自身无数倍的动力,实现了历史上无法创造出的经济奇迹。电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而且是一场控制技术革命的开始,微电子技术使生产可以达到自动化控制。如果说能源动力革命是人的体力的解放,控

制技术革命则是人的神经指挥系统的解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的大脑的搜索和储存信息功能也会部分地得到解放,人们便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把精力集中于大脑的思考和创造发明,这将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每一层次的人的解放,便会兴起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便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农业、工业社会莫不如此。可以说,世界经济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正是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的解放而逐步展开的。

近30年来全球性的科技产业化浪潮表明。科技产业化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与全球扩展的重要推动力。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速度、规模、质量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以及全球化的扩散广度。科技的产业化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从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来看:20世纪初为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目前已达60%~80%,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为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力量。

三、科技驱动: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性研究

1.作用机理

笔者认为,科技与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范式,不过这种范式是由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经济本身所推动的,即“人力资本蝌技一经济.社会”范式。关于科技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已经有过许多研究。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史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1983年,c·佩雷兹(c.Per-ez)在发表于《未来》杂志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提出了“技术一经济”范式这一概念。1988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又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它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我国学者王春法(2001)将“技术一经济”范式定义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其二,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国乃至世界技术一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上述研究者一致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笔者认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是这样的: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知识创新,即实现知识的增长。在知识增长实现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实现知识的活化与应用,一方面体现为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体现为制度创新,这样就在科技进步直接作为内生变量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推动制度和意识的调整,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值得重视的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知识的增长完全可以通过对科技的有效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实验与实践),主动促进从而快速实现。

“技术一经济”范式有助于解释科学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但是局限之处在于只讨论了技术与经济两个范畴,而对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如何影响社会变革都没有涉及。这其中有两点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在过去众多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研究者没有过多注意到人力资本投入对科技进步的贡献;二是因为科技革

这种范式可以解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尤其说明了在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将有力地促进科学研究活动,而科学研究活动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知识增长的实现,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使得经济大幅增长,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这一系列的演进过程中,科技进步代表着生产力的变革,社会进步代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一样:科技进步决定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出——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再次投入,形成“人力资本-科技-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这个循环还将带来一种隐性产出——人力资本积累。

2.科技进步需要投入: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离不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是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会引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乏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乏力不仅将直接命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在西方经济学家眼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是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最先进的,永远不会变化的,所以他们的研究是为资本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服务的,科技进步无论促使经济增长到何种程度,社会都不会再变革。所以这一范式不能揭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不可能揭示技术变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本文在“技术一经济”范式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宽广的“人力资本-科技-经济-社会”范式,结构如图1所示。导致经济增长乏力,而且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

众所周知,人力资本是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体现了知识和技能,而正是这种知识和技能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正是知识不断积累与创新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正是人力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从人力资本的定义上看,作为知识创新的科学研究和作为知识应用的技术创新,无疑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事实上,它始终是人力资本积累甚至人类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最重要的方式,尤其在现代经济社会,当整个社会已在向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转变的时候,这种积累方式已日益体现出主动投入或者说投资的巨大人力资本积累效应。

因此,科技要进步,就需要投入,尤其离不开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本身也是人力资本积累最重要的途径,要实现经济更好更快的增长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企事业单位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更加充分的投入。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角度看 驱动 人力 关系

热门排行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5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五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1  自从递交入团申请书,成为一名团员以来,一直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龙江先锋

2023年度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范例推荐)

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记录好作文是提升个人能力最高效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进行记录,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别样的我600...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精选文档)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盛产苹果。我爱家乡的苹果。苹果树春天长叶,秋天结果。它的叶子是卵形的。花型较小,朵朵小花...

生命姿态作文800字,生命姿态作文发言稿(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2023年度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3篇)(完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 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2023年度三年级作文小猴子过生日续写过生日(完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

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际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常规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