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发展路径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也正向着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加快推进了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的发展进程,笔者对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的整合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妇幼保健 计生服务 整合路径
现阶段,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有效促进两者的快速有效融合成为了摆在相关工作人员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妇女和儿童身体素质更上一层楼,各级政府应强化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实现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的有机整合。本文以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发展的必要性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无论是在妇幼保健方面的工作还是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都开展得非常到位,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很高,这就使资源环境所面对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还有效促进了我国出生人口的健康水平。不难看出,这两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对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是关系着千家万户。由此可见,通过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和计生服务工作来实现我国医疗水平整体提升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妇幼保健工作和计生服务足够的重视,将相关工作真正落实到位,将各自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大家都知道,计划服务机构因为身处基层,有着较为完善的工作网络,擅于和群众沟通,而妇幼保健机构技术实力非常雄厚,医疗设备较为完善,医疗保健资源非常丰富。它们两个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促进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的整合发展,在进行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形成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新形势下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发展路径
对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进行整合的本质目的在于,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能够更为方便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虽然,他们各自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只有他们整合才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拥有更高的价值。具体来说,整合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设立合理任务目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现代化水平,完善信息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特征进行岗位的安排、建立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惩罚分明、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整合工作领导机制,完善政策保障的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立合理任务目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只有设立合理的任务目标,才能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方向,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比如,门诊的诊疗人数相比同期应增长3%~5%,而收治病人的数量也应增长8%~10%,病床使用率应提升在97%左右,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应保持在84%以上。这种目标的设立,既体现出了合理性,不会造成工作人员的压力,还能促进医院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而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提高现代化水平,完善信息管理,以病人需求为导向
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服务单位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抓住有利的契机,在对现有资加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争取到更大的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实现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要使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业务用房能够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从而达到乡镇妇幼健康的服务网络得以全部覆盖的目的,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妇女和儿童整体健康水平。同时,妇幼保健技术生育服务机构应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服务更加规范、高效,从而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使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状况有一个整体性了解,不仅能够及时对妇女和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发展进程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服务单位的整合,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进行管理以及相关技术的支持,产生的主要费用是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承担。因此,为了促进其先关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对相关设施加以完善,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所要的经费应进行足额的安排,与此同时,对住院分娩经费的补助标准应逐步提高,并结合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标准的调整,为有关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特征进行岗位安排
相关领导在进行岗位安排的时候,应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根据他们的专业、学历水平、支撑、执业资质等相关情况进行岗位安排,从而实现优秀人才的高效利用,促进岗位工作的合理性,保障工作人员队伍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单位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将原来妇幼保健机构和计生服务机构开展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协调,共同开展相关信息数据统计工作。对于原计生服务机构具有医生执业资质的人员,可以调整到妇幼保健科或者妇产科等工作岗位。在整合完成之后分工明确,促进了各个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效果明显。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
为了公平起见,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和机制,对所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采取统一的考核方式。同时,实行工资待遇和考核成绩相挂钩的管理办法,这种制度的执行,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员工工资待遇的公正、公平、公开。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把计生服务以及妇幼保健工作纳入自己管理轨道中,从而有效地将出生缺陷的防治以及免费计生服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工作质量,对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加以完善,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六)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将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定和以前的工作模式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为了实现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的顺利整合,应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来适应新工作和要求。此外,还要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并进行考核,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素质和专业水平都较高的人才,为了能够有效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机构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给予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实现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让技术骨干下到基层,累计的服务时间至少都要一年以上,并把这种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评定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基层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以及计生服务单位整合的进程。
(七)建立整合工作领导机制,完善政策保障的管理办法
构建整合工作领导机制,是体现对整合工作重视度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整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完善政策保障的管理办法方面,各级政府都应积极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在建立领导机制方面,应执行领导主抓机制,强化执行力度,提升工作执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加快其发展的脚步。
(八)加强有关法律的实施
例如加大《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在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情况,组织实施机构、人员以及经费保障情况;有关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将母婴保健、计划生育、出生缺陷防治、生殖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情况。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整合的过程中应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其作为我国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加大其设备的完善,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将其公益性质突显出来,为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夯实基础,并提供有力的保障。在计生服务单位和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整合的时候,能够有效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互补,从而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功林,董峰,张道明.两位一体一站服务—霍山县实行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有机结合的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8(5).
[2] 荆丽梅.我国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D].济南:山东人学,2008.
[3] 童玉瑛,薛文群,王怡芳,等.妇幼卫生与计划生育优势互补开创生殖保健与计生上作新局面[J].中国妇幼保健,2002(1).
[4] 何平,孙强,刘博,等.补偿和激励政策变化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提供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
[5] 何平,孙强,刘博,等.补偿和激励政策变化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提供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