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文档网 > 教案设计 >

愚公移山教案(九下)

| 来源:网友投稿

 冯中活页备课探索

 初三语文

 学 科

 语文

 课题

 愚公移山

 主备人

 周殿旭

 课时安排

 2

 课型

 新课

 复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教学难点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复习法;论法。

 教 具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9、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条件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龄之高?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叩石垦壤,箕畚一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

 ?——一对比衬托————一?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复 备


推荐访问: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 教案

热门排行

2023年《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3篇

《你说我猜》智力游戏活动教案1  教学目的:  1、在感知物体特征的基础上,学用较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事物。  2、专心倾听别人的描述,准确地猜出物体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游戏揪尾巴教案三篇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

最新中班防灾减灾教案反思,防灾减灾日教案大班(1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

最新忙年喽大班社会教案,地球我家大班社会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巨人花园优秀教案

26巨人的花园 课题 巨人的花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 自主学习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中班古诗山行教案 篇一:中班幼儿学古诗】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大班安全教案放鞭炮 篇一: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着火了,怎么办?” 一.设计思

硬笔书法教案撇、捺写法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哈尔滨市道外区少年之家 李爽 硬笔书法教案 楷书基本笔画“撇画、捺画”的书写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大班体育教案趣味轮胎 篇一: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大班体育活动:玩轮胎 活动目标: 在玩滚轮胎的经

2023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2023年)

中班做风车教案6篇中班做风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剪、粘贴合钉的方法制作风车。2、在用自制的风车布置教室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风车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