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教案设计 >

林黛玉进贾府创新教案

| 来源:网友投稿

 《林黛玉进贾府》创新教案

 Ⅰ.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鉴赏分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形象。

 (2) 能力目标:掌握察其色、听其言、观其行、审其思等鉴赏人

 物的方法。

 (3) 情感目标:从美学的角度体会宝黛之间纯洁的爱情。

 Ⅱ.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分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宝黛初会时人物描写的方法。

 Ⅲ.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Ⅳ.课时安排:1课时

 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频 《红楼梦》 电视剧主题曲 《枉凝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首词,揭示了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但最终仍是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不能成为现实。那么宝黛二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走进黛玉和宝玉,来见证“木石前盟”的缘起。

 二.温故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1.林黛玉进贾府,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2.林黛玉进贾府,到各处分别见到了哪些人?

 明确:林黛玉进贾府,途经宁国府,进入荣国府,到荣国府正房上房拜见贾母 (在贾母处见到了大舅母邢夫人,二舅母王夫人,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李纨,三春 (迎春、探春、惜春),琏嫂子王熙凤),到大舅父贾赦家 (未见到贾赦),到荣国府荣禧堂二舅父贾政家

 (未见到贾政),再到贾母处用晚饭 (见到贾宝玉),最后晚上在贾母处的碧纱橱里歇息。

 三.序幕

 在林黛玉见到的这些人中间,我们最期待她见到的人是谁? (贾宝玉)

 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世界。林黛玉从此见到了她的前世“神瑛侍者”,贾宝玉也从此见到了他的前世“绛珠仙子”,从此揭开了二人爱情故事的序幕。

 四.初会

 (一) 相看两不厌———“心有灵犀”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描写宝黛初会的场面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14、15)

 2.宝黛初会,彼此看到对方是什么反应?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一个“眼熟”,一个“曾见过”,说明两人虽然是首次相逢,却居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更重要的是彼此看出了眼中的“情”。我们用李商隐的诗句来概括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种心有灵犀,更是在精神气质上的高度统一,两人一见马上就通过眼睛让彼此沉浸在精神共鸣和情感交流的融融氛围中,根本无暇去关注对方的其他。所以感觉相同。

 3.两人有相同的感觉却有不同的神情,曹雪芹分别用哪一个字写出了他们不同的神情?

 明确:黛玉———惊

 宝玉———笑

 (播放宝黛初会的视频资料,并与之进行比较。)

 4.为什么他们是这样的反应呢?如果把这两个句子稍作调整,同学们看看好不好,并说出理由。

 宝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黛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

 提示:从人物的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与周围人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宝玉直爽,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黛玉初进这生活奢华、等级森严的贾府,自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她来这儿,是投奔

 外祖母,是寄人篱下;而宝玉,则是贾母心中的心肝宝贝,在贾府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自是说话随意,毫不顾忌。这一“惊”一“笑”,两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凸显。而这一对视,也如电光石火般震撼了两人的心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在宝玉眼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妹妹呢?

 分析人物形象

 1.找林黛玉的肖像描写(14节)。并找学生朗读这一小节。

 2.当我们沉浸在字里行间,去仔细体会,才能得其意,知其趣,悟其神。这段文字所描写的黛玉传达出了她怎样的神韵呢?

 提示:娇弱、多愁、娴静、聪慧、脱俗(神仙妹妹)

 3.要求男生齐读本段。

 4. 这样美的一个女子,曹雪芹为什么此时才泼墨描写她的外貌?林黛玉进贾府这么半天了,

 见过了那么多人,难道大家都对她没有印象吗?

 明确:

 曹雪芹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林黛玉进行了描写:众人眼中的林黛玉和王熙凤眼中的林黛

 玉。

 (4节)与众人见面,人多眼杂不便细写。

 (5节)一方面夸赞黛玉“标志”“气派”。通过王熙凤(如此美貌之人)之眼,侧面写黛玉的冒昧绝伦。另一面夸其他三姐妹“竟不像”“竟是”,迎合了王夫人、邢夫人及贾母心意。“只可怜”说明她更是来的目的。她不知道在她到来之前一场大哭已经结束。刚要演戏,就被阻止了。也正是说明她长于奉承,八面玲珑。王熙凤的打量和夸奖更多是走过场,为了讨好贾母,内心并没有把黛玉放在眼里,她只打量了她的摸样和气派,与她的心术、品格分不开的。“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本性要强,唯恐落人褒贬”。这是一个察言观色、机变通迎的女子。这样不诚意的女子,自然不配写我们的黛玉。

 (14节)只有宝玉才能看到她的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众人眼中的“怯弱不胜”在此处变成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其娇弱多病的身形可睹。王熙凤眼中的“标志气派”在这里变成了“姣花照水、弱柳扶风”其妩媚姿容、轻盈体态可掬,貌美才智顿然浮现。宝玉从她她两靥中发现她多愁善感,使人们从颦、喜的面貌中感受到她幼年丧母、离家远栖、寄人篱下,对前途渺茫未卜的隐忧。

 作者有意让黛玉的美在宝玉的眼中尽情的绽放,也就是说,只有宝玉能够注意到黛玉身上这些内在的神韵和气质。

 真看,深看,情看。

 5.同学们看看林黛玉,再对比一下王熙凤,在描写王熙凤时,她可是穿金戴银,珠光宝气。为什么连林姑娘的衣着都没有详细写?是作者忘记写了吗?

 明确:两个用意。

 (1)王熙凤一出来作者就不惜重墨描写她身上的衣服,因为她是现世里的人,极尽纤毫去描绘她的穿着。有时候一个人的穿着是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王熙凤的穿着打扮美不美?美,但更多的是俗。就如我们在街上看到一位浓妆艳抹,用大耳环、金项链包裹起来的女人一样,珠光宝气透露出她对金钱的欲望和炫耀,正像她自己总结的那样“活了25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也算全了,所有世上有的也都有了,强也算挣足了。《101回,大观园月夜感幽魂》”。作者不写服饰,是为了突出黛玉内在的气质和神韵,黛玉的脱俗之美,而其他女子的美则是她的陪衬,是世俗之美。

 (2)黛玉初来贾府看到的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第1节),更何况上层的主子?所以即使黛玉打扮的非常用心,也很难引起众人的注意。更何况林黛玉前来是因为“母亲病逝”,失亲来投,自然不在众人眼中。而且“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第6节)王夫人提醒给黛玉剪裁两件衣裳,一方面是出于礼节,另一方面焉知不是王夫人看黛玉的服饰过于朴素,甚至有些寒酸?对于宝玉,回来一转眼,刚刚在黛玉眼前的珠光宝气已经不再,以至于贾母说“外客不见就脱了衣裳…”(13节)可见,那些华美的装饰是宝玉眼中的不屑之物,他注重的是人物的自然本色和内心的性格气质。“神仙似的妹妹”是超凡脱俗的,清秀非凡的,她的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淡淡的书卷气,自然流淌的灵秀气,眉宇间的孤傲气。而且有的是情,率直纯真的性情。

 林黛玉像是一个从天上下来跟大家玩了一场又走掉的女孩子。等她走了,你忽然记得有她,可是你想不起她是什么样子,她的美像月光一样,不着痕迹,是船过水无痕的感觉。林黛玉的存在是一种心灵的存在,不是物体性的存在。

 6.我们从宝玉眼里来总结一下黛玉形象:

 柔美多情、多愁善感、美丽聪慧、神韵脱俗。

 (二) 美玉无瑕———林妹妹心中的纯情郎

 1.分析过了黛玉在宝玉眼中的形象,那么,在黛玉眼中,宝玉又是什么样子呢?

 (1)、请找出相关内容,看看表现了宝玉的什么特点。(女生齐读13小节)(肖像描写)

 (2)、其实还有一个小细节,也是通过林妹妹感受到宝玉的形象的?感受,不是亲眼所见,是亲耳所听。(听觉描写)(13小节)“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们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响:说明声音比较大,比较有力。这是宝玉的性格和内质的折射。一阵噼里啪啦作响的脚步声走进贾母的居所。既刻画出了宝玉赶着回来给贾母请安的孝顺行为,也活化出宝玉离开贾政回到贾母身边的欢乐。宝玉是充满着朝气,年轻而又快乐的心的。向往着自由的男孩子。另一方面显示了他的不守规矩与礼教。(“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滕王阁序》)也衬托出了贾母的专宠。平易随和,尊重人性,追求平等,少有主仆之分的观念。

 (3)、对话、动作描写。(细看,赠字,问玉,摔玉。)

 (1) 为黛玉而摔。

 “摔玉”既是一种“痴”,率性真挚的表达,生性怪僻愚顽。只在得知林妹妹也没有时候才发痴狂,何尝不是一种炽烈的爱的宣言。他与黛玉一见如故,更是一见钟情。妹妹叫黛玉,他叫宝玉,冥冥中有姻缘。妹妹没有的他不要,他不喜欢自己的特殊,贾府上下都把他生而带来的美玉看成是命根子,可是宝玉却因为黛玉没有跟他一样的宝贝而摔了这个命根子,这就说明在宝玉心中黛玉的分量非同一般。作者巧妙地把宝玉与黛玉那种要求共存共亡的意识暗示了出来。这种特殊来自于封建大家庭给他的束缚。

 (2) 为天命、封建思想束缚而摔。衔玉而生代表着出身高贵,是天命的象征。我们看到宝玉摔玉的时候,贾母很紧张,说“你打人骂人都可以,何苦摔那命根子”可见,在贾母等人的心目中,这块玉是宝玉的命根子,他要对抗天命,对抗封建家庭的希望,贾宝玉是贾府从富贵煊赫的顶峰沦落到腐朽衰败深渊中途的产儿,这个家庭迫使他“ 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所以,要摔它。

 (3) 为世俗平等而摔。象征高贵的玉,这让周围的人艳羡已,然而宝玉却不以为荣反引以为耻,与众不同,非但没能让他产生优越感,反而愈感孤独。玉使之失去了与他人平等交流的基础,要摔它。在众人眼中这种身份、财富、地位象征的玉,在宝玉眼里却是“劳什子”,什么是“劳什子”就是说,什么破玩意儿,不值一提,我们再一次感到了两种世界观的冲撞。

 宝玉摔玉就说明了贾宝玉是天命的反抗者、世俗的摒弃者、礼教的蔑视者、旧道德的抨击者。一句话,他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叛逆者

 2.在未见宝玉之前,黛玉对他印象怎样?为何会形成这种印象?

 (1) 王夫人口中宝玉 (此为一抑);

 黛玉母亲口中宝玉(此为再抑);

 封建家长把宝玉说的是一无是处,重重抑笔,一团阴云,造成悬念,这些贬斥说明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欲扬先抑的笔法。

 (2)《西江月》 词运用了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

 格。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加突出了宝玉的形象。

 “潦倒不通事务”不愿意受到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追求。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于国于家无望”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规定的本分。以封建正统的口吻贬斥宝玉,实写宝玉叛逆的性格。

 这个家族处处弥漫着一种功名奢华的气氛。如“荣禧堂”皇帝御笔亲赐的匾额,室内陈设的“待朝墨龙大画”,显示这个家族对君主的忠诚。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望族,贾府这样的豪门之家必然要求自己的嫡系继承人能够读科举文章,入政客之流。宝玉作为贾府的叛逆者,与其追求功名利禄的父辈们不同,与其奢侈放荡的兄弟们不同,与其所处的封建时代更是格格不入。

 3.同是宝玉,为什么在黛玉眼中,和在众人眼中有如此大的不同?

 黛玉更多的是凭直感来评价宝玉,她看到的是宝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那么众人评价宝玉是

 一个什么标准,在当时的人眼中,什么样的人才是于国于家有望,有才的人呢?用功读书,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科举及第,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一类的人。而在宝玉心中,对求取功名,追求功名利禄这一类的人,是最为不屑一顾的。当时他身边也有许多人,像宝玉的父母,像薛宝钗,像史湘云,劝他多做一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唯有林黛玉从不劝他这一

 点,在摒弃功名利禄,追求自由解放这一点上,宝玉黛玉达成了高度的一致,高度的共鸣。只有黛玉能够理解宝玉,欣赏宝玉。所以,世俗眼中不肖子,在黛玉心里是纯情郎。

 4. 我们从黛玉眼里来总结一下宝玉形象:

 明确:年轻朝气、面目清秀、眉目含情、卓然独立、向往自由平等的青年贵公子形象。

 总结:这节课,我们重温了宝黛初会时的场景,分析了黛玉和宝玉的形象,领略了他们纯美的感情。但同时,我们也处处感受到了与此相对的一个世俗的功利的污浊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摧残着束缚着宝黛那个纯洁的至真至美的这个理想世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贾宝玉最后在众人的哄骗之下重新戴起了那块通灵宝玉的那个场景,多么像他被蒙骗去娶了薛宝钗、留下林妹妹孤独死去的场景。爱情,最令人难过的便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推荐访问: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教案 林黛玉 创新

热门排行

2023年《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3篇

《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1  教学目的:  1、在感知物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用较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2、专心倾听别人的描述,准确地猜出物体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游戏揪尾巴教案三篇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

最新中班防灾减灾教案反思,防灾减灾日教案大班(1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

最新忙年喽大班社会教案,地球我家大班社会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花园优秀教案

26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自主学习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篇一:中班幼儿学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篇一: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一.设计思

硬笔书法教案撇、捺写法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硬笔书法教案 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书写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篇一: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活动目标: 在玩滚轮胎的经

2023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2023年)

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中班做风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剪、粘贴合钉的方法制作风车。2、在用自制的风车布置教室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风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