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述评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隐性课程是当今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联系紧密、相互促进。本文就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关系以及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策略等进行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隐性课程;和谐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7)06-0132-03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它是指形成学生学习的各种非教学性环境因素。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人,人们对潜在课程的教育价值愈来愈重视。建设和谐校园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高等学校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只有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大力加强隐性课程和和谐校园建设,才能形成和谐的育人环境,凝聚师生合力,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一、隐性课程与高校建设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形课程”等,是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菲利普,w.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inClass-loom)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这一教育学名词,该名词现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是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的与显性课程并存的一种非正式课程。按《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它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校园物质空间、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组织制度等。隐性课程具有形象性、灵活性、多样性、普遍性、综合性、导引性、感染性、隐蔽性、非计划性、长效性等特点,它以一种长期的、间接的、暗示性的、无意识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调整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如果运用得当、协调适度,必将起到显性课程无法起到的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和谐校园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校园具有更加注重教育和发展的全面性,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主体的积极性、持续性、公平性、多样性等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隐性课程的规范开展和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软环境基础。

二、隐性课程与高校建设的关系

隐性课程内含的教育目标的潜隐性、形式的易接受性、效果的持久性和影响的深刻性等特征,使其与构建和谐校园发生了密切关系。

(一)隐性课程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校园建设是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和各种行为。在物质层面上,如校园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室布置、桌椅排列等)、生活环境等;在行为层面上,如言行举止(教职员工的言行、学生的言行等)、人际交往(学生间、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社区与学校间的交往等);在制度层面上,如制度规章(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的管理与运行方式等)、惯例等;在观念层面上,如意识观念(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价值取向、道德情感、行为模式等。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功能巨大的教育资源,一种特殊的精神氛围,对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着物质环境构建、精神引导、制度文化保障等作用。

第一,隐性课程有利于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环境是—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有利于把环境的教育功能凸现出来、强调出来,把学校环境中的一切因素按照教育者的意志纳入学生的直觉和感兴趣的范围内,从而影响、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的成长。

第二,隐性课程有利于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和谐校园的血脉和核心。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实施,可以使校园精神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它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必然会使校园精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必然会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

第三,隐性课程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隐性课程能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利用隐性课程精神层面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赋予和谐校园以灵魂,在教师和谐互动、师生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完善合作机制,必定可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四,隐性课程有利于实现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即德智体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时代思想要求。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而是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利用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价值取向的内在一致性,必定有利于实现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第五,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隐性课程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决定了它既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又利于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特殊育人价值,必定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校园建设促进了隐性课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独特作用和功能,这无疑对隐性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求我们对隐性课程进行适当定位,以避免将其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要求我们将隐性课程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计划。第三。要求我们重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依据人的培养要求和人的素质形成规律合理设计构建隐性课程框架,张扬隐性课程的个性特色。第四,要求我们尽快建立隐性课程评价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教育部已经实施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制度和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公布制度,还将开展学科专业等专项教

学评估工作,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些评估的指标体系既对显性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也涉及了隐性课程的部分内容,如教师风范、学习风气、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声誉等,但是对隐性课程的系统性评价,还有待完善。我们应当参照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尽快建立隐性课程评价制度,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促进隐性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隐性课程与校园建设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将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摆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

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是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们应特别注意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创新的实质,深刻认识隐性教育与和谐校园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广泛宣传隐性教育和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树立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和育人观,树立“和谐环境培育人、高效管理服务人、优质教育发展人”的办学理念以及“夯实基础重细节,提升质量重落实,塑造品牌重特色,谋求发展重创新”的办学策略,明确“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办学思路,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投身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结合实际,切实制定并实施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主动开展相关专题性研究。

(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治校的根本措施来抓

制度建设是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我们必须坚持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大学活动的内容、特点和规律相一致的原则,借鉴国内外的大学制度,从本校实际出发,着手建立自己的大学制度。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治校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学制度作为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才能内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我们建立或修改制度时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广大教职工认可、满意的基础之上,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立之后,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下不为例。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情况及时沟通,有矛盾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教代会、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听证等制度,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给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营造团结尊重、公正公平、民主法制的校园环境。

(三)重视战略定位,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发展。高等院校必须注重战略定位,完善办学结构,增强创新能力,从布局调整转向功能提升,从建大楼转向出大师。在建设目标上,要坚持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体现发展优先原则;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体现育人优先原则;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体现贡献优先原则;在发展模式上,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努力体现质量优先原则;在发展规模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努力体现协调优先原则。要深刻认识隐性课程的建设、校园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在隐陛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定位、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实现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建设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操守、热情可亲的态度、公正公平的原则等等,这些都是隐性课程的重要优质资源,高校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自身及其工作都可能是隐性课程的好教材或好案例,都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教育、影响、感染着身边的大学生,使他们终身受益。全校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要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郁氛围,号召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广大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时,主动用自身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教育、熏陶和影响广大青年学生,努力做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学术环境。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学术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的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建立和谐环境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鼓励学术创新,弘扬学术精神,注重营造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三是要注意通过开展“教学名师奖”等评优活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隐性课程资源的优化,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进程。

(五)倡树优良风气,建立敦睦合作的人际关系

学校的全部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在人际关系过程中进行的,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隐性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精神面貌是构建隐性课程与和谐校园的首要因素,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校园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学校的人际关系,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如何引导全体师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着力建设一支具有民主作风的干部队伍。二是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不仅折射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而且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平等、少民主,已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樊篱。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与培养创新意识相适应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平等意义上的“人”,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依赖、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创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体验创新的价值与魅力,并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创新意识。三是要妥善处理职工与教师的关系。学校的职工队伍是学校办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主要是通过提供有效服务,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办公条件和学习环境。学校要帮助职工克服教育教学与己无关的思想,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工作特点。学校对职工队伍与教师队伍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应主动为职工搭建与师生交流的平台,提供工作的必要条件和畅通的信息渠道,引导教职两支队伍相互理解.积极配合,自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六)大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培育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

开展隐性课程建设,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学校营造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一是要凝练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灵魂。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凝练反映学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的大学精神。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充分反映师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并以此来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团结一致,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戮力同心,不断取得成绩与进步。二是要丰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内部环境和师生员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一方面,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形成良好的隐性校园文化。要举办讲座、论坛和讨论会等活动,邀请国内著名学者和各界名人来校讲演,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要促进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行知大讲堂等固定的形式,建立起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常态环境。要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让大学生感受、感悟高雅文化的精髓和真谛。要把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研究。要鼓励校内专家学者在校园网上建立博客,通过网络传播文化,引领舆论。另一方面,我们要打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之教”,是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的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清新幽雅的校园、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会对人才的培养和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必须充分认识环境文化这一门隐性课程的重要功能。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建设蓝图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在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上下工夫,以提高育人环境的感染效果,满足学校育人的需要。要通过校内优美的山水园林、建筑楼群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大学生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使他们的上进心、想象力和激情得到激发,产生自豪感和爱校热情。


推荐访问:述评 隐性 课程 高校 学校

热门排行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5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范文五篇  共青团员自我评价大全1  自从递交入团申请书,成为一名团员以来,一直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龙江先锋网答题题库及参考答案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龙江先锋

2023年度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范例推荐)

作文别样的我600字作文6篇记录好作文是提升个人能力最高效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在生活中得到的感受进行记录,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作文别样的我600...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精选文档)

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精选6篇描写家乡的物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盛产苹果。我爱家乡的苹果。苹果树春天长叶,秋天结果。它的叶子是卵形的。花型较小,朵朵小花...

生命姿态作文800字,生命姿态作文发言稿(四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2023年度盐城市中考语文作文,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3篇)(完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 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三学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2020)高三生自我陈述报告5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2023年度三年级作文小猴子过生日续写过生日(完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

对比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际价值

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和常规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