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凤翔县东关逸夫小学 李建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把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片若干、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提问:1、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让学生畅所欲言,图中出现的图形有: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图形的世界。)
2、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测量出它的长与宽。)
二、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新学期刚刚开学,学校就给各班分配了清洁区(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你能猜一猜哪个班清洁区的面积大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既然生活中遇到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
三、初步探究,转化图形。
(一)小组讨论、交流。
为学生提供学具(平行四边形纸板、方格纸、剪刀,)
讨论:“怎样才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二)展示讨论、操作的结果。
汇报结果:
利用方格纸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说明数方格的方法:一个方格代表1㎡,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课本第80页的表格中。
学生完成数方格和填表活动之后让学生口述数的过程和方法,并投影学生填好的表格。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猜想:如果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通过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猜想: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深化转化方法。
教师依据操作提问:
(1)为什么转化成长方形?
(2)为什么要沿高剪开?
(3)观察几种不同的割补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只要沿高剪开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请同学们再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验证一下。)
2、电脑演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演示步骤:
(1)沿高剪开就出现了直角,4个角都是直角是长方形的特征。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平移后一定重合。
(3)依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小结:我们依据图形的特征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但实际上,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能不能总拿剪刀先去割补成长方形,然后再计算?比如:平行四边形花坛绿化区的面积就不能用剪刀割补,因此,我们要寻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四、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1、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出示学具:(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学生讨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进行猜测与合情推理。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s = a h
(给出具体数字:长3米,宽6米,底3米,高6
2、课堂质疑(主要解决学生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以底边上的高求出面积的问题。)
五、拓展练习,开创思维。
六、课堂小结、质疑。
七、作业。
课本第1、3题,第5题。
推荐访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 教案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