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体检的病例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技术对肝脏、胆道、脾脏、双肾、膀胱进行检查。发现异常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边脏器的关系、活动性、血流信号性质等。结果:超声检查35420例中,正常组24068例(67.95%),异常组11352例(32.05%)。结论:超声在腹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疾病,达到早期诊断,具有简便、无创、准确性高等优点,应作为腹部体检的首选项目。
关键词 腹部超声 健康体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42
本着“战略前移、模式转变”的先进思想,本院对健康者进行了体检。2005年5月~2011年5月进行的35420例体检中检查的肝、胆、脾、双肾、膀胱病例进行分析,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肿瘤病变检出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个人健康保健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2011年5月健康体检人员35420例,男20189例,女15231例;年龄21~80岁,平均48岁。青年组(21~44岁)19481例,中年组(45~59岁)11334例,老年组(60~80岁)4605例。检查部位包括肝、胆、脾、双肾、膀胱。
仪器与方法:采用MyLab20pius、DC-3T、DP-660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禁食水8~12小时,取仰卧位、左右侧卧位,发现异常利用二维超声仔细观察病变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与周边脏器关系、活动性、血流性质、方向并测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
统计学处理:计算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35420例体检中,正常24068例(67.95%),异常11352例(32.05%)。检出病变例数及检出率的百分比:脂肪肝3948例(11.15%),肾结石2486例(7.02%),胆囊结石1126例(3.18%),肾囊肿1084例(3.06%),肝囊肿878例(2.48%),胆囊息肉样变797例(2.25%),膀胱结石298(0.84%),脾大290例(0.82%),肾积水106例(0.30%),肝血管病81例(0.23%),胆管结石64例(0.18%),肝硬化15例(0.037%),副脾9例(0.025%),肾错构瘤9例(0.025%),肝癌8例(0.023%),胆囊癌5例(0.015%),膀胱乳头状瘤4例(0.01%),脾血管瘤4例(0.01%),布一加综合症2例(0.005%),其它:肝、肾钙化灶、胆囊壁胆固醇结晶等138例(0.39%)。异常组中脂肪肝、肾结石、胆结石、肝、肾囊肿、胆囊息肉检出率比较高,疾病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
讨 论
对超声检查出几种常见疾病及肿瘤加以分析讨论:①脂肪肝:本组脂肪肝检出率最高11.15%。超声图像表现为弥漫性脂肪肝、弥漫性非均匀性脂肪肝、叶段性脂肪肝、局限性脂肪肝。典型超声改变为肝大,肝实质回声细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血管显示不清。中、重度脂肪肝,门静脉内径增宽1.20~1.30cm,脾增厚>4.0cm,长度>12.0cm,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门静脉流速降低12.5~15cm/秒。脾门处脾静脉内径0.7~0.9cm。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脂肪肝者,建议限酒或戒酒,合理膳食,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避免损肝药物,增加运动量。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超声复查可见脂肪肝减轻或消失,血脂也恢复正常。②肾结石:本组检查发现肾结石2486例,检出率7.02%。典型超声表现为肾窦部强回声后伴声影。超声能评价肾积水引起的肾包块或实质萎缩等,集合区内可发现泌尿系X线片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X线透光结石。对造影剂过敏、孕妇、无尿或肾功不全,不能作排泄性尿路造影,而超声可作为首选方法。此外,可用于超声引导经皮介入肾造口术或指引经皮肾镜诊断和治疗的路径。③肝囊肿:本组检出878例,检出率2.48%。在老年组多见,多为退性行病变。超声表现为肝内局限性囊性无回声,易于识别。小者可无临床症状,多为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大者可有右上腹不适,食后饱胀,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药,避免开窗性手术。④恶性肿瘤:本组恶性肿瘤17例,检出率0.048%。本组肝癌彩色多普勒检查表现为血供呈提篮型、血管伸入型、点状血流型、绕行型,多为动脉血流频谱,流速较快,PSV多大于40cm/秒,RI多大于0.60。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不明显,属超声体检中意外发现,后经CT、膀胱镜、手术及病理证实。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治疗疗效提高及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发挥了它独特优势,简便、安全、实时、可重复性、价廉、准确性高,受到患者及临床的欢迎。可使一些潜在疾患,特别是早期肿瘤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其它检查方法所不及及难以替代的,在健康体检中,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上一篇:人体的管道与健康
下一篇:不典型胰腺癌的超声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