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我叔叔于勒教案 新人教版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三中学九年级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析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来描摹内心,通过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来揭示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边读边议,读和议作为课堂主体结构。
2、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内涵,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品质。
重点:通过品析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难点: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下面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回顾一下。(大屏幕展示表格)
精读高潮“遇于勒”部分
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的?
表情朗读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段落句子,表现了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文中唯一同情于勒的是谁?品一品相关的句子。
自由论坛
这部小说的主题你同意哪一种?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人性的弱点。
教师小结:
两种主题都有。前一种主题同学们不难理解,后一种主题从菲利普夫妇的立场看,他们为什么不认亲弟弟?首先是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用自己应得的家产。于勒的恶行将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不得不忍受辛酸艰辛的生活。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得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他们怎么办呢?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好心酸,好无奈!
布置作业
形象性续写:假如于勒是百万富翁
板书: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父亲发现: 失魂落魄
遇于勒 母亲确认: 哆嗦 势利 冷酷
再次确认: 暴怒 唯利是图 爱慕虚荣
精简“问题”,“有效”教学
《我的叔叔于勒》课后反思
《我的叔叔于勒》是集体备课后,经过一次试讲,才开始正式授课的。这个集体备课、试讲、修改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第一次试讲中在精读“遇于勒”部分中设计的琐碎的问题太多,同组的老师建议把问题简化,实际上只三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是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手法?二是刻画人物的语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第三是分析若瑟夫的性格特征。对于第一和第三个问题很好把握,但最重要的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一部分,在上课过程中我还是顺口就问出了一些没有价值的完全可以删去的问题,这种一问一答的提问方法,在形式上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却大大浪费了时间,导致后面的合作探究的时间很紧张。
试讲中在精读“遇于勒”部分后设计了填空题归纳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同组老师建议把填空改为教师板书,这样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不会让学生做重复的工作,修改以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次试讲中,在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练笔,续写如果于勒是个百万富翁,《我的叔叔于勒》的故事情节又是怎样的。但试讲之后发现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仓促中写作效果不好且形式色彩很浓,最终决定把这一环节删减,改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上通过充分的品味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学习和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次集体备课,通过大家仔细斟酌、反复修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案设计。但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的学情还需要老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学生。本课中通过品味语言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是重点内容,但二班的学生大多不愿意主动张口去读,更不要说是表情朗读了,这个时候我主动范读,通过用两种相差较大的语气来示范朗读,让学生品评哪一种更符合人物的口吻,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一班的学生很活跃,学生在个读的过程中,我就注意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有的微笑点头,说明他认为这位同学读的到位,可以请他来说说优点,有的蹙眉摇头就表示他认为这位同学有读的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请他来说说不足之处或者再品味一下。对不同的学情,教学方法就要有所调整,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的学习,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