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教案设计 >

地震中父及子教案

| 来源:网友投稿

  专业知识分享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展开,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语言文字实践。五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实践能力,虽然对于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达情感的这种表达方法不难领悟,但是如何将这种表达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我将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和语言文字运用方面。

 ◆教学目标

 1.会认“杉、矶”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 “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重点指导书写“疾”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课时:两课时

 ◆资源准备:PPT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导入

 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检查预习

 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学习课文

 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知识拓展

 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杉、矶”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 “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重点指导书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外貌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父亲的语句,感受父爱的伟大,体会父亲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信念的崇高品质。

 ◇课时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外貌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感受父爱的伟大,体会父亲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情感激发。

 1.同学们,第六单元导读中又这样一句说父母爱的话(让学生补充 ),谁有预习?能背给同学们听听,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对父母爱的体会走进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去读一读这个故事。

 2.板题,齐读。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这一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句子多读两遍。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反馈

 1.认识生字。

 

 2.检查词语认读。指导书写“疾”

 混乱 洛杉矶 昔日 废墟 阿曼达 爆炸

 瓦砾

 砸破 颤抖 挖掘 破烂不堪

 (1)师评价,并相机理解:说到“疾”,你会想到什么?理解疾步。

 (2)指导书写:“疾”,先观察,怎样才能把“疾”写美观?

 (3)师指导:包围部分病字头的两点可不能忘了,而且要写的舒展、大气,这样才能包住里面的“矢”,这样安排结构,我们就能把这个字写美观了,自己在书上练写一遍。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刚才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句话,对地震中的这对父子给予了评价。能找出是哪一句吗?

 (课件出示)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1)指导朗读:“了不起的有谁?(相机板书:父亲 儿子)

 “了不起”是对这对父与子的称赞,心怀赞美的情感,来读一读。

 (2)师总结提炼:课文就是紧扣这个中心句展开叙述的,一件事情,再加上文末的中心句提领全文,点明中心,就构成了这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就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方式来布局谋篇。(板书:事情 中心句)

 四、聚焦父亲,感受“了不起”。

 1.过渡: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位父亲,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了不起。

 请同学们 默读1—12 自然段,划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语句,并简单写一写批注,然后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

 预设一:(相机板书:语言)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1)这是面对周围人的劝阻,父亲回应的三句话。放回到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看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几句话的?

 (2)第一句: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父亲在说这句话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双眼直直的)

 你双眼直直地看着你身边的人,(抽旁边的人):你来描述一下他现在的模样。(无神,失常)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人看人是双眼直直的?

 失了魂的父亲,他会怎么说这句话?你来读一读。

 (3)第二、三句:后两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他回答的是警察,是消防队长提出的问题吗?那这叫——答非所问。儿子找不到,又没有谁来帮助他,此时父亲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呀?(崩溃、绝望)把这样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谁来读一读?

 父亲说的话,做的事,在周围人看来,是一种怎样的举动?(精神失常)他为什么会精神失常?(对儿子的爱)就是因为他对儿子的这份爱,所以文中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板书:了不起)

 预设二:动作(相机板书:动作)

 (1)抓“挖”:对父亲动作的描写其实很简单,就只是一个“挖”字。

 现在我们就把画面定格在这一片废墟上,(出示句子,抽生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发现没有,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和我们平时写作文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提示标点符号)

 (2)出示句子,对比读: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抽两个学生读,发现他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追问第一个同学:你为什么读的这么缓慢?(体现挖的时间长)

 (3)父亲就这样一直挖,一直挖,这么漫长的36个小时里,你觉得他的心情会经历了哪些变化?(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抽2个人)

 (4)同学们,同桌间相互读一读,你觉得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就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

 (4)他就一直坚持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挖!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了不起)

 预设三:抓外貌

 (1)最后,父亲把自己挖成什么样了?(课件出示: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抓住了父亲的什么进行描写?(板书:外貌)从哪些方面写的?(面、双眼、衣服)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五、体会父亲的品质,升华情感。

 1.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父亲这么做呢?(父爱的力量)

 2.师引读:

 当父亲看到儿子的学校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来阻拦父亲、劝他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

 当父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时候,给予他力量的依然是这句话——

 3.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相机板书:坚强的信念,坚定的意志)

 5.写法总结:作者就是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把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五、总结。

 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会给儿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节课我们再走近他的儿子,细细品味儿子的了不起。

 2.作业:

 (1)朗读描写父亲的语句,进一步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2)积累写父爱的名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1324自然段,通过感情朗读、想象感悟儿子的了不起。2.通过感情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课时重难点

 通过感情朗读、想象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课,齐读课题。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认识了父亲,父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谁能说说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坚定信念 坚持不懈 了不起)现在我们走进儿子,看看儿子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感动。赶快打开书,自由读13至23自然段。画出儿子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二、聚焦儿子,感受“了不起”

  自学指导:快速默读13至23自然段。画出儿子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重点指导以下三句话:“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什么让你感动?

  1.很勇敢,为什么?(儿子在这么危险的情况还能如此沉着冷静,他不但告诉自己要冷静,还要安慰同学们要冷静,真了不起!)请你读读

  2.读中悟:a还有谁找到这句话,说说你的体会?请你读

   b带上你们的体会都读读!

  3.想象说话:阿曼达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漆黑的瓦砾,坍塌的废墟,年仅7岁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用心想想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4. 你读出了怎样的阿曼达?(勇敢 了不起 坚定信念)作者是通过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的阿曼达?(板书语言)过渡:还有哪里让你感动?

  “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中体会到阿曼达有先人后己的精神。)请你读读。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先人后己,信任关心同学。)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阿曼达,面对生的希望,当父亲颤抖的双手接你出来, 你会说些什么?师:出来吧!阿曼达。(好想念你呀!我们再也不分离!我永远跟你在一起! )

  师:地震过后,余震随时可能发生,在场的人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可是阿曼达却是怎样回答的?

  1.追问:从这个“不 ”字读出了什么?请你读读。你还读出了什么?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2.感叹号:你们还从哪也读出他的坚定。感叹号(变红)应该怎么读?你来?谁再来?

  3.你们看这个字--让。“让”这个字,阿曼达让谁?地震过后,余震随时可能发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一让,让出了 (了不起,生命 ,信赖这一“让”,让的真不简单,随来读读。语气再鉴定点,请你来。

  4.儿子对父亲的长期信任已经成为支撑他面对灾难、坚持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连起来,谁再来读读。师:这一“不”一“让”,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阿曼达。

  5.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对话(16--23),请同桌分角色读一读,一个读父亲的话,一个读儿子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老师也想来读读,我来读旁白,男生读儿子,女声读父亲,准备好了吗?

  过渡:虽然只有7岁却能在生死关头表现的如此沉着勇敢,还能做到先人后己这是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看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找出来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谁来说。

  6.引读:当父亲孤军奋战,疲惫不堪,伤痕累累时,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读当儿子饥寒交迫难以支撑时,这句话给了他无尽的希望当面对生的希望,儿子把安全让给了同学,把危险留给了自己,他坚信

  7.体会好处:为什么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呢?

  三、升华情感,习得学法

  1.导出中心:我想问问大家,是什么力量让这对父子能够绝境逢生,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板书:信任,爱,亲情、承诺)

  2.指导写法:让我们再来好好的夸夸这对父子情深。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3.此时,还想夸夸这篇课文的作者马克.汉林,这对父子活灵活现的出现在咋们眼前,离不开他的刻画与描绘,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把这对父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语言 动作 神态 外貌)马克.汉林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刻画出了有坚定信念,遵守承诺的父亲形象;刻画出了儿子的勇敢无私,先人后己的形象。3.体会写法的好处:

  四、总结。

  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连接着两颗心,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这种爱就是父爱。下来请个同学们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又是抓住什么描写来体现父爱如山的。

 ◆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2、3题。(必做)

 (2)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背影》

 ◆板书设计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承诺

  父 爱 儿子(语言 )

  信赖

 ◆教学反思


推荐访问: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震中 教案

热门排行

2023年《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3篇

《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1  教学目的:  1、在感知物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用较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2、专心倾听别人的描述,准确地猜出物体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游戏揪尾巴教案三篇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

最新中班防灾减灾教案反思,防灾减灾日教案大班(1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

最新忙年喽大班社会教案,地球我家大班社会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花园优秀教案

26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自主学习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篇一:中班幼儿学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篇一: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一.设计思

硬笔书法教案撇、捺写法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硬笔书法教案 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书写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篇一: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活动目标: 在玩滚轮胎的经

2023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2023年)

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中班做风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剪、粘贴合钉的方法制作风车。2、在用自制的风车布置教室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风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