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医院,2011—201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分析某医院 2011-2017 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数据,了解本院现患率调查几年的基线值,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准确的 数据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在 2011-2017 年 7 年下半年的某日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结果该院在 2011-2017 年各调查日的医院 感染现患率分别为 2.57%、4.49%、2.38%、3.16%、2.46%、1.5%、2.08%;调查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 41.76%、41.29%、40.35%、36.23%、 29.41%、30.59%、30.92%。结论该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社区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關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 80 年代平均为 10% 左右,1996 年降为 8% 左右,21 世纪,大型医院的感染率降至 6% 左右。近几年我国关于医 院感染现患率的报道中,在 1%~4% 之间,较以前有着较大地提高。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
2011-2014 每年的 8 月 8 日、2015 年 12 月 12 日、2016 年 8 月 18 日、
2017 年 8 月 17 日调查日的 0 点 ~24 点。
1.2 调查对象 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病人,调查对象包括调查日当天的出
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调查日新入院的病人,应查人数 =
调查日住院总人数 - 该日新入院病人数 + 该日已出院人数。
1.3 调查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2-2009)以及河北省医院感 染质控中心的要求,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2011-2014 年采用查 阅病例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015-2017 年采用医院感染系统软件 为主,床旁调查为辅的方法进行调查。
1.4 调查内容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主要是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患病率、抗菌
药物使用情况、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送检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
1.5 分析方法
各组计数资料使用 x2 检验,利用 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 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现患率
2011-2017 年实查人数、医院感染例数、社区感染例数、感染现患
率、感染例次率、社区感染率。调查可知 2011-2016 年实查例数分别为 740 例、758 例、798 例、886 例、1098 例、1131 例、1394 例,共 6805 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 2.57%、4.49%、2.38%、3.16%、2.46%、1.5%、 2.08%;感染例次率分别为 2.84%、4.88%、2.76%、3.17%、2.73%、1.50%、
2.22%。对 7 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
认为 6 年调查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不同;对 7 年的社区感染现患率进行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 7 年调查日的社区感染现患率不同。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2011-2017 年医院感染重点部位感染例次情况可知,7 年的医院感
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对 7 年的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的数据进行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 2011 年 -2017 年医院感染现患 率重点部位的感染例次构成有差异。
2.3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2011-2017 年现患率调查中出现感染的科室的现患率情况可知,
2011-2014 年重症医学科和神内重症的现患率明显较其他科室高,其次 为神经外科、血液内科、老年病科;2015-2016 年重症医学科现患率最 高,其次为血液内科二病区、血液内科、神内重症、肾内科、神经外科; 2017 年神内重症的现患率最高,其次为血液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 神经外科、老年病科。
2.4 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
2011-2017 年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可知,2011-2017 年共 检出病原微生物 142 株,检出率为 82.08%。检出的病原微生物前五位是: 铜绿假单胞菌 45 株,鲍曼不动杆菌 34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 28 株,金
黄色葡萄球菌 9 株,大肠埃希氏菌 9 株。其中,2014-2017 年检出铜绿
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共 10 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共 5 株,耐甲
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1 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氏菌 8 株。
2.5 抗菌药物使用
2011-2017 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用药情况,可知,2011-2017 年调 查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 41.76%、41.29%、40.35%、36.23%、 29.41%、30.59%、30.92%,对 7 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比较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可认为 7 年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有差异。对 2011-2013 年 的用药目的进行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此三年调查日预 防、治疗及预防 + 治疗的构成有差异;对 2011-2013 年的用药情况进行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此三年调查日的单用、二联、三联及 以上的用药情况的构成比有差异;对 2014-2017 年的用药目的进行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此三年调查日的预防和治疗的构成有差异, 用于治疗用药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对 2014-2017 年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此四年调查日的单用、二联、三联及以 上的用药情况的构成比有差异。
3 讨论
根据结果显示,2011-2017 年连续 7 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 2.57%、4.49%、2.38%、3.16%、2.46%、1.5%、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逐年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 染的主要部位,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为重症 医学科。检出的病原微生物前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其中以革兰阴性 菌居多,且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医 院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谱基本一致。
现患率调查是医院感染全面监测指标中的一项,在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中,需要结合全面的综合和目标监测数据以及实地的整改措施 来全面评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对监测数据进行长期地有效 收集,可以根据数据分析各个项目的基线情况,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 暴发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在众多的数 据中筛选出敏感有效的数据来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也将是 院感人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华明 , 易滨 . 现代医院消毒学 ( 第二版 )[M]. 北京 : 人民军医 出版社 ,2009.
[2] 吴安华 , 文细毛 , 李春辉 , 等 .2012 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横 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报告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01(13):8-15.
[3] 王树恒 , 张燕 , 蔡黎霞 , 等 . 上海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医院感染 现患率调查分析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05(18):398-400.
作者信息:崔静,(1982-),女,河北唐山人,本科,研究实习
员
主要研究方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